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重振戲曲“大碼頭”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新網武漢7月4日電 (劉高陽 武一力 徐金波)連續舉辦六屆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經常出演的荊楚“紅色文藝輕騎兵”戲曲小分隊、全國戲曲名家名段邀演……武漢市委宣傳部官員4日稱,被譽為“戲碼頭”的江城武漢,如今正在重振昔日榮光,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江城武漢九省通衢,自古民風多元薈萃。花鼓楚腔、“二黃”漢調、雜技百戲等曲藝之風在此盛行;漢劇在此形成併發揚光大,更是進京與徽調融合演變,形成京劇國粹;楚劇從源自鄉野小調的“哦呵腔”唱進了都市,黃梅戲、花鼓戲、豫劇、越劇等數十種來自東南西北的劇種在這裡落腳、生根。
上世紀30年代,“大漢口”不僅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通商口岸,更是全國聞名的“戲碼頭”。兩座頂級的劇院——民眾樂園、人民劇院,以及戲樓、茶館撐起了武漢戲曲文化最為繁榮昌盛的時代,集萃了全中國最好的戲、最好的角、最熱鬧的劇院和最瘋狂的票友,不僅上演本土觀眾最熟悉的京劇、漢劇和楚劇,還有豫劇、越劇、評劇等多個劇種。鼎盛時期,譚鑫培、梅蘭芳、尚小雲、荀慧生、周信芳等中國戲曲界泰斗都曾來武漢“拜戲碼頭”,由此成為與北京、天津、上海齊名的“戲碼頭”。
上世紀50年代末建成的武漢劇院,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劇院之一。如今它作為“最年輕”的文化産物、優秀的文化標誌性建築,是中國目前少有的仍保持其原有功能並正常使用的建築,繼承了熱鬧的漢口戲曲大碼頭的歷史地位。
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武漢對中國戲曲的形成、發展貢獻巨大,作用獨特。當前,隨著武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升,重振“戲碼頭”既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提升武漢軟實力的重要支撐,也對於推進武漢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增強城市活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武漢市近年來高度重視戲曲“大碼頭”建設,將武漢戲曲“大碼頭”建設作為《中共武漢市委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實施意見》《武漢市“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內容,出臺系列配套政策,形成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整體合力,並加大了經費投入。
在振興武漢戲曲“大碼頭”進程中,該市加強戲曲傳承保護研究。以國家級非遺項目漢劇為重點,成立漢劇研究部;推出《漢劇音樂整合》、《漢劇史研究》等研究成果,完成1萬多卷資料整理;籌備成立武漢戲曲傳承發展研究中心,對戲曲“大碼頭”相關理論進行系統研究;組織戲曲非遺項目及傳承人的研究和保護,推動戲曲非遺活態傳承。目前,武漢已有漢劇、楚劇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位戲曲名家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堅持傳統經典戲、優秀原創戲同步推進。武漢京劇院完成現代京劇“漢口女人三部曲”(《生活秀》《水上燈》《美麗人生》),形成獨樹一幟的“漢派京劇”現象;武漢漢劇院全新演繹《宇宙鋒》,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新創劇目《霓裳長歌》展現陳派“四旦”藝術風采;武漢楚劇院《萬里茶道》呼應時代主題,沿著萬里茶道全國巡演。近年來,武漢共有15個戲曲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把戲曲進校園作為培養戲曲觀眾的重要抓手,培養青少年觀眾。持續開展“五進”(戲曲演出、教育、活動、社團、志願服務進校園)活動,每年舉辦“千校千場”普及演出,組織萬名高中生進劇場賞名角名戲;在全國率先舉辦“戲曲進校園·開學第一課”,推出《戲曲進校園普及讀本》,納入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舉辦戲曲進課堂優質課比賽和教師培訓活動,彌補師資不足短板;舉辦戲曲夏令營、戲曲廣播操大賽,營造有趣、活潑的校園戲曲氛圍。2016年12月,中宣部在武漢召開“戲曲進校園”現場會,向全國推薦“武漢經驗”。
重點打造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振興戲曲大碼頭·名家名團武漢行”、“譚門京劇”系列活動、大學生戲劇節和京劇票友藝術節五大品牌活動。其中,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已舉辦六屆,薈萃各大劇種、流派,僅今年就有37朵“梅花獎”優秀演員前來獻藝,在廣大戲迷群體中形成良好口碑,逐漸成為輻射全國的特色品牌。
將戲曲演出作為文化惠民活動重要內容,堅持開展送戲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部隊、進工地。在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等品牌節會中,增加惠民演出比重,推出“百姓大戲臺”“戲曲進地鐵”“大師講壇”等公益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常年活躍的票友有1萬多名,京漢楚票友群和票友社團已遍佈三鎮。
大力培養領軍人才,完善“以戲抬角、以角立團”機制。經多年培養,京劇院劉子微獲“二度梅”,漢劇院王荔、楚劇院夏青玲均獲“梅花獎”,形成各自“三部曲”。同時,積極引進外地優秀人才,補齊行當、強化陣容。
此外,武漢還堅持開展戲曲“走出去”活動,組織京劇、漢劇、楚劇等劇目赴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文化交流。今年2月,武漢京劇院在英國首相來武漢訪問期間上演精彩八分鐘,圓滿完成重大外事活動有關任務。(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