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你所不知道的香山:真實海拔575米 曾稱杏花山

2017年10月19日 11:15:00來源:北京日報

  一直以來,香山的高度被稱為“海拔557米”,各種介紹香山的史料也多以此為據,但當您登上香山的最高峰香爐峰,卻見一塊大青石上赫然刻著:“香爐峰,海拔五百七十五米”,這是怎麼回事?香山因何長高了18米?

  原來,香山“海拔557米”是民國時期測量的數據,而“海拔575米”則為香山公園近幾年測量的數據,兩次測量時間相隔幾十年。

  1919年慈善家熊希齡先生為救濟因京畿水患而無家可歸的孩子,決定創辦一所對孤貧兒童進行收養和教育的機構。幾經波折,最終選址于已廢棄的前清行宮香山靜宜園,取名“香山慈幼院”,1920年9月舉行了開院儀式。

  慈幼院創辦後時有到訪者,並詢問香山之高度,為此,慈幼院對香山的高度進行了簡單的測量。當時以慈幼院辦公地假定為100米,由此向上推測,得出的高度為“海拔557米”,此後數十年一直沿用這個數據。

  幾年前,香山公園在制定發展規劃時,邀請專業測繪部門對香山的高度進行精準測量,測得的高度為575米,比幾十年前測出的高度多出18米,隨後園方將位於香爐峰上的標誌性石刻“海拔557米”修訂為“海拔575米”。因此2001年版《香山公園志》中使用的數據是“557米”,而在2010年版《香山公園導覽》中則改為“575米”。

  香山本稱香爐山:在香山的最高處有兩塊巨大的岩石,形如香爐,故名“香爐山”,簡稱“香山”。金代《香山記略》載:“相傳(香)山有二大石,狀如香爐,原名香爐山,後人省稱香山”,這是“香山”之名最早的記述。明代《宛署雜記》稱:“在香山,一曰香山寺,以山有巨石如香鼎,上幹雲霄,重崗疊翠,來朝皇闕。中有古場曰香山,上有二大石,狀如香爐、蛤蟆,有泉水自山腹下注溪谷,一號小清涼。”清代《香山永安寺記》則稱:“香山在都城西北三十里,以山有大石如香爐,故名,蓋勝境也。”

  香山曾稱杏花山:據史料記載,明朝香山曾有杏樹十萬株,開花時節,十里飄香,故明代戲劇家王衡稱:“杏樹可十萬株,此香山之第一勝處也。”明代《帝京景物略》稱:“或曰香山,杏花香,香山也……而杏花天,十里一紅白,遊人鼻無他薄,經蕊紅飛白之旬。”可見古代的香山並非以紅葉而知名,而是以杏花為主要景色。每到春天,從遠處望去,漫山遍野杏花綻放,香氣襲人,俗稱“杏花山”。明代詩人謝榛到香山觀賞杏花後,以“紅雲看不徹,漠漠杏林花”的詩句予以讚美。

  香山雅稱翠微山:香山芙蓉館遺址附近的一塊岩石上刻有“翠微”二字,而在靜翠湖南側有一座翠微亭,為“靜宜園二十八景”之一,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據傳乾隆皇帝駐蹕靜宜園時巡遊至此,見此地處於古樹、綠蔭、溝壑、山岩之間,可覽四時之勝,以“入夏千章綠蔭,禽聲上下”為最,即興賜名“翠微”,並建觀景亭,由此“香山”也被雅稱為“翠微山”。《香山史話》稱:“所謂翠微,即林木青綠之意,翠微山乃青翠的山,也泛指青翠之山色。”

  靜宜園,即今天的香山公園,為京西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據《香山公園志》記載:自金代開始,皇家便在香山大興土木,營建寺廟,敕建“大永安寺”。元仁宗曾“賜鈔萬錠”,重修香山大永安寺,並更名“甘露寺”。而明英宗朱祁鎮從正統六年開始,也在香山大興土木。清代康熙皇帝也看好了香山這塊風水寶地,在前朝舊行宮基礎上改建成“香山行宮”。 乾隆皇帝即位後更是加以擴建,建成大大小小的園林景觀八十余處,其中欽題並賦詩的景觀有28處,即“靜宜園二十八景”;同時將這座皇家園林賜名為“靜宜園”,並禦題了“靜宜園”匾額,懸于東宮門外。他在《靜宜園記》中稱:“動靜有養體智仁也,名曰靜宜。”“靜”為安靜、安詳、恬淡、平和,即從容、坦然。“宜”為適宜、宜時、適時。以“靜宜”得園名,意為這裡的山林環境安靜、清新而雅致,更適宜修身養性、有所作為。

  乾隆皇帝十分喜愛香山的四時景色,曾在《夏日香山》中寫下“我到香山如讀書,日新境會領徐徐”的詩句。有史料記載,他一生中曾來香山遊覽駐蹕80次,約253天,撰寫了賞景、記事、農事、懷古、處理政務等內容的詩篇約1470首。

  作者: 戶力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