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的浙江故事:動漫+戲曲讓學生唱文化戲
原標題:非遺傳承的浙江故事:動漫+戲曲讓學生唱文化戲
中新網杭州6月1日電(徐瀚文 童笑雨 王周國)舞臺上“七子班”的動漫形象生動可愛,臺下小學生們人手一個戲曲面具,興奮地等待體驗課開場。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文瀾小學的戲曲文化體驗課上,一次動漫與戲曲的結合,勾勒出浙江非遺文化傳承的新圖景。
浙江是戲劇大省,被譽為“中國戲曲的搖籃”。在5月份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下稱“非遺”)代表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上,甌劇、紹劇、婺劇等耳熟能詳的浙江戲曲項目赫然在列。
如何拓展非遺的傳播範圍,讓戲曲文化發揚光大?
於此,浙江省文化共用工程省級分中心、浙江圖書館組織實施了浙江省戲曲動漫進校園工程,以越劇、婺劇、甌劇等地方劇種為基礎,精選各劇種優秀代表性劇目進行再創作,為文化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傳承經典、共用文化——戲曲動漫進校園”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浙江樣板”。
動畫配合崑曲演唱,鑼鼓鏗鏘的背景樂與藝術家原聲穿插其中,活動現場,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南卡通”)製作的崑曲動畫《取金刀》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贏得了在場師生的滿堂喝彩。
據悉,作為浙江省戲曲動漫進校園工程中戲曲動漫的製作者,中南卡通邀請資深戲曲家擔綱導演,製作了《借金刀》《小倩與寧採臣》《高機與三春》和《刁蠻公主憨駙馬》等34部動漫作品,共計約360分鐘,成功地將戲曲表演元素與動畫技術相融合,還原了中國戲曲舞臺藝術的表演精髓。
“為了讓進校園活動得到孩子們的喜愛,我們設計了7個孩子的卡通形象即‘七子班’作為戲中戲、戲外戲的主演,還聘請戲曲藝術家、原劇演員説戲。”據導演吳海峰介紹,該團隊在製作時弱化戲曲表演中“四功五法”的程式化表演,突出鏡頭語言,目前已經製作完成越劇、徽戲、南戲甌劇、平陽木偶和寧海平調藝術家的説戲內容。
談及製作初衷,吳海峰表示,動漫是孩子的語言,也是非遺傳承的良好載體,能以最快速度拉近小朋友與非遺之間的距離。“但它並不是簡單地將戲曲和動畫疊加。當下的關鍵還是在於要吃透戲曲劇本,並在戲曲行業儲備一定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大膽創新戲曲動漫。”
於此,浙江圖書館網路與數字資源中心副主任陳嘩表示贊同:“今年是浙江圖書館戲曲動漫製作的第四年,至今已完成四期、近80集戲曲動漫作品。以往填鴨式的推送教育,缺點是不入腦不入心,而戲曲動漫、戲曲體驗是一種很好的創新形式,起到極大地在小學生群體中推動非遺傳承與傳播的作用。”(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