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城南到城南的“文學冬青樹”——臺灣著名作家林海音百年誕辰追思記
新華社臺北4月28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我是多麼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一部《城南舊事》讓她成為兩岸讀者心目中“永遠的英子”;她返回寶島故鄉,在臺北恰巧也住城南,那不大的客廳曾聚起“臺灣半個文壇”。
她就是林海音,4月28日是這位著名作家的百年誕辰。連日來,成功大學和臺灣文學館陸續舉辦專題演講、座談會、紀錄片展映、追思會等活動,紀念海音先生。一場追思會上,林海音長子夏祖焯教授以“林海音的小説與她的為人處事”為題發表演講,與會者就林海音的文學貢獻進行座談。人們以“穿越林間憶冬青”為名,緬懷這位文壇“冬青樹”——《冬青樹》是林海音出版的第一部著作。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苗栗,父母曾東渡日本經商,1918年在大阪生下林海音,不久便返回臺灣。其父林煥文不甘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活,于1923年舉家遷居北京。1948年底,林海音和丈夫帶著三個幼小的孩子返回臺灣。
“臺灣是我的故鄉,北平是我長大的地方。我這一輩子沒離開過這兩個地方。”林海音在1966年出版的《兩地》一書序言中如是寫道。
在北京度過的25年,林海音稱之為“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宮的琉璃瓦互映”。代表作《城南舊事》裏,她以自己的童年經歷為藍本,從孩子的視角觀看人世悲歡離合,描摹對童年、對北京“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這部經典作品不知再版了多少次,打動了兩岸多少讀者。
告別北京城南,林海音和家人跨過海峽,在臺北城南的重慶南路三段住了下來。海音先生的女兒夏祖麗曾回憶説,早年臺北城南住了不少文人作家,她家附近巷子住著被譽為京劇大師梅蘭芳“戲袋子”的戲曲理論家、劇作家齊如山,家住廈門街的詩人余光中常坐著三輪車來林海音家交稿,而當年出入林海音家那間小小客廳者,既有大陸來臺的文化菁英,如作家王文興、隱地、琦君等,也有臺灣省籍文人,如張我軍、張深切等,海音先生還時常親自下廚款待文友。
林海音一生不僅留下了包括小説、散文、遊記、人物特寫及兒童文學等在內的40多部作品,更是臺灣文學的重要推手,創辦的文學雜誌與出版社提攜培育了眾多作家,被臺灣文壇尊稱為“林先生”。
站在早已物是人非的重慶南路三段,記者想像著海音先生的身影穿過街巷,感懷著她從城南到城南的動人“舊事”。半個多世紀前,海音先生就有一個心願:“總希望有一天噴氣機把兩個地方連接起來,像臺北到臺中那樣,朝發而午至,可以常來常往,那時就不會有心懸兩地的苦惱。人生應當如此,我相信早晚會做到的。”遺憾的是,未等到2008年兩岸直航實現,先生已在2001年駕鶴西去。
夏祖麗曾説,母親喜歡別人稱讚她比“北平人還北平人”。而夏祖焯則説,母親任何時候都毫不掩飾以身為中國作家為傲,並以此自勵。
1987年兩岸隔絕堅冰被打破後,海音先生為兩岸文學交流投入大量心力,1993年已75歲高齡的她回到北京,參加《當代臺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新書發表會,與冰心、蕭乾共同擔任此套書顧問。海音先生還曾向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了一批她創辦的《純文學雜誌》,該館還設有林海音文庫。
“她尊重文學,接納不同背景的作者、陌生的作者,使臺灣作家滋長成林,太令人懷念了。”近日有人在此間媒體上發表文章如是評價海音先生。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