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5月27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27日從天津大劇院獲悉,首屆天津曹禺國際戲劇節終極大戲——北京人藝根據著名作家陳忠實的小説《白鹿原》而改編的同名話劇6月1—5日將在天津大劇院隆重首演。編劇孟冰根據自己豐富的舞臺創作經驗,將這部長篇巨作中橫跨半個世紀的眾多歷史事件通過舞臺呈現,重點刻畫了白嘉軒(濮存昕飾)、鹿子霖(郭達飾)、田小娥(盧芳飾)等幾個舞臺形象,緊緊圍繞白、鹿兩家的歷史命運敘述故事,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很強的震撼力。
白鹿原住著兩大家族:白家和鹿家,故事也由白嘉軒巧取鹿子霖的風水寶地開始講起——惡施美人計、孝子為匪、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在白鹿原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個人都在掙扎著活:白嘉軒挺直腰桿過日子,以德報怨,心存仁義,拿得起放得下;鹿子霖,一輩子都在尋求“平衡”,他能忍,但放不下,秋後算賬是他的求生之道;田小娥,擁有著被蒼天眷顧的美,她要的無外乎是身子和心都有個著落,這著落在她看來是“月”,可她終究不是嫦娥,奔不到月……就是這樣一群人,活得清醒、現實,用厚厚的腳底板踩在黃土地上,都想扎紮實實留下點兒什麼,可任你怎麼掙扎,也沒法改變那一早兒就被大時代收買了的命運。就像那句臺詞講的,“這個時代裏,真話就是瘋話”,讓人心疼的無奈,清醒終讓人絕望。
全明星的團隊
2006年,北京人藝話劇《白鹿原》在首都劇場盛大首演。時隔7年,復排版依舊保留了首演的大部分陣容,從主創到主演,可謂是徹徹底底的“全明星團隊”。其中,孟冰為編劇,林兆華、李六乙為導演,濮存昕、郭達、盧芳領銜主演,而天津籍演員王欣雨則扮演白嘉軒的女兒白靈。
由於原著是一部長達50萬字的小説,如何把它搬到舞臺上變成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對此,編劇孟冰坦言:“小説《白鹿原》是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代表著當代中國最高的文學成就,把這樣的文學作品搬上舞臺需要勇氣。如果改編得好,是小説原著好;如果不好,則是編者的罪過。如果話劇《白鹿原》中的人物能夠用他們的性格、語言、命運……創造出一種情境,使觀眾對小説的精神實質有所感悟,便是我的奢望。”
濮存昕、郭達互飚陜西話
“這是一部表現陜西關中漢子氣質的戲劇,如果一開口就是京腔兒,感覺是不對的。”即使一直遭到質疑,林兆華始終堅持己見,他以為陳忠實原作文本中充滿了渭河平原鄉間特有的表達,尤以人物對白為甚,若離了當地方言,那份生動與鮮活便不復存在。
《白鹿原》中,白嘉軒的扮演者濮存昕與鹿子霖的扮演者郭達是最重要的角色。採訪中,郭達舉手向濮存昕致意:“我要代表陜西人民向北京人藝致敬!”郭達説:“濮存昕讓我特別感動,你們看他的演出本,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臺詞的聲調。每句臺詞的邏輯重音在哪兒、語調是否正確,每天都在不斷地推敲。”
對於最犯難的陜西話,濮存昕著實下了一番工夫。郭達説在所有人中濮存昕扮演的白嘉軒臺詞最多,這對於説慣了“京味兒”的人來説無異於講外語。和2006年首演時相比,濮存昕認為這一次他顯得更為從容,以前是在尋找人物,尋找狀態,而現在當初的慌促沒有了,人物也就塑造得更深刻了。
作為他為特邀演員參加北京人藝《白鹿原》的演出,郭達這位地地道道的陜西人表示,雖然在語言上沒有問題,但他等待和《白鹿原》的“會面”已經好多年了。“我看著《白鹿原》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心裏特別高興,心想我自己是陜西人,他們拍戲總會找到我頭上來吧。可是他們都沒來找我,讓我很意外。”
與北京人藝合作,正中郭達下懷,但也經歷了一個磨合的過程。“人藝排練的方式和總政不大一樣。總政像上班一樣每天朝九晚五,人藝卻是從下午抻到夜裏。我一開始真不大適應,後來發現林兆華導演是集中演員的最佳狀態在同一時間內爆發,效率非常高。我白天在排練廳裏花心思設計一些小道具,後來發現都用不上,林兆華導演總有很多讓人驚喜的點子。”
老腔營造史詩氣氛
導演林兆華説:“排演《白鹿原》難度很大,並不是技術和場次問題,而是我們自身,從基因來説就是和劇本的距離太遠。最初沒有想請陜西老腔參加演出,我們想到的是作曲,但效果不令人滿意。通過幾次到西安,到農村去體驗生活,當聽到起源於西漢,由駐華山地區糧倉守衛軍自娛自樂而産生的老腔説唱,後來傳至民間流傳至今,聽到當地“自樂班”的農家唱才有了這個想法。他們的作用絕不僅僅是敘述方式和情緒渲染層面的,而是關係到總體結構的。沒有他們,這齣戲的史詩感就會出問題。”
《白鹿原》一開場即由一群秦腔藝人吹拉彈唱,他們近乎瘋狂似的表演,加上精雕細琢的環境,一下把觀眾拉進了陜北的白鹿原。整部劇中,所有演員都以純正濃郁的陜北方言表演,背景音樂則採用秦腔和老腔。自始至終時時響起讓人撕心裂肺的秦腔,聽似突兀,實則與劇情相契相合。劇情每發展一步,若少了一段秦腔,劇情似乎無法演繹到淋漓盡致的地步。話劇的結尾如開場一樣,一群秦腔藝人歇斯底里的吼唱,老腔則如泣如訴似告訴觀眾這生命的輪迴並未結束。正因此,評論家解璽璋認為:老腔的發現和使用,是話劇《白鹿原》的神來之筆。(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