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二十二》:不仇于過往不忘于歷史

2017年09月06日 10:19:0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5日電 題:《二十二》:不仇于過往不忘于歷史

  白瀛、鄒希

  “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二十二》自8月14日上映以來,得到了大批觀眾的支援和自發推薦。這部無解説、無歷史畫面、僅有片尾音樂的紀錄片,從上映首日僅有1.5%的排片量,到成為首部票房過億的國産紀錄片,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揭開民族的創傷記憶

  《二十二》以電影開拍時活著的“慰安婦”倖存者的數量命名,以2014年中國內地倖存的22位“慰安婦”的遭遇作為大背景,以老人和其親友的口述,串聯展現出她們的生活現狀。

  影片導演郭柯説,希望影片上映後,至少能有20萬人次走進電影院看一看老人們如今的生活。

  20萬,是公開歷史資料裏曾受摧殘婦女的大致人數。二戰結束70餘年後,這一數字已經減至22人。在電影的拍攝過程中還有老人陸續離世,截至2017年8月電影上映之際,僅剩8人。

  就在影片上映前夕,海南“慰安婦”事件受害者、赴日狀告日本政府原告之一黃有良阿婆在家中去世。直到老人去世,她也沒能等到日本政府的道歉和賠償。

  “希望歷史的陣痛不會隨著22這個數字的縮減而深埋土裏。”觀眾于瑜説。一些網友通過贈票來表達對這一紀錄片的支援,喚起人們對這一創傷記憶的關注。

  《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説:“歷史的傷口一直都在,只是曾被避而不談。如果沒有《二十二》,那麼疼的一段歷史,將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消失、被遺忘。”

  用平靜回應沉痛歷史

  《二十二》著重于呈現“慰安婦”倖存者老人們的生活狀態。對於老人們所經歷的過去,本來可以有很多更具情節衝突的表現方式,但是《二十二》選了最克制的一種。

  “正式拍攝前,我也只是通過網路和新聞報道了解她們。印象中,她們以淚洗面,生活裏充滿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仇恨,但真正接觸下來才慢慢意識到,老人們都是活生生的人。”郭柯説,老人身上超出預判的東西觸動了他,比如平靜,比如堅韌。

  在影片中,山西的倖存老人陳林桃説:“希望中國和日本要一直友好,不要打仗。因為一旦打仗,會有很多人死去。”經歷了歷史的摧殘和來自家人的再次傷害後,廣西的倖存老人韋紹蘭説:“這世界真好,要留著這條命來看。”

  影片中沒有聲嘶力竭的控訴,也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只有無比的平靜,回應著沉痛的歷史。歷經磨難的老人們,以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將生命的韌性無限放大。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歷史紀念館副館長陳俊峰説,不仇于過往,不忘于歷史,這是他從這些倖存老人身上看到的一個國家對於苦難的態度。

  帶有溫度地講述國家文化

  “《二十二》最大的意義,不是電影技術的水準有多高超,而是它提醒觀眾不應該忘記戰爭帶來的罪行,不應忘記日本在中國推行性奴隸制度的真相。”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蘇智良説。

  專家指出,“慰安婦”題材牽動了中國人的兩點共鳴:對戰爭的痛恨和對戰爭受害者的同情;帶有態度與溫度地陳述國家文化,彰顯民族情結。

  影評人胡念往表示,電影講述的真實歷史對國人的拷問正是督促我們勿忘歷史的教科書,也是讓我們砥礪前行的長鳴鐘;如果不能將真正的、觸動人心的歷史記錄下來,那麼電影作為一種傳播語言是失職的。

  “希望有更多的製片人能把目光投向民族的歷史,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能走進影院,去觸摸一下戰爭的傷痕,去思考如何捍衛和平,把歷史、現在、未來,把個人、民族、國家聯繫起來看。”蘇智良説,記錄傷痛也是銘記歷史,歷史看似已逐漸遠去,但其實又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有每個人都為它做點什麼,才能讓慘痛的戰爭記憶不再重演。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