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動物園將動物排遺變“黃金” 獲得創新獎
臺北動物園建立出一套“製作動物糞便堆肥”的作業流程。(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11月13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北市動物園結合臺北市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自2017年起推動文山區“田園城市”“可食地景”食農教育,營造低碳、環保、有機等環境友善作為,實踐綠化低碳、環保永續的理念,成功使動物排遺由廢棄物變“黃金”。這項成果獲得第九屆“臺灣健康城市-健康永續創新成果獎”的殊榮!
近年來,臺北動物園成功將園區內動物所産出的糞便以及動物們每日吃剩的枝條等廢棄物,建立出一套有機資材生産堆肥的作業流程(SOP),期望能有效降低動物排泄物對環境生態的衝擊,減輕地球負擔。目前每年可産出300公噸具優良理化特性的有機質堆肥,運用在園區景觀植栽的土壤改良,以及動物可食地景的肥培管理,以“迴圈再利用”“當地生産、當地使用”等低碳作為,達成園區有機廢棄物“零運出”及“100%迴圈再利用”的目標。估計每年已節省垃圾清運及肥料採購經費超過700萬元新台幣,效益顯著。
此外,動物園還推動兒童動物區閒置樹穴活化,並栽植動物可食地景,受到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關注。雙方于2017年起起共同舉辦“黃金傳奇-有機耕種健康促進體驗營”,通過認識動物園“點糞成金”的魔法,實際運用由動物園自行研製優良無毒的“黃金堆肥”,邀請文山區當地民眾共同參與,以“環境友善的有機農法”,活化小區閒置或利用率低的畸零空間,將小區打造的綠意盎然,共創“動物黃金傳奇-化米田共為蔬香”的美味成果。
由每週舉辦一小時、連續舉辦12個星期的“黃金傳奇-有機耕種健康促進體驗營”成功經驗,開啟了臺北動物園結合文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的跨領域學習平臺,整合當地共計34個單位的跨界資源,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動永續、健康、符合國際環保低碳潮流的現代化“田園城市”。期間歷經梅雨時節的暴雨侵襲,與炎熱的天氣煎熬,體驗營活動依然有384人次熱情參與,有高達96.9%學員表示有意願再參加活動,足以看出“環境友善的有機農法”深受多數民眾的認同。(台灣網 楊永青)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