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50萬種圖書集結北京圖書訂貨會 2018年那些值得一品的新書

2018年01月15日 14:32:00來源:北京日報

  2018年北京圖書訂貨會前天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落幕,736家參展單位帶來50萬種新書和精品圖書,3天參觀人次高達9.2萬。在這些數字背後,圖書市場值得關注的新趨勢,也在不經意間紛紛露頭。

  文學讀物,實力派作家來襲 

  新年伊始,周大新、張煒、馬原、高洪雷、紅柯、劉慶邦紛紛推出新作,2018年的文學有了某種新鮮的味道。

  多位作家紛紛轉型,嘗試從未涉足的領域。作家周大新首次關注老齡社會問題,推出《天黑得很慢》。評論家何向陽注意到小説有突破意義的結構,“它是以七個黃昏作為作品結構,前四個黃昏有各種人講述,後面三個黃昏,變成一個人的講述。”她認為,這是一部充滿力量的作品。

  誰也沒想到的是,作家馬原會寫“宮鬥”,歷史小説《唐·宮》演繹了唐朝宮殿的陰謀與愛情。馬原説,《唐·宮》的主人公叫玉央,李商隱、杜牧、溫庭筠則點綴于講述之間。“我其實冒著特別大的風險,寫自己不擅長的女性。”他坦言對自己的寫作沒有信心,但意外發現自己還是有點虛構能力的,“為女主人公寫了100萬字,裏面有無窮無盡的細節和波瀾起伏的故事。”

  致力於民族歷史研究的作家高洪雷此次用自己的筆將樓蘭“復活”,在《樓蘭啊,樓蘭》裏帶讀者了解黃沙盡頭、大漠之下的樓蘭文化,這對他是一次全新挑戰。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作為頭一撥讀者,給出了評價,“書中既關注了歷史,更關注了人,很多故事都讓人動容。”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分別推出寧肯散文集《北京:城與年》、劉一達散文集《衚同范兒》。一頁頁穿透筆端的記憶裏,有醇厚樸實的京味兒,有人與城相互守望的脈脈溫情。作家寧肯面對讀者説:“北京給予了我太多無形的東西,我都照單全收,我為寫作而來。”

  兒童文學,精磨“中國製造” 

  彰顯中國風,喚起孩子們對純真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兒童文學一個明顯的趨向。

  作家湯素蘭推出的最新原創童話《南村傳奇》融神話、傳説、民間故事于一爐,通過仙遊少年、狐狸女婿以及丁婆婆的幻想美麗故事,描繪了一個桃花源式的美好家園。評論家孫建江認為,湯素蘭以故事套故事的講述方式致敬中國民間故事,顯示了一個中國童話作家的文化自覺和自信。

  多部童書一起“行動”,謳歌了中國大地上的自然、生命。童書作家彭懿的《馴鹿人的孩子》,用12寸照片的超大尺寸記錄了最後的馴鹿人部落的生活細節,表達出馴鹿人部落對生命的敬仰、對愛的呼喚。黑鶴和九兒首次攜手創作的圖畫書《鄂溫克的駝鹿》,則用詩意的筆觸和精美的繪畫,記錄了中國鄂溫克族老獵人與一隻駝鹿之間相互信任、終生陪伴的傳奇故事。

  如果説幻想文學過去更多是引進圖書佔主流,今年“中國製造”的強勢品種佔絕對主流。童書作家王勇英帶來的“巫師的傳人”系列第三部《古國羽衣》,青年人氣作家兩色風景推出的“神秘的快遞家族”系列第六部《世界邊緣的遊樂場》,皆為本土精品之作。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總社兒童文學中心副主編汪玥含説,幾年前,幻想文學因過度繁榮而引發了缺乏文學根基、作品良莠不齊等現象,如今這個現象有了很大改觀。

  值得一提的是,兒童分級閱讀幾年前還是一個概念,現在落在了紙面上,首套大型階梯閱讀叢書“彩虹橋經典階梯閱讀”系列惹人注目。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策劃編輯譚菁菁説,該系列引自德國老牌名社獅子出版社,四個系列分別對應4歲至6歲、6歲至8歲、8歲至10歲、10歲至12歲兒童。兒童閱讀推廣人張貴勇提醒,兒童階梯閱讀最好先從兒童文學入手,先打好精神底子,然後逐步向自然科學、人文歷史、藝術哲學等方面擴展。

  學術經典,大規模集體出發 

  學術經典並沒有和讀者疏遠,其超大的出版規模,在過去簡直無法想像。

  一套連續出版15年、品種超過2000種的科學經典圖書的集中發佈,引來讀者紛紛駐足。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李岩説,出版外文影印圖書因為利潤低而不被多數出版社看好,但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于2002年就制定“千書工程”。該工程至今已累計推出數學、物理、力學、化學、金融、經濟等十幾個學科的圖書,作者不乏獲得諾貝爾獎和其他國際大獎的科學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説:“他們引進的《李群在微分方程中的應用》對我影響很大,我去四川旅遊時身上還背著。”

  過去很少見到的美學著作全集也現身了。青島出版集團與人民出版社聯合出版的《王朝聞全集》,收錄了藝術理論家王朝聞先生全部的美學理論著作、論文、文藝評論等,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題贈作品。全集共36卷1000多萬字,其中96篇文稿、262封(件)書信和題贈(詞)均為首次出版。談及該書的面世,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感慨良多:“在朝聞先生身邊工作,感覺知識就在你身邊,生活和美學就在你身邊。”潘魯生認為,推出叢書是對先生最好的紀念。

  此外,商務印書館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自2009年至今,該叢書已出版兩批共200種,收入上自晚清下至20世紀80年代末中華原創學術名著,涵蓋文、史、哲、法、政、經、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等眾多學科,體現了中國本土百多年來的學術積累、文明思想。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