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易俗社》將在上海獻演 展百年“易俗精神”
中新網上海10月30日電 (王子濤)“希望通過文獻歷史及藝術表現形式,全景式地表現當時的崢嶸歲月,讓現在的觀眾感受百年易俗社的精神。”作為《易俗社》的總編導、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盧昂對參演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大型秦腔現代戲《易俗社》表達了這樣的願景。
秦腔,是三秦大地的一張文化名片;易俗社,是秦腔藝術的一座豐碑。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是中國戲曲移風易俗的一面旗幟。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1912年陜西一批仁人志士:李桐軒、孫仁玉、高培支、范紫東等,創辦了這個新型藝術團體——易俗伶學社(後更名西安易俗社),以編演新戲曲,來推行共和新法令。
西安秦腔劇院總經理雍濤介紹説,該劇的一大看點,是採用“虛實”兩條線,“虛線”由演員通過舞臺表演、唱腔來呈現。“實線”則在每場幕間,將易俗社百年變遷的珍貴歷史資料,採用視頻投影到無縫紗幕上的方式來展示。“通過多種的舞臺呈現形式,讓觀眾能聆聽到易俗人的心聲、觸摸到易俗人的艱辛、體悟到易俗人的堅守。”
《易俗社》以“護社”、“拜師”、“創排”、“追隨”、“登臺”、“堅守”、“圓夢”七場戲來展示易俗社從初創到解放初期,近40年的崢嶸歲月。通過劇中高玉軒、陳甘亭、關震易、劉天俗、林夢蕓等不同群體代表,體現了易俗社始終堅持以戲化民、不忘初心的精神。
在劇中飾演林夢蕓的西安秦腔劇院副總經理、易俗社社長惠敏莉告訴記者,“易俗人”演《易俗社》,不僅能感受老一輩藝術家的不易,在演出中獲得新的感悟,也能讓新一代“易俗人”繼續弘揚傳承“易俗精神”。
易俗社自成立以來,創作劇目800余部,1000余冊,如《三滴血》、《蝴蝶杯》、《雙錦衣》、《西安事變》等。《蝴蝶杯》被河北梆子、晉劇、豫劇等眾多劇種移植上演,《三滴血》也于1960年作為秦腔代表作拍成首部秦腔黑白電影。
11月1日、2日,秦腔《易俗社》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此次西安秦腔劇院攜該劇在滬上參演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繼續發揚百年易俗精神,為滬上戲迷奉上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感受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大秦之腔的獨特魅力。”雍濤表示。(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