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網路
天貺節是指農曆六月初六。此節起源於宋代。宋真宗趙恒是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一部天書,並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定這天為天貺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貺殿。
天貺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余。江蘇東臺縣人,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一種用麵粉摻和糖油製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説法。
還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俗諺。“紅綠”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此諺的後一句,又作“家家曬龍袍”,在揚州有個解釋,説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濕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換,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濕衣曬乾再穿,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曬龍袍”之説。
天貺節又稱“回娘家節”。漢族有一個傳説。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卿狐偃驕傲自大,氣死親家趙衰。有一年晉國遭受災害,孤偃出京城放糧,女婿想乘孤偃過生日之時,為父親報仇,殺死孤偃。女兒知道後,星夜趕回娘家報信,讓父親有個準備。孤偃放糧回城,深知自己辦了壞事,悔恨不已。他不僅不怪女婿,還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後,每年農曆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兒接回家裏,闔家團聚。後來傳到民間,逐漸成了婦女回娘家的節日,還稱為姑姑節。
女兒回娘家是經常性的,但是什麼時候能回,要看夫家能否離開,如農忙時節、節日期間,女兒要在丈夫家生活。而農曆六月農閒期間,才為女兒回娘家提供了方便條件,民諺説“六月六,請姑姑”,因此,婦女回娘家是天貺節的重要內容。此時,小孩也要跟隨母親去姥姥家,歸來時,在前額上印有紅記,作為避邪求福的標記。河南婦女回娘家時,要包餃子,敬祖先。婦女要在祖墳旁邊挖四個坑,每個坑中都放餃子,作為掃墓供品。另外,甘肅榆中在農曆六月六廟會上,求育婦女要跪在太白泉邊,從水中撈石,用紅布包好,祈求得子。
此外,在農曆六月六天貺節還有不少娛樂活動,主要是廣東地區有劃龍舟活動。在山東地區認為農曆六月六日是荷花生日,因此在節日期間賞荷、採蓮,市場上還大量出售荷花玩具。婦女、兒童還喜歡用其花汁染指甲。農曆六月六,又是民間的蟲王節。為了祈求人畜平安,生産豐收,在六月六還有不少宗教活動。例如遼寧蓋州有八臘廟會,是一種為驅蟲、祈雨的活動。北京善果寺有數羅漢活動,以占卜吉兇。山東民間在農曆六月六祭東嶽大帝神,舉行東嶽廟會。
[責任編輯: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