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另類紀錄片走紅的背後:傳統手藝靠什麼吸引青年
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袁秀月)近日,一部由非專業人士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手藝》,在網上走紅。三位主創歷時三年,輾轉23個省份,以“行走式記錄”的方式將199位手藝人和144項傳統手藝帶到觀眾面前。
該片在網上上線後引發熱烈反響,眾多網友爭當“自來水”,四處推薦。有網友表示,自己“沉浸在中國的傳統工藝裏,一點都不想快進,我們的傳統文化需要流傳下去。”
《尋找手藝》被稱為是一部“行走式”紀錄片,由三名紀錄片的“門外漢”拍攝完成,跨域了23個省份,拜訪了199位手藝人,記錄下了陶器、銅像、英吉沙小刀、印藍花布、油紙傘等144項傳統手藝。
截至27日,《尋找手藝》在B站(Bilibili網站)的播放量接近52萬,彈幕數量接近4萬條,其他平臺播放量近100萬,豆瓣評分也高達8.7分。
這是導演張景在六個月之前所不敢想像的。那時,這只是部“土得掉渣”、連自己都懷疑“是否真的很爛”的紀錄片。
導演賣房當拍攝經費
在不惑之年,導演張景決定拍攝《尋找手藝》。那時,他正遭遇人生的第一個經濟危機,時刻在想“我在追求什麼”,在這個當口,他忽然想拍一部紀錄片,而主題首選就是傳統手藝。
為此,張景賣了一套房子當做拍攝經費,拖著一車二手器材就上了路,還有兩個同伴,攝影師何思庚和錄音師喻攀。何思庚是IT行業從業人員,原本被拉來當司機,兼職拍照,攝影師小蔣有事退出後,才替補成了攝像。
喻攀是個90後小夥,本來在香格里拉當客棧經理,因為“有一顆狂野的心”而飛到了北京,培訓了兩天就上崗了。這個班底真可以説是“外行”,然而,正因為這種“外行”,才給這部紀錄片增添了別樣的感覺。
呈現真實手藝人形象
23歲的程式員小馬,是該片的“自來水”之一,他表示被“正片和花絮融合在一起”的風格吸引,“感覺跟其他的紀錄片不一樣,很真實,很有趣”。
“從一開始,我就沒想要拍一部‘常規’的紀錄片。”在導演張景看來,很多講求技法的片子並沒有呈現出真實的手藝人形象。
“我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手藝人,他們往往是一個村裏最聰明的人,並不是有些片子裏拍的那麼木訥。”張景認為,在拍攝手藝人時,創作者一定要把姿態放低,讓片子裏的人呈現出他本來的樣子。
張景説,他不希望拍出來的傳統手藝僅僅是獵奇,手藝人也不是因為笨才去做手藝的,他們身上有著很多人不具備的品質。
年輕人熱衷傳統手藝
記者看到,不僅是《尋找手藝》,不少與傳統手藝相關的紀錄片、影視劇近年來都得到網友的熱捧。其中《我在故宮修文物》豆瓣得分高達9.3分。
一些年輕人,也成為了傳統手藝人的一員。
今年22歲的郎佳子彧是北京“面人郎”第三代傳人,他的爺爺郎紹安是郎家面塑的創始人,曾經拜“面人王”趙闊明為師,冰心早年間還曾發表文章稱讚“面人郎”的手藝。
從三歲起,郎佳子彧就開始跟父親學習捏面人,六歲就可以獨立製作面人,八九歲開始捏娃娃,十六歲時被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破格吸收為準會員,十八歲轉為會員。郎佳子彧的20年都是在面塑的陪伴中度過的。
“小時候做面塑就是覺得好玩兒。”直到高中畢業,郎佳子彧才真正清楚地認識到對面塑的熱愛。高考報志願時,他專門選了文化與傳播專業,“想學習一下怎麼傳播面塑文化和傳統文化。”郎佳子彧説。
上大學時,很多同學都對面塑感興趣,只要一有機會,郎佳子彧就會在“創意手工”活動上教同學們捏面人,“我只是希望當他們看到面人時,也能回想起曾經自己也捏過,這就足夠了。”郎佳子彧表示。
其實正如郎佳子彧的同學一樣,不少年輕人對傳統手藝都頗感興趣。小馬曾經去過一次景德鎮,形形色色的瓷器讓他著迷,“燒瓷的時候,他們會在火上放一個瓷缸,通過瓷缸被燒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應該往裏面加火”。小馬説,在科技不發達時,手藝人會通過一些獨門訣竅來達到目的,這種智慧讓人感覺既陌生又神奇。
從景德鎮回來,小馬就在網上找了有關瓷藝的紀錄片來看,之後也對傳統手藝這個話題多了一些關注。“傳統手藝本身就非常有意思,它還是很吸引人的。”小馬説。
傳統手藝如何吸引年輕人?
傳統手藝雖然有趣,但是如何才能吸引到更多年輕人?在郎佳子彧看來,還是要“接地氣”,不要固步自封。為此,他在創作面塑時,會有意地融合很多當代元素,比如小黃人、籃球、王者榮耀等。“讓面塑去接觸現代美學體系中的藝術形象”,郎佳子彧認為,讓傳統手藝煥發新形象,這將會吸引到更多年輕人,他的現代題材面塑受到歡迎便是此理。
郎佳子彧説,他想做出更好的作品,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手藝。“這個目標難嗎?也難也不難。”郎佳子彧表示,他趕上了好時候,“現在扶持力度大了,大家也越來越重視,條件是蠻好的”。
在4個月的拍攝過程中,張景見到並記錄了太多傳統手藝,有陶器、銅像、青瓷等工藝品,有宣紙、印藍花布、繡花氈等日常用品,還有巴拉曼、羊皮筏子、油紙傘等已經鮮有人做的手藝。在他看來,年輕人開始喜歡傳統手藝,不僅僅是手藝本身,更重要的是手藝人身上的“精氣神”。張景説,觀眾在看紀錄片時會有“心理投射作用”,正因為片子裏的手藝人是自信的,所以投射到觀眾心裏也是自信的,觀眾才會感覺到溫暖所在。
張景在導演手記中這麼寫道,“手工藝人,還有他們的手藝、他們的産品,連同他們的環境,形成一種無形的溫暖。這種溫暖超乎了文字的表達和圖像的記載,它始終環繞在我身邊,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這個“它”,或許可以叫它‘中國的工匠精神’,‘中國文化’、‘中國人的精氣神’等等,但它一定是中國的,而且緊扣我們的內心。”張景覺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每個人都可以是手藝人,比起手藝,這種鑽研手藝的“工匠精神”更值得年輕人記住。(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