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家住山西晉中的詹女士今年春節過得很不爽,本來應該闔家團圓的春節,卻因“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習,離婚的她帶著孩子在賓館過了一個除夕。記者採訪發現,一些過年老習俗給很多人帶來了煩惱。
年俗作為一種文化需要得到傳承,否則傳統的東西就會逐漸失去。但很多年俗又是特殊時代産生的,發展到現在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要求,有些更是陋習。比如“除夕不能回娘家”,讓“常回家看看”之路充滿尷尬。
讓離婚的女兒在賓館過除夕,一方面是不人性的表現。除夕是團圓之日,一家人應當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然而受傳統陋習的影響,導致回家看望父母的離婚女兒和孩子,卻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另一方面則透露出對離婚女性的歧視,這種偏見無疑弱化了女性的社會地位,與主流價值背道而馳。
其他如“初五不能走親戚”、“春節假日賭博忙”等,有的緣于農耕時代人的認知局限和權利割裂,有的是新語境下的持續演變和惡化。
過一個文明而現代的春節,就必須進行移風易俗,對一些傳統年俗進行新的改變和革新。積極向上的要進行繼承和發揚,比如給老人的 “孝心紅包”,比如常回家看看的過節主題,比如濃濃的鄉愁等動力,都應當給予傳承;而對於一些過節的方式,比如近年來的攀比之風,大吃大喝之風,大請大送之風和日益氾濫的賭博之風,都應當對其進行整肅,用主流文化去進行改變和替代,讓過節的形式更加多元、豐富、文明、現代和精彩。
堂吉偉德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