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師傳承崑曲回家 張繼青:中秋夜再唱“離魂”

2017年10月17日 08:53:00來源:北京晚報

  大師傳承 崑曲回家

  昨晚,會聚全國八大崑曲院團、55位重量級崑曲表演藝術家的“崑曲回家——大師傳承版”《牡丹亭》在觀眾們熱烈的喝彩掌聲中落下帷幕。

  近600年前,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崑曲發源於昆山,然而昆山竟然沒有一所專業崑曲表演團體。2015年昆山當代昆劇院正式掛牌宣告成立,崑曲藝術從此在故鄉落地生根。今年,恰逢昆山當代昆劇院創建兩週年,因此特意策劃了演出,邀請全國崑曲名家中秋“回家”團圓。

  從10月4日至10月15日的《牡丹亭》演出,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性盛會。此次活動破紀錄演出8場,上下本共計4輪,每本各出都由不同演員擔任主演。演員陣容集結了大江南北、海峽兩岸老中青三代崑曲名家,其中有19人21次摘得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最年長者為82歲高齡的柳繼雁,最年輕者為25歲的劉煜。這55位崑曲藝術家,按照所飾角色分為26位杜麗娘、11位柳夢梅、6位春香、4位判官、4位陳最良、2位杜母、2位石道姑……整個活動參與名家之多、涉及地域院團之廣、演出場次之豐,在昆山本地文化史乃至國內崑曲史上都前所未有。

  ■現場

  臺上動情,臺下落淚

  10月4日中秋之夜,滿月清輝映照之下,記者走進熱鬧的昆山當代昆劇院,只見這座專為崑曲演出而建造的嶄新的崑曲劇場洋溢著節慶喜氣,到處都是中國紅的色彩和崑曲的元素。不少崑曲藝術家在前廳受邀留下自己的“金手印”;各種崑曲的衍生品也都令人耳目一新。巨大的背景墻海報和“崑曲回家”四個大字,也吸引著從天南海北趕來的觀眾在此留影,一起歡迎“崑曲回家”。和很多戲曲演出不同的是,崑曲的觀眾群整體比較年輕,雖然也有一些白髮老者,但更多的是裝扮時尚、青春洋溢的青年人,他們讓古老的藝術依然有生機勃勃的生存土壤。

  走進劇場,觀眾席400個座位座無虛席,其劇場大小特別適合近距離觀賞戲曲舞臺上的一招一式,婉轉樂曲清晰入耳,舉手投足歷歷在目。當晚演出的是上本《牡丹亭》,會聚了各崑曲院團名角。特別難得的是,由被譽為“官生魁首”的國寶級崑曲藝術家蔡正仁和香港首位獲得梅花獎的香港京昆名票旦行演員鄧宛霞這對師兄妹,時隔多年再次合作《驚夢》一折。他們二人都是崑曲大師俞振飛的弟子,上一次合作已經是30年前了,此次借中秋佳節團聚舞臺,情意濃濃。

  而最被戲迷們所期待的,是當晚最後一折《離魂》,由首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獲得者、肯尼迪藝術中心“華人藝術家終身成就獎”得主、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張繼青扮演杜麗娘,演繹的正是中秋之夜杜麗娘因相思而魂歸西去的情節。音樂響起,她還未登場,就已經贏得臺下滿堂掌聲;而當她剛一開口,唱出“世間何物似情濃,整一片斷魂心痛……”便已有觀眾感動得熱淚盈眶;待一曲如泣如訴、字字入心、聲聲動情的“集賢賓”聽完,臺下已經是唏噓一片。

  一位專門負責接送演員的司機,本是山東人,在昆山生活工作多年,以前從來沒看過崑曲,有幸趕上在現場聽到了張繼青表演的這出中秋夜壓臺戲《離魂》,這位山東大漢竟然第一次被這“水磨南音”感動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他12歲的兒子也是第一次看戲曲,竟然全神貫注看完了整場。司機大叔説:“我不太會表達,我只會説好!我也不懂戲曲,但能看得出演員表演實在太好了,我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幕後

  張繼青:中秋夜再唱“離魂”

  三年前,多年沒有彩唱登臺的國寶級崑曲藝術家張繼青,曾在“大師版”《牡丹亭》中彩唱了杜麗娘《離魂》一折,她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演唱,讓無數戲迷如同被“攝魂”一般癡迷陶醉,難以忘懷。而這一次,繼續擔任“崑曲回家——大師傳承版”《牡丹亭》總製作人的林愷最開始向張繼青發出邀請時,她是拒絕的,因為她被醫生診斷為腦梗後,身體已不如從前,就連一直熱愛的崑曲教學工作都已基本暫停。因此許多人都在猜測,這次張繼青要缺席了。可是老觀眾想念她,新觀眾癡慕她,林愷為此第二次登門拜訪。張繼青安靜地聽完林愷表述來意後,最終答應參演,中秋之夜再唱《離魂》。

  一旦接受了演出邀約,張繼青便嚴肅以待。她講究粧面、行頭,三次請來化粧師做造型;為了達到最好的表演狀態,一直保持著年輕時就養成的習慣:演出前提前三個半小時到劇場後臺,早早將粧容化好,衣服穿好,頭髮包好,鎖到府默念臺詞,提前進入狀態。而且穿上戲服,她就不會再坐下,生怕衣服弄出褶子。張繼青的好幾位學生也參與了此次演出,她們充滿敬意地看著老師所做的一切,無論臺上臺下,都有太多值得學習之處。

  柳繼雁:82歲高齡彩唱“二八”佳人

  在10月12日的演出中,以82歲高齡出演“年方二八”的杜麗娘,帶來最經典名折《遊園》的老藝術家柳繼雁(上圖),也是這次“崑曲回家——大師傳承版”《牡丹亭》最年長的一位杜麗娘。柳老一個月前剛因骨折做了手肘部手術,又因嗓音問題接受治療,但她在接到此次演出邀約後,欣然應允。排練時也是盡心盡力,一絲不茍,和年輕演員一遍又一遍地對戲、摳戲。正式演出時,她的表演娟秀閨雅,演唱溫婉多情,看不出已是耄耋老人。

  臺下的柳老非常謙遜隨和,她從下午4點開始化粧,到8點演出完之後,又繼續帶著粧、勒著頭,全副裝備足足等了1個多小時,只為滿足其他年輕演員演出完求合影的需求。她還對後臺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我年紀大了,真是給你們添麻煩了。”讓工作人員差點淚奔。執行製作王平感動地説:“本來是我們叨擾老師,老師卻如此謙遜,藝術家風範令人感動!”

  蔡正仁:探訪崑曲源頭 展望未來

  被譽為“官生魁首”的當代崑曲領軍人物蔡正仁,雖然也已年近八旬,但如今依然活躍在舞臺之上,每年都有不少場演出。這次“崑曲回家——大師傳承版”《牡丹亭》,他分別在10月4日、5日、7日演出中的《驚夢》、《幽會》、《叫畫》三齣重頭戲中扮演柳夢梅,也是演出場次最多的老藝術家。

  除了演出重任,蔡正仁此次來到昆山,還特意在昆山籍崑曲藝術家柯軍的陪同下,一起走訪了昆山的巴城鎮,尋根溯源、探訪崑曲源頭的同時,也在思索著崑曲發展的未來。蔡正仁和柯軍兩代崑曲領軍人物,一路攜手同行,邊走訪,邊暢談,熱烈地討論著崑曲的歷史、現狀和未來。2021年,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崑曲教育機構“崑曲傳習所”將迎來創建100週年紀念,同時恰逢中國共産黨建黨100週年,而且剛好也是對崑曲發展有著重大貢獻的梁辰魚誕辰500週年,以及崑曲藝術家蔡正仁80壽辰,一個恢宏偉大的計劃正在醞釀當中……

  柯軍:昆山人刻下“崑曲回家”之印

  擔任此次“崑曲回家——大師傳承版”《牡丹亭》藝術顧問的著名崑曲藝術家柯軍,本身就是昆山人。他不僅是當代崑曲名角,而且身兼多重重任:江蘇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昆山當代昆劇院董事長,同時管理著十多個院團,平時經常在國內外奔波工作,這次他也和崑曲一起“回家”了。

  柯軍的夫人龔隱雷也是崑曲名角,這對已經當了爺爺奶奶的藝術伉儷依舊情深意篤,他們説:“沒有崑曲,就沒有我們的愛情。”記者和他們私下聊天時得知,柯軍、龔隱雷青梅竹馬,自幼一同學習崑曲,但上世紀80年代末,崑曲不景氣,他們夫妻苦於沒有戲可唱,工資只有30元,無法養家糊口,龔隱雷只得在歌廳唱歌賺錢,而柯軍也只能靠在影視劇中給別人當武打替身和在酒店為遊客刻印章謀生。也正是在那時,柯軍學習了書法和篆刻。這次“崑曲回家——大師傳承版”《牡丹亭》的海報上,有一枚“崑曲回家”的印刻便是柯軍親自設計並篆刻的。“‘崑曲回家’活動以後年年都要辦”,柯軍説,“要通過‘崑曲回家’的文化活動來打造‘昆山國際崑曲文化節’的品牌。”

  本報特派記者王潤

  昆山報道J069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