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8旬老伯50餘年收藏80多國郵品 將免費展出(圖)

2017年06月29日 09:38:34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七十二家房客》《跟蹤追擊》……小鐵盒裏裝著一大盤膠片,在八旬老伯鐘衍瀛的記憶裏,他的青春都在珠江電影製片公司裏度過,每天與老電影打交道,如今,這些膠片上的畫面保留在他用心收集的一張張郵票上。

  今年7月,300張電影主題的郵票將用相機拍下並放大尺寸進行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並配有3萬字的相關資料介紹。曾經一幕幕在老人眼前流動的影像,被凝固在小小的郵票上,飽含著老人大半生的記憶。

  年過八旬的鐘衍瀛上世紀50年代進入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在洗印車間工作,每天經手的都是一個個裝滿膠片的鐵盒,“每個鐵盒的膠片大約300米長,那時候一部普通的故事片膠片大約2000到3000米左右。洗出的底片經過加工拷貝,就會送去全國的影院發行。”鐘伯笑著説,洗印車間的工作讓他可以對每部電影先睹為快。

  工作時雙手觸碰著膠片,業餘時間他的雙手則拿起一張張花花綠綠的郵票,作為集郵愛好者,當時鐘伯尚未想過這兩者之間會有怎樣的聯繫。“後來又負責電影技術鑒定,每天的工作就是看足8小時影片,看底片是否出了問題,有沒有需要修補的地方。”鐘伯告訴記者,工作時“看電影”和平日大不一樣。兩個螢幕同時放著兩部影片,他要找出畫面是否閃動、劇情是否有缺失錯漏。

  “發現喜歡的電影竟然印在郵票上時,那種心情真是難以言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愛好集郵又熱愛電影廠的他定下了收集電影主題郵集的目標。

  花費20年蒐集電影主題郵品

  二十多年的沉澱,凝結成老人手中的這本電影主題郵集——足足80頁的《光與影的藝術》。郵集背後是他年輕時泡電影資料館、圖書館的身影,從電影的誕生、默片、有聲電影到電影與人類的關係,鐘伯列出詳細的脈絡提綱,並分門別類蒐集郵品。

  郵集第一頁貼有與皮影戲相關的郵票,“因為皮影戲的藝術基礎和電影一樣,也是光與影。”作為一名整天窩在工作室裏的普通員工,鐘伯的電影知識全靠平日積累,白天摸膠片,晚上摸書本,許多電影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被記錄在小小的郵票上。最終他收集了80余個國家的500多張郵品,包括郵票、首日封、紀念封、郵資封等。

  值得一提的是,郵集中收藏著全世界第一張與電影有關的主題郵票,這張郵票于1944年由美國發行,紀念電影誕生50週年,“郵票的主圖是一群士兵在叢林下觀看電影,之後發行電影題材郵票的國家和內容漸漸地越來越多。”鐘伯介紹。

  集郵愛好者:先看“顏值” 再挑主題

  回憶當年,鐘伯經常泡在海珠路、應元路的“郵市”裏淘貨,那時廣州老城區的街邊也經常有擺攤賣郵票的人,鐘伯小時候看的《攻克柏林》《亂世佳人》都先後出現在郵票上。“我本人在珠影工作了40年,後來又收藏了紀念珠江電影廠建廠五十週年的紀念郵票,這是一個奇妙的緣分。”鐘伯告訴記者,起初集郵者大多都是只看“顏值”,花花綠綠的小紙片,就足以讓人心情愉悅,慢慢大家才根據各自喜好尋找愛好的主題。

  “攝影師和我在珠影搭了一個棚,選出我收藏的300張郵品進行拍攝和後期放大,並舉辦一個免費的展覽,有興趣的街坊都可以來看。”鐘伯説,“這個展覽有趣的地方在於展出的並不是真實的郵票,卻充滿了我的集郵記憶,也記錄著世界電影史的歷程。”

  據了解,翻拍300張老郵票的工作持續了五六天時間,並配有三萬字的文字資料説明,展覽將於本月30日在珠影離退休活動中心的“文化長廊”內展出。

  合上厚厚的郵集,鐘衍瀛有些動情地説:“第一部留聲機、第一部有聲電影、第一張電影主題郵票,當年為了收集資料和郵品,有太多回憶。年輕時眼前曾流動的一幕幕畫面,現在凝固成一枚枚小小的郵票了。”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