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7旬老人出書厘清趙郡李氏源流 80余萬字跨越千年

2018年05月16日 08:28:00來源:燕趙晚報

 

  七旬老人出書厘清趙郡李氏源流

  80余萬字跨越千年光陰 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參考依據

  □文/圖 本報記者 李兵

  通訊員 趙志勇

  徐哲普 聶聰超

  李姓,在世界上總人數已超過一個億,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姓氏之一。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則是中國李姓的兩大名門望族,而趙郡李氏的郡治,就位於今天的趙縣。近日,一本記錄中國李姓姓氏文化的圖書《名門風雲——趙郡李氏源流錄》正式出版。該書80余萬字,跨越千年光陰,詳盡梳理了趙郡李氏的發源、繁榮、遷徙及衰落,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參考依據。

  一本厚重的“歷史”書

  735頁,80余萬字,當記者看到這本《名門風雲——趙郡李氏源流錄》時,其厚重詳盡的內容,不禁讓人震撼。這本還散發著油墨香氣的書,剛剛於今年四月底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人文初祖皇帝軒轅 李姓始祖皋陶利貞”“聽信讒言李牧蒙冤 自毀長城趙國滅亡”“趙郡李氏源遠流長 成語典故百世流芳”……從書的第一章開始逐頁向後翻看,記者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幕又一幕的歷史情景,讓人驚嘆,令人唏噓,更多的是對李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這讓同為李姓的本報記者對這本書愛不釋手,對作者充滿敬佩。

  作者賈國鎖,是趙縣一位普通的退休幹部,並非專家學者。賈國鎖寫的這本書,全書共四十八個章節,詳盡梳理了趙郡李氏的發源、繁榮、遷徙及衰落,收錄和趙郡李氏有關人物300余位,蒐集相關成語800多條。

  七旬老人想把家鄉姓氏歷史寫成書

  近日,記者來到趙縣,見到了77歲的賈國鎖老人。此時,他正在翻看著一本內頁已泛黃的《二十四史》。這本厚厚的書,是賈國鎖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買的。平日裏,賈國鎖都是與各類文史資料為伴。

  “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是中國李姓的兩大名門望族,而趙郡李氏的郡治就位於今天的趙縣。”賈國鎖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趙縣高村鄉西封斯村,正是趙郡李氏的世居與中興之地,這塊土地上流傳著大量有關趙郡李氏的故事與傳説,而且還遺存著“大李家老墳”“大李家寺”“大李家花園”等地名。賈國鎖在工作多年後卻發現,市面上竟然連一本系統介紹趙郡李氏文化的書都找不到。

  “不搶救這一寶貴文化,後人如何得知家鄉的歷史?”帶著這樣的想法,2014年春節過後,賈國鎖開始查閱和蒐集趙郡李氏相關資料,準備寫一本全面講述趙郡李氏的圖書。

  老人一年多去了全國13個圖書館

  由於寫作的內容時間跨度達5000餘年,趙郡李氏在趙縣的後人又極少。因此,賈國鎖老人到圖書館去搜尋有關李姓的家譜及歷史資料。

  那個時候,賈國鎖已經73歲,按説正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才剛剛開始。北京、上海、湖南、江蘇、河北……只要是大型圖書館,賈國鎖都會去。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海圖書館了。”賈國鎖説,上海圖書館譜牒研究中心有十余萬套家譜,是目前全國館藏最多的,關於趙郡李氏的研究資料數量也非常大。為此,賈國鎖在上海圖書館的家譜閱覽室整整呆了17天。圖書館早上一開門,賈國鎖就一頭扎進去,直到傍晚圖書館關門他才離開,連中午飯都不吃。

  蒐集到了有用的資料,自然就得記下來,但圖書館當時不允許對資料進行拍照,也不讓拿著本子抄寫,只能花錢複印。“複印一頁要五毛錢,我得複印數千頁,太貴了!”無奈之下,賈國鎖選擇了個土辦法,即白天背下來晚上回到旅館再謄寫到本子上。因此,每天深夜,賈國鎖都是在旅館房間裏“挑燈夜寫”,甚至經常是把資料寫完後屋外已經亮了。

  憑著這股子韌勁兒,賈國鎖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裏去了全國13個圖書館,查閱並蒐集了上萬冊圖書(資料),摘抄筆記83本,為出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因為不會用電腦,賈國鎖只能用手寫的形式。“你腸胃不好,耳背又眼花,身體能承受嗎?”對於家人的擔心,賈國鎖微微一笑,“我做的事兒是我喜歡的,不辛苦,放心吧。”

  萬籟俱寂的夜晚,賈國鎖獨自一人趴在案頭,用筆一字一句地書寫著有關趙郡李氏的內容。到2017年,賈國鎖前前後後書寫了100多萬字的手稿,基本完成了創作。隨後,賈國鎖的兒子賈立志、侄子賈彬華幫助校對和整理文字,最終將內容縮減到83萬字。今年四月底,賈國鎖自掏腰包7萬餘元創作的《名門風雲——趙郡李氏源流錄》終於正式出版。

  趙郡李氏形成六大房係 名人輩出

  賈國鎖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李姓的人文初祖為黃帝軒轅,司法鼻祖皋陶則為其血緣始祖,商末周初的李利貞為其得姓始祖。老子李耳為見之正史的第一位李姓人,因此被稱為李姓的“正史始祖”。戰國時期,李耳的四世孫李兌曾任趙國國相而居趙,據此,宋元之際的書畫大家、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趙孟頫以李兌為趙郡李氏的始祖。而《北史》與《新唐書》都以李兌的五世孫李崇、李璣兄弟始分隴西、趙郡二房,李崇任隴西郡守,其後世定居隴西,李崇即為隴西李氏始祖;李璣和他的兒子李牧定居趙郡,則被尊為趙郡李氏的始祖。因此,趙郡李氏與隴西李氏成為了中國李姓的兩大名門望族。

  自李牧定居趙郡之後,隨著家族的發展壯大,其族人不斷外遷另立門戶,趙郡李氏逐漸形成了南、東、西、遼東、漢中和江夏六大房係。其子孫自強不息,競相發展,使得趙郡李氏家族枝繁葉茂,人才輩出。

  南祖房名相滿門,李敬玄、李日知、李藩、李固言、李紳、李元素,世代榮顯。

  西祖房中,李吉甫與其子李德裕都是唐代名宰相,父子宰相為西祖房增輝添彩。李公蘊于西元1009年建立了越南李氏王朝,歷經九代君主共216年,對越南歷史的發展演進起過巨大作用。李昉為宋初宰相,曾主持編纂宋代三大類書《太平廣記》《太平禦覽》《文苑英華》。

  東祖房人丁興旺,最為昌盛。李渾、李湛、李繪、李緯四每人平均出任過聘梁使,時人稱為“四使之門”。李華為著名散文家,他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之先河。李嶠、李絳都是唐朝名相。

  遼東房的李弼為北周名將、八大柱國之一,其玄孫李密曾為瓦崗寨寨主,一代梟雄。李弼的五世孫、唐代三朝元勳李泌被史學家稱為“中國八大名相”與“十大謀略家”之一。

  江夏房的李充為文學家、圖書目錄學家,首倡經史子集分類法,善楷書,為中書侍郎。李邕擅長行書,被稱為“翰林六絕”,文章天下聞名。

  漢中房始祖李頡定居漢中後,其家族不斷繁衍。李頡之子李邰官至司徒,李邰之子李固官至太尉,父子皆為“三公”高位。李百藥纂修《北齊書》,李安期為唐高宗時的宰相。

  歷史貢獻更為後人銘記

  賈國鎖稱,趙郡李氏不僅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作用,他們的貢獻更為後人所銘記。

  隋代工匠李春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單孔敞肩石拱橋,被譽為是“天下第一橋”;唐代李陽冰不僅是被譽為“李斯之後第一人”的大書法家,更重要的是他保存整理編纂了李白的萬卷手稿並結集《草堂集》公之於世,才使李白的詩作得以傳世;唐代李吉甫成書于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縣誌》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輿地總志,在它成書的一千多年裏,歷代全國或地方性方志,基本上都繼承了其編纂方法和體例。

  威震天下、百戰百勝、假公濟私、怨聲載道……在賈國鎖的書中,收錄了824條與趙郡李氏有關的成語和詞語典故,其中很多耳熟能詳,可謂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

  河北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魏連科表示,賈國鎖編著的這本書,以趙郡李氏文化為主線,同時結合了傳統文化精粹,將李氏家族忠君愛國、奮發進取、誠實淳厚、扶危濟貧等正能量精神加以深入挖掘整理,與當下所提倡的家風家訓的傳承精神十分契合。同時,這本書為研究中國姓氏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參考依據。對此,賈國鎖只説了一句話:“這就算是我為普及姓氏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所盡的一點綿薄之力吧。”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