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裏的必有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臺灣、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誌。
早在漢代(西元前205——西元219),就有雜記記載了這樣的壯觀場面:為了祈雨,人們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龍。漸漸地,舞“龍”成為了人們表達良好祝願、祈求人壽年豐必有的形式,尤其是在喜慶的節日裏,人們更是手舞長“龍”,宣泄著歡快的情緒。
舞龍運動是指舞龍者在龍珠的引導下,手持龍具,隨鼓樂伴奏,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完成龍的遊、穿、騰、躍、翻、滾、戲、纏,組圖造型等動作和套路,充分展示龍的精,氣,神,韻等內容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上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龍”作為吉祥之物,在節慶、賀喜、祝福、驅邪、祭神、廟會等期間,都有舞“龍”的習俗。
[責任編輯:馬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