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探索古老藝術的新時代發展路徑——全國曲藝、木偶劇、皮影戲藝術發展研討會綜述

2017年11月24日 09:43:00來源:中國文化報

  

  “這幾天,我每天都來劇場。雖然每場演出都得三四個小時才結束,但我真是捨不得走啊!金派梅花大鼓據説已經好多年沒人演過了,我第一次知道西藏有一種曲藝形式叫扎念彈唱,各種皮影戲、木偶劇讓我找到了童年的感覺……”最近在福建晉江,不少人和這位張先生一樣,每天晚上哪怕不吃飯也要進劇場,就為了在全國曲藝、木偶劇、皮影戲優秀劇(節)目展演上多看幾個節目。

  11月15日,展演閉幕當天,全國曲藝、木偶劇、皮影戲藝術發展研討會在晉江舉辦,十余位業界專家就曲藝、木偶劇、皮影戲這些極具群眾基礎、十分接地氣的藝術形式的創作演出現狀進行深入研討。

  集中反映近年來創作演出整體實力

  此次全國曲藝、木偶劇、皮影戲優秀劇(節)目展演由文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藝術司、福建省文化廳、晉江市人民政府承辦,在近一週時間裏上演了8場精彩演出,參演作品共82個,涵蓋27個省區市的60多個藝術品種。

  據參與此次展演節目遴選的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副研究員蔣慧明介紹,在展演初評階段,專家評委們始終堅持“要將近5年來涌現出的優秀節目集中選拔出來”的原則,嚴格篩選,優中選優。“參加展演的82個節目總體反映了近些年曲藝、木偶劇、皮影戲創作演出的整體實力,有較高的藝術水準,形式多樣、各具特點,具有一定代表性。”蔣慧明説,此次展演也是文化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舉措。“如此高規格的集中展演,既是業內人士相互切磋、競技交流的舞臺,也為百姓提供了集中欣賞優秀作品的難得機會,必將起到繁榮創作、發掘新人,推動曲藝、木偶劇、皮影戲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尤為重要的是,這次展演將在行業內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曲藝創作與傳播始終以人民為中心

  此次展演中,曲藝節目專場共有5場演出,涵蓋評書評話、鼓曲唱曲、相聲滑稽、快板快書四大類數十種曲藝形式,薈萃南腔北調,精彩紛呈。“這些節目呈現了我國曲藝藝術的基本業態。尤其難得的是,很多節目來自小劇場、在校學生、邊疆少數民族等。”中華曲藝學會名譽會長常祥霖説,不少節目讓他印象深刻,“金派梅花大鼓《寶玉夜探》激活了沉寂已久的一種曲藝形式;對口快板《第三者》發揚了曲藝反映時代生活的傳統,幽默地批評了當今手機控、微信控的社會問題;廣西壯族末倫、西藏扎念彈唱、內蒙古陶力、畬族説唱,或嫻雅端莊、或慷慨激昂,少數民族文化特色鮮明,都展示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面對當下大眾審美需求發生的各種變化,曲藝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藝術形式如何才能推出受歡迎的好作品?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説:“面對審美和藝術需求已經分化了的公眾,必鬚生産出多種多樣的曲藝作品,才能滿足多樣化的需要,但絕不能背離我們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曲藝創作與表演必須弘揚真善美,引領價值導向,同時兼顧市場效益,營造健康的曲藝生産傳播生態。”他認為,曲藝創作與傳播應當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美學的、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價值標準,讓曲藝引導市場而不是讓市場奴役曲藝;曲藝工作者應當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為公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提升全民族特別是青少年的精神素養。

  木偶劇、皮影戲新生力量嶄露頭角

  本次展演共12個木偶劇(節)目和8個皮影戲劇(節)目,這些木偶劇、皮影戲各具流派特色,既有久演不衰的經典作品,也有洋溢時代氣息的新創作品,讓觀眾既能充分感受我國傀儡藝術的深厚文化底蘊和藝術精髓,又能看到這些藝術品種強健的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機。

  據河北師範大學教授魏力群介紹,有7家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單位、3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參與了此次皮影戲演出,演員絕大部分是20多歲的年輕人,技藝嫺熟,這是皮影戲在新時期傳承和發展的保障。“通過展演,各院團相互交流學習,與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互動,對促進皮影戲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繼承優秀傳統是皮影戲發展的重要基礎,與時俱進、發展創新,是皮影戲發展的必然方向。希望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皮影戲的新時代發展路徑,既有蘊含傳統文化內涵、地方特色的劇目,又有反映當代生活、融入時代精神的創新劇目。”魏力群説。

  展演中涌現出的木偶劇新人讓原晉江市掌中木偶劇團副團長李勝奕欣喜不已。“這從一個側面説明在黨和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引導下,在老一輩藝術家的辛勤栽培下,年輕的藝人們正在茁壯成長。”據李勝奕介紹,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漳州市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和泉州市提線木偶戲傳承保護中心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有較成功的經驗。“三個劇團根據藝術人才培養規律,採用了多種人才培養方式,有的演員甚至是小學畢業就被特招進藝校木偶班,大多數演員在學校畢業後,都得再經老一輩藝術家以師帶徒的方式繼續培養,並在舞臺上實踐、積累和沉澱,這樣的培養方式讓傳統技藝得以薪火相傳。”

  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副會長王景賢認為,十九大報告給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大課題和緊迫任務。“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既要保持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謙卑和尊重,又要以積極的態度、開放的思維,讓古老藝術重新煥發青春。近年來,木偶、皮影界存在不重視本體藝術和劇種個性的現象,特別是在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票房價值和所謂市場效應等錯誤觀念的影響下,放鬆了對木偶、皮影的技藝訓練和藝術追求,用技藝含量低、藝術性不高的快餐化人偶劇代替需要精益求精、刻苦訓練、認真打磨的正宗木偶劇,導致許多觀眾對歷史悠久、享譽世界的偶戲産生誤解。應及時糾正這些錯誤,重新喚醒社會責任感和自尊、自信、自覺意識,為民族優秀文化在新時代作出新貢獻而共同努力。”(記者 劉淼)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