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技藝之根

2018年06月07日 09:20:00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讀懂非遺之美傳承技藝之根

  “沒想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有這樣一個培訓班,這裡恰好有我多年來夢想學習的東西。參加培訓班後,讓我快速了解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藝術,特別是了解了各民族對刺繡藝術那種強烈的熱愛,這讓我對今後的教學和藝術創作有了更足的底氣。”正在石河子大學參加文化部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産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大連交通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王強激動地説。

  不大的教室裏,來自全國熱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教師、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會聚在一起,對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哈薩克族刺繡藝術開展為期兩個多月的研修鑽研。石河子大學教授鄭亮介紹:“我們舉辦這個培訓計劃最主要的目的,一是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二是把這些散佈在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各民族創業結合起來,與産業扶貧、以人為本扶貧和系統精準扶貧結合起來,與區域特色文化産業發展結合起來,促進現代設計工藝與傳統工藝的有機結合,走一條發展之路。”

  1.研修研習培訓班贏得學員讚賞

  來自上海耶裏蘇雅設計研究中心的哈薩克族姑娘巴彥·卡德爾別克聽得特別專心,認真地記著筆記。巴彥·卡德爾別克畢業于同濟大學,主修建築設計專業。因為熱愛,她放棄了原本在設計事務所裏的工作,開始專心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産中的民族設計元素,並計劃在自己創業的設計研究中心裏注入更多的哈薩克族圖案藝術。

  “我從小就接觸這些帶有民族藝術的圖案,家裏到處都是繡品,生活中也隨處可見。但當時沒有認識到它們的藝術價值,覺得這些圖案是很常見的。”巴彥·卡德爾別克笑著説,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她認識到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藝術價值。

  “我原以為小時候的這些積累讓我對圖案藝術有了比較深的了解。但是在研修研習培訓班的學習讓我意識到,自己過去的知識還顯得遠遠不夠。老師們從各個方面讓我們全面、系統地學習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知識。這些知識,為我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也讓我找到了創作的激情。”巴彥·卡德爾別克説道。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巴格古麗·沃勒泰認為,研修研習培訓班的學習成為她在創作上更上一層樓的最好樓梯。

  這位在新疆阿勒泰市已經開展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工作,並建起了一支“公司+合作社+培訓學校+農戶”體系的創業帶頭人,已擁有1200多人的刺繡隊伍。她創辦的阿勒泰市達那外貿有限公司生産的哈薩克族刺繡産品遠銷中亞多國和新疆市場。她説:“太感謝這個培訓班了,因為我只是原原本本地繼承著傳統的圖案,對為什麼要做這些圖案,這些圖案代表了什麼美好的寓意,一點也不知道。聽了專家老師的講解後,我才知道,這些圖案都有各自的美好寓意。特別是在當下,如何繼承傳承,我們必須要適應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需求,這樣才能讓民族的産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2.傳承必須從學習最基本的知識做起

  石河子大學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的前身是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所,成立於2011年7月,也是文化和旅遊部、教育部公佈的第一批57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首批參與院校之一,還是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的“中國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推廣單位”之一。

  2013年,鄭亮主持的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項目“多民族地區傳承節日文化的資訊獲取和展示技術應用示範”,填補了新疆在這方面的研究空白。隨後,石河子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相繼承擔了“兵團軍墾特色非遺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創新教育示範”等多個國家項目,把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推向了更廣闊的領域。

  鄭亮説,自他們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以來,他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內涵與外延也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和理解。他們通過田野調查發現,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對自己繼承的這項遺産不理解,只覺得這是媽媽的媽媽,或者是爸爸的爸爸教給的,為什麼必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他們不知道,也不理解。“我們連理解都不能做到,怎麼可能會有更好的傳承?怎麼可能會傳承得更久遠?所以我們發揮高校研究能力,從最基礎的方面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明白,為什麼媽媽的媽媽傳承下來的東西必須是這樣,而不是那樣。做到了理解,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要傳承。這一點很重要。”

  靠著這份動力,石河子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走進新疆各地州市縣舉辦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産培訓班,如哈薩克族氈繡和布繡普及項目、維吾爾族枝條編織普及培訓項目、印花布織染技藝普及培訓項目等,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産,讓更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提升文化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提高。

  3.非遺傳承成創新創業與脫貧致富的突破口

  新疆哈薩克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和錫伯族的傳統刺繡工藝均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回族刺繡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從中可以看出,刺繡在新疆各民族生産生活中受到的重視程度。看到了這一點,聯想到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傳承中的發展之路,石河子大學將非物質文化遺産培訓與手工藝行業的精準扶貧結合起來,與非物質文化遺産成果轉化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獨創的培訓發展之路。

  經過三年努力,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學院成功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項目資助,開辦了《新疆少數民族刺繡及衍生品設計人才培養》培訓班。6個民族的刺繡優秀傳承人和全國優秀的設計師成為這次培訓班的學員,與以往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的刺繡手藝培訓不同,這次培訓圍繞刺繡産品的設計展開,加強和提升刺繡藝人的設計理念,擴展刺繡設計專業人才在多元化風格中的創意空間,探索新疆刺繡産業化發展的路徑。

  去年5月舉辦的哈薩克氈繡和布繡研修培訓班上,來自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四師78團阿熱勒社區的左拉汗·阿肯白克激動地説:“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夯實了刺繡技藝,掌握了理論知識,提高了審美水準。40多天的時間不長,卻為我們脫貧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信心。學習讓我們明白了,這些深受本民族喜愛的繡品如何才能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喜愛。它已不僅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在弘揚一種文化,讓傳統的民族文化融入當今社會的發展。”

  (本報記者 王瑟 本報見習記者 周世祥)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