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古籍保護十年路:沉睡的“寶貝”亟待喚醒

2018年04月12日 08:51:00來源:中國文化報

 

  自2007年國家正式啟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至今已逾10年,作為中華傳統文化重要載體的古籍得到有效保護。近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召開古籍文獻活化利用研討會,來自高校和圖書館領域的專家學者、科研人員就如何更好保護古籍建言獻策。

  古籍現狀有“三散”

  一把剪刀、一個鑷子、一支毛筆、一碗糨糊、一盞臺燈……在河南省圖書館古籍中心,古籍修復師們年復一年重復著手中的工作。在需要修復的珍貴古籍面前,他們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年輕修復師們更擅長使用現代科技器材鑒定紙張纖維,用化學試劑測試顏料成分,通過科學數據準確分析古籍紙張,但老師傅們憑藉多年工作經驗,用手一摸就可分辨出古籍紙張的年代、類別與特性。在他們看來,古籍修復是一門手藝活兒,不會被科技完全替代,要想做到高品質地修復古籍,至少需要10年的經驗。不同時代的紙張強度不同,什麼樣的古籍需要什麼樣的紙、要用多大的手勁,只能在實踐中慢慢積累。

  在河南,很多古籍收藏單位按國家標準修建了古籍特藏書庫,購進樟木書櫃,並制定古籍管理保護制度。目前,全省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已全部完成,省古籍保護中心正在進行登記、審校。

  河南省圖書館古籍部主任謝昱介紹,古籍修復的狀況十分複雜,總結起來有“三散”:古籍保存于各個不同單位,涉及公共圖書館、大專院校、科研機構,有的散落民間,這些單位歸口不一,增大了管理、協調的難度;第二,古籍整理人才分散于各單位,缺乏必要交流;第三,古籍內容分散,涉及各個學科,各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也分佈在各行業。

  古籍保護有“三難”

  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首要任務是摸清家底,通過統計登記古籍的數量、品種,核定古籍價值並定級,認定古籍破損程度等。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則千頭萬緒,古籍文物的開發、整理和活化利用是件非常艱辛的事。

  古籍保護的第一步就是修復難。工作人員介紹,完成一部古籍的修復,在制定好方案後,要嚴格按照工序走,折葉之後還要壓平還原。古籍專用的紙張也較為特殊,即便同一品種的紙張在同一家工廠不同季節生産出的品質都不一樣,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在辨別、修復時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

  古籍人才的分佈也不均衡,基層縣市基本留不住人。一般從業者很難認清繁體字,再加上古籍涉及各個專業領域,懂這些專業的人少之又少。目前,只有河南省圖書館、河南大學圖書館建立了古籍修復室,且每家修復室都僅有三兩名工作人員,目前來看,古籍修復師仍屬小眾行業。

  古籍整理頭緒多、理順難。鄭州大學圖書館館長姚武教授認為,當前古典文獻資源開發利用基礎薄弱,很有必要加大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建設,更需要多個部門相互協作加強聯繫進行交流。

  古籍“活化”有三步

  歷經多年風雨,河南省社科院保存了大量的古籍善本,據統計有600多種,每種少的有一卷,多的甚至達到200卷,這些古籍沉睡在河南省社科院的書庫裏,一睡就是幾十年。

  “社科院內部職工也不清楚這些善本的情況,有的根本沒見過。”河南省社科院院長張佔倉説,“若要一睹這些文物的芳容,即便內部職工也要辦理多道手續,好幾個領導簽字才行。”

  為讓收藏在書庫裏的文物“活”起來,目前,河南省圖書館已完成15種地方誌古籍的數字化工作。洛陽市圖書館建立了館藏珍貴古籍全文數據庫,共加工掃描古籍5萬葉,共完成38部。另外,開設了四庫文獻專藏室,打破古籍文獻重藏輕用的傳統管理模式。

  河南大學圖書館完成了館藏古籍善本書影製作和重要古舊拓片數字化的工作。安陽市圖書館為滿足讀者查閱古籍文獻的需求,聯合新鄉市、鶴壁市、焦作市等地的十幾家圖書館組建了豫北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服務聯盟,形成了古籍文獻共用服務體系。

  河南省社科院黨委副書記周立認為,古籍“活化”首先要借助數字化手段,提高古籍資源的利用率,這也有益於長久性的資源保存;其次,要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主動進行宣傳,運用展覽、徵文比賽、專題講座等手段展示古籍內容;要加強古籍文獻的交流互鑒,加強各地圖書館間藏品、展覽、研究等相互間的交流,切實解決古籍文獻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同時也可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古籍資源、古籍保護利用先進經驗之間的交流,講好中國故事,樹立文化自信。(記者 陳關超)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