English

生態博物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美麗中國)

2018年08月05日 17:57:00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設計:蔡華偉

  在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中,打造生態文化城鎮、生態文化社區等,已成為一種新的實踐與思考。在此過程中,新博物館學理論指導下的生態博物館建設,被廣泛運用於中國的傳統村落、歷史街區、工業遺産等保護和利用中,在30餘年的探索與實踐中,逐漸走出一條既符合中國實際、又相容當下與長遠需求的道路。

  生態與生計同一

  “生態博物館”這一概念,最早由法國人雨果·戴瓦蘭和喬治·亨利·裏維埃在197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第九屆大會舉辦期間提出。他們將各界普遍關注的生態問題,引入到文化遺産的保護與博物館建設中,把生態和生計看作有機整體,用動態的概念實現對社區的整體性保護,旨在保存前工業社會的生活形態、展示工業遺産的文化樣貌以及維護經濟全球一體化浪潮下民族文化多樣性,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創造力以及文化“原真性”。

  就文化整體性而言,生態博物館強調人類由生物性與文化性兩個部分構成,同時也強調文化遺産是一個過程而非一個簡單結果。因此,建設生態博物館的主旨不僅僅關注“物件”本身,更主要的是呈現一種“文化過程”。這種理念,完全不同於傳統博物館,並對傳統博物館的“專業性”與“職業化”構成挑戰。生態博物館強調與社區相融合,立足於當地居民的自主意識,使其在文化遺産的基礎上創造未來。這較好地實現了將傳統博物館藏品的保護、展示和宣傳等功能,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以及社區的當代發展等訴求相互協調,實現了保護與發展的統一併具有極大的開放性。因此,對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物質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整體保護、原地保護、動態保護以及居民保護,成為當今生態博物館的重要特徵。這種生態與人文一體的理念,與當今基於環境議題而引發的各種探討,可以形成有效對話。而傳統博物館也將從生態博物館的實踐中獲得新的啟示。

  生態博物館被提出之後,一直受到國際文化遺産和博物館領域關注,迅速向世界各地蔓延。據不完全統計,世界範圍內大約有400余座生態博物館,且在具體形態和管理模式上各不相同。

  理論與實踐並進

  在中國,生態博物館之理念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通過《中國博物館》雜誌的翻譯介紹為國人關注,此後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逐漸在探索中尋找到一條適合中國的發展之路,並在當下呈現出方興未艾之勢。

  1997年,中國政府與挪威政府合作在貴州建立生態博物館,2年多之後建成了以梭戛生態博物館為代表的共4座生態博物館,被視為中國生態博物館的第一代,它們開啟了中國生態博物館的試驗。

  2003年廣西學習這種生態博物館模式,在全區範圍內建成10座“民族村寨型”生態博物館,之後生態博物館逐漸擴展到雲南、新疆、內蒙古等地,被視為中國生態博物館的第二代。

  這兩代生態博物館立足中國實際,在認識本地生態與文化資源,在文化整體保護、原地保護以及協調地方各部門資源合理有效配置、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建設等方面,做出重要探索和獨特貢獻,但同時也基本不考慮遊客需求,不但沒有服務於遊客的相應設施、設備,也沒有應對遊客的策略,這實際上也制約著生態博物館的發展。

  當前,我國各地經過30多年的實踐探索,先後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以及東部發達地區的古村古鎮、工業遺址和城市傳統社區等,建成50座生態博物館或社區博物館。而像安吉生態博物館群等可視為中國生態博物館的第三代,其定位具有借鑒意義——確立“生態立縣”的宏偉目標,確定要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這類博物館突出旅遊的價值,並將生態和生計並置,踐行以“文化為引領的新發展觀”,這對生態博物館的長期發展無疑有著積極作用。

  同時,在我國實踐經驗基礎上,中挪學者等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舉辦研習班時,提出建設管理生態博物館的“六枝原則”:一、村民是其文化的擁有者,有權認同與解釋其文化;二、文化的含義與價值必須與人聯繫起來,並應予以加強;三、生態博物館的核心是公眾參與,必須以民主方式管理;四、當旅遊和文化保護髮生衝突時,應優先保護文化,不應出售文物但鼓勵以傳統工藝製造紀念品出售;五、長遠和歷史性規劃永遠是最重要的,損害長久文化的短期經濟行為必須被制止;六、對文化遺産保護進行整體保護,其中傳統工藝技術和物質文化資料是核心;七、觀眾有義務以尊重的態度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八、生態博物館沒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會的不同條件而千差萬別;九、促進社區經濟發展,改善居民生活。這大大豐富了世界範圍內生態博物館建設的理論和原則,獲得國際學界普遍認可。

  人文與自然共生

  選擇哪些地方建立生態博物館,如何進行相應的文化和專業技術評估,我國在生態博物館建設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自身的理解和經驗。

  不管生態博物館以何種形式呈現,但以社區為中心、把遺産留在當地是其兩個核心理念。而選擇建立生態博物館的社區或村落,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關鍵因素:一是具有豐富而有特色的各類文化遺産資源;二是當地居民出於意願,對建設生態博物館有積極性;三是得到當地政府全力扶持,以及專家團隊持續的專業支援。

  對於很多希望建立生態博物館的地方來説,即便理解了生態博物館的理念,也還是不清楚生態博物館與一般博物館在管理運營上的差別,也不了解生態博物館作為一種“文化過程”的含義。一般來説,生態博物館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物質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料資訊中心、完整的社區保護和發展規劃、居民與觀眾的互動和活動。生態博物館的“中心工作”就是以各類當地“資源”和“遺産”為中心,而且要把遺産與社區的發展/居民的生活結合起來。而這些遺産之所以要留在當地,就是因為其與當地的人文景觀、歷史傳統和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天然聯繫,即人文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文化和自然資源的共生關係,可以進一步做系統的分解,其關鍵是“自然—人—文化”三者密不可分。一般來説,生態博物館運作狀況不好的例子,都是在這三個方面沒有做好基礎工作帶來的。未來要評價一個生態博物館是否成功,只要看看他們在這些方面做了多少工作基本可以一目了然。

  從我國經驗看,生態博物館的建立發揮了六方面作用:一是有效保護了當地的物質文化遺産,包括自然、環境、文化、歷史、建築、景觀等遺産,與周邊沒有進行生態博物館實踐的區域相比,更多地保護了傳統城鎮和村寨的文化和自然遺産。二是促進了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産(無形遺産)的傳承、弘揚、發展和保護,文化展示表演空間得到發展。三是帶動了當地生態旅遊的興起,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效果明顯。四是為我國工業遺産保護和利用提供一條多贏的解決方案。有的生態博物館建設在廢棄的工業舊址上,通過保護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人、工業機器、生産設備、廠房建築等,將之改造成一種能夠吸引觀眾了解工業文化和文明,同時具有獨特的觀光、休閒和旅遊功能的教育基地。五是通過自身摸索實踐,已經由試驗期轉向充實完善和發展期,現在各地已經相繼出現許多類似生態博物館的旅遊點,後期會出現更多。六是改變了遺産地區和景觀地區領導層發展經濟的思路,很多地方政府已經認識到原生態、傳統文化、民族風情、工業遺址和遺産是當地發展經濟的最重要資源。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變化加劇、城市化進程加快,立足中國實際的生態博物館,無疑成為維繫民族文化傳統、保持城市記憶、將遺産事業與文化發展緊密結合起來的理想方式。展望未來,建設美麗中國,生態博物館大有可為。

  (作者為中央民族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05日 12 版)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