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文物醫生”在吳哥

2018年08月04日 20:34:00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從陌生到相識、從相識到熱愛、從熱愛到分別……金昭宇站在吳哥古跡茶膠寺的五層臺看著夕陽染紅天際,心情既激動、又不捨。

  茶膠寺的臺階不知爬了多少回,茶膠寺的石頭不知摸了多少遍。金昭宇説:“歷時8年的茶膠寺保護修復8月底就要結項了,我們正在做結項前的收尾工作,今年就會移交給柬方。”

  金昭宇是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中國—柬埔寨政府吳哥古跡保護工作隊的一名文物保護工程師,第一次來到茶膠寺是2013年,那年他35歲。“同事們2010年就開始中國援柬茶膠寺項目的工作,我來之前在國內看了很多資料,但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茶膠寺時,震撼的感覺無法用言語描述。”

  修建於10世紀末、11世紀初的茶膠寺是吳哥古跡中最雄偉的廟山建築之一,硬朗的線條、粗獷的美感使它別具一格。“茶膠寺的美和它獨特的身世分不開,作為一座沒有完工的建築,很多地方沒有來得及打磨雕刻。它的構造特徵和施工工序痕跡,就像一個個‘時間切片’,把吳哥廟宇的建築流程一一展現給世人,這也是茶膠寺項目的獨特價值。”金昭宇説。

  正是這種獨特之處給中國專家帶來更多挑戰。茶膠寺建造時期較早,雖主體保存較為完整,但上部石材砌築的塔殿、長廳、回廊、角樓等建築大部分坍塌損毀,存在多處結構安全隱患。僅坍塌散落的石塊就有上萬件,且其中很多都沒有經過雕刻,無法按照紋飾線條來判斷和其他石頭的關係。

  “茶膠寺的建築十分精巧,可以説每一塊石頭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只有一塊石頭歸安位置不對,也會導致重新壘砌的時候縫隙越來越大,無法精準修復,就得拆了重新再來。我們在這裡的核心工作就是‘尋’和‘配’——找到坍塌位置需要的石構件,並歸安到唯一適合它的位置。”金昭宇説。

  修復的過程複雜且漫長。8年間,測繪、地質、考古、建築、生物等多學科的專家紛紛來到現場,為茶膠寺修復工程日夜奮戰。

  為了避免儀器在氣溫過高情況下失靈,測繪工作每天早上5點開始。通過全球定位技術、三維鐳射掃描、無人機傾斜攝影和傳統人工測繪,從整體到局部給茶膠寺建立完整的數據模型。“我們就像是文物醫生,要給茶膠寺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甚至每塊石頭都建立檔案,對症下藥。”金昭宇説。

  金昭宇在電腦上給記者演示了影像數據庫和用電腦模擬製作的茶膠寺各個部分的3D渲染圖。“我們可以在電腦上精細測量出每個石構件的尺寸、每一條石縫的寬度。通過精確的測繪模型,在坍塌的亂石中尋找屬於每個部位的石頭,然後重新壘砌歸安。”

  不過,在實際修復過程中,有很多缺失的石構件無法找到或者已經碎裂無法修復使用,必須補配新料。

  金昭宇和同事們特地來到上千年前吳哥建造時的採石區域採集新的石料,同時特別注意堅持最小干預、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儘量在原有狀態基礎上進行修復,整個修復工程中新增配的石材比例控制在15%以內。

  法國遊客蘇林遊覽茶膠寺之後對中國文物修復隊的工作讚不絕口:“他們的工作非常棒,保留茶膠寺的‘魂’,原汁原味地修復。”

  中國援柬吳哥古跡保護工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先後修復了周薩神廟和茶膠寺。柬埔寨文化藝術大臣彭薩格娜對記者説:“非常感謝中國幫助柬埔寨保護吳哥古跡。我認為中國專家修復文物的水準非常高,得到國際認可。柬埔寨的文物修復人員通過和中國專家的合作也增加了學習交流的機會。”

  2018年1月,中柬簽署了《關於實施吳哥古跡王宮遺址修復項目的立項換文》,新的項目今年也將啟動。這意味著柬政府將吳哥古跡中最核心的部分——王宮遺址交給中國工作隊修復。

  金昭宇説:“這將是一個長達11年的項目,我們的工作又有了個新的開始。”

  (記者 毛鵬飛 萬後德)

[責任編輯:張禦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