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瀋陽獲譽“旗袍故都” 首屆旗袍國際文化節開幕

2017年09月20日 09:07: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瀋陽9月19日電 (記者 趙桂華)作為“一朝興發地、兩代帝王都”的盛京瀋陽,是旗袍開始成為清朝國家禮服的誕生地。

  9月19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領導在瀋陽市委宣傳部、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盛京1636——首屆瀋陽旗袍國際文化節”上,為瀋陽“旗袍故都”揭牌。瀋陽開始全力打造旗袍文化之都。

  實際上,在9月9日“盛京1636”旗袍文化研討會上,國內服裝業界、歷史文化學界、故宮研究以及藝術領域的一些知名專家,就圍繞旗袍服飾的源流及盛京瀋陽在旗袍文化發展史上的地位,展開深入研討,為瀋陽打造“旗袍文化之都”提供了歷史依據、學術支撐和行動指導。

  瀋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歷史學家李理指出,旗袍是中國女性的傳統服裝,由滿族女裝演變而來,因滿族曾被稱為“旗人”而得名。通常來説,旗袍服飾經歷了旗女之袍、民國旗袍、現代旗袍諸多發展階段,並以其古雅、清麗的風格,歷久彌新,在人類服裝文化史上散發著穿越時空的魅力。而作為“一朝興發地、兩代帝王都”的盛京瀋陽,正是旗袍開始成為清朝國家禮服的誕生地。

  1636年,旗人領袖、後金天聰汗皇太極在盛京舉行受尊號禮,正式稱帝,定國號為“大清”,改元為“崇德”。在討論清朝服飾時,一些滿、漢大臣多次勸説皇太極放棄旗人服飾、改用漢人服制,被皇太極拒絕。皇太極對大臣們説,“射獵者,演武之法;服制者,立國之經”,“我國家以騎射為業,衣服語言,悉遵舊制,時時練習騎射,以備武功”,並“使後世子孫遵守毋變棄祖宗之制!”

  應該説,正是由於皇太極的堅持,1636這一年,哲哲、海蘭珠、布木布泰等身著旗袍盛裝,出席了清朝後宮的冊封大典;也正是由於皇太極的堅持,從1636這一年開始,作為清朝國服的旗女之袍,從盛京鳳凰樓起步,走進北京,走向全中國,並最終成為今日旗袍的始祖。盛京1636,這是旗袍正式成為國家禮服的歷史起點。

  在當日旗袍國際文化節開幕式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瀋陽市領導共同為10位不同行業的瀋陽市旗袍推廣大使頒發證書,併為“旗袍故都”係盤扣、連文脈。同時,瀋陽故宮典藏旗袍展在故宮鳳凰樓前一側展室亮相,展示了清代後宮不同身份女性的旗袍。

  開幕式上,來自國內外的美女模特還演繹了一場精彩的時空旗袍秀,展示了旗女之袍、民國旗袍、現代旗袍每個階段之美。接下來一段時間,瀋陽還將旗袍文化圍繞舉辦各種精彩活動。

  基於瀋陽是中國旗袍故都,瀋陽將全力打造旗袍文化之都,大力弘揚旗袍文化,加快發展旗袍産業,推動瀋陽成為旗袍時尚文化的研發地和引領者,東北地區旗袍産業的集聚地和制高點,乃至世界範圍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旗袍文化和旗袍産業交流、展示中心。

  瀋陽市旗袍協會會長陶震表示,依託瀋陽作為滿清發源地的文化優勢和瀋陽作為泛東北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瀋陽將構建起旗袍産業的發展鏈條,特別是要設計出富有特色的産品,創建自己的品牌,實現旗袍的網上行銷和跨境行銷,將瀋陽打造成為旗袍的品牌領地,也將旗袍打造成瀋陽的新名片。(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