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心靈 築牢友好——人文合作是建設“一帶一路”重要驅動力
中國社科論壇:溝通心靈 築牢友好
——人文合作是建設“一帶一路”重要驅動力
光明日報北京6月14日電(記者曹元龍)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上提出要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相關地區,中亞和高加索地區是探索踐行這種文明觀的示範區,有助於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合作氛圍。這是參加14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社科論壇——"一帶一路"高端人文對話”的代表們的一致觀點。
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來自國內外政府、智庫、高校、企業等機構的近200名代表圍繞“文明的包容與互鑒”“民間外交與民心相通”“國家形象與社會輿論”“人文領域熱點問題”四個議題展開對話。
中國社科院國際合作局局長王鐳在會上致辭説,當前,中國和中亞、高加索國家已建立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人文交流合作機制,文化年、旅遊年、藝術節、體育賽事、青年交流、智庫對話等活動精彩紛呈,人文社會研究是人文合作的重要內容,深入開展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交流有利於各國之間互學互鑒,實現互利共贏。
王鐳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和中亞、高加索地區國家的人文交流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事實上,雙方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歷史文獻中就有關於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記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為發展中國和中亞、高加索國家關係揭開新篇章,帶來新機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各國需要不斷增進相互了解,深化民眾之間的心靈溝通,築牢友好合作的社會根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時首次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在哈薩克駐華大使沙赫拉特看來,在人文交流領域,哈中兩國已經取得了學術、教育、影視等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加深了兩國的相互了解。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涵蓋方方面面,不僅涵蓋政治、經濟合作,還包括其他領域合作,其中人文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哈中之間已經有千年以上的交流歷史,但是人文交流作為塑造國家間、人民間關係的基礎,仍然需要雙方倍加重視。
與中國在人文交流領域取得豐碩成果的還有亞美尼亞。“中國文化和漢語在亞美尼亞非常受歡迎,年輕一代了解中文、懂中文已經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了。”亞美尼亞駐華大使馬納薩良在會上暢談他對“一帶一路”框架下亞美尼亞與中國加強人文交流的親身感受。他稱讚説,5年來,國際社會越來越了解“一帶一路”倡議的真正內涵,100多個國家參與其中,“一帶一路”堪稱世界級項目,成為中國的名片和金字招牌。他認為,“一帶一路”是一個多元化的倡議,而非僅僅局限于經貿合作,目的在於鞏固各國在社會各個層面的協作。他認為,“一帶一路”是一條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贏之路,是一條文明互動之路,文明互動不應只是一次性的,而應是常規化的交流,有助於加強各國間的理解和互信,進而促進經濟合作,助力政治互信,給相關國家帶來真正的實惠。
以人文交流促民心相通,意在面向未來。“如果深入研究,我們就能夠清晰地了解到"一帶一路"是人與人心心相通之路,是通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路。”亞塞拜然駐華大使阿克拉姆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預見到人類社會朝著互利共贏的方向發展,我們在政治、經濟等領域的互動也為不同形式的人文交流合作創建了新的平臺。在“一帶一路”倡議剛剛提出時,亞塞拜然就在最高層面對其表示支援,同時也希望積極充分地利用“一帶一路”倡議來發展人文交流,因為人文交流在打造年青一代未來共同生存的思想基礎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