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講述“活著的”哲學

2017年01月20日 08:47:07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周飛亞

  哲學是個啥?

  一提到這個詞,我們腦海中首先閃過的是一大堆人名和他們的學説:從尼采、康得、叔本華到馬克思,或是從老莊、孔孟到朱熹乃至王陽明……不知從何時起,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哲學”的內涵已經被偷偷地替換為了“哲學史”。卻可能獨獨忘了:哲學,原本只是每個人對世界與自身的好奇追問。

  不僅如此,在大學的哲學系,大部分課程也都是在學習先賢的理論——這些大哲學家的成果,當然包含了最傑出的智慧,但無非也是當時的人們對所處世界的認識和思考,並且多多少少受限於時代。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也正在繼續著同樣的思考。

  在《我是誰?如果有我,有幾個我?》一書的作者理查德·普列斯特看來,這種與現實相聯繫的思考才是哲學的本質,是“活著的”哲學,是整個哲學世界中最新鮮、最有生機和最具價值的部分,而不僅僅是過去那些傑出頭腦留下的“思想的化石”。

  理查德一直對這類思考非常著迷,正是這種癡迷使他進入德國科隆大學哲學系,一直念到博士畢業。然而,入學以後,他一度感到非常失望。因為他發現,作為一門學科的哲學,已經陷入了一種“刻意造作的自我設限”:

  “當我的教授們在根據康得和黑格爾的理論解釋‘人的意識’時,與他們僅隔800米的醫院裏,同事們正在對腦傷病患者進行最有教學價值的示範性實驗。短短800米在一所大學裏卻可以説是非常遙遠的距離,因為兩邊的教授們活在完全不同的星球上。”

  哲學、心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的知識如何在“意識”這個概念上相互協調?它們是彼此阻礙,還是取長補短?有沒有一個“我”存在?什麼是感覺?什麼是記憶?這些最有趣的問題,完全不在哲學系的教學計劃之中。這種情況,在當今學院式哲學教育裏普遍存在。

  然而,哲學並非歷史的學科。我們當然有保存遺産的義務,應該不斷重訪“精神生活的古跡”並對它們適時加以修整。但是,與當代的哲學相比,“迷戀過往的哲學”在學院機制裏還是過度處於主導地位了。

  與當下的脫節,使哲學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崇高地位”。過去,人們大多認同:在最終極的追求上,科學與哲學殊途同歸,兩者是琴瑟和鳴、互相促進的。科學家們在探究世界本源時,也時常會有哲學式的思考和感嘆。然而近代以來,哲學的發展開始落後於時代,至少在認識世界與自我這個層面上,哲學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也缺乏新意。這種情況至今仍沒有太大的改變。

  因此,理查德決定寫一本書,將“過往的哲學”與“當代的哲學”結合起來。於是有了這本《我是誰?如果有我,有幾個我?》。

  在書中,理查德列出了人人都曾思考過或感興趣的問題,比如——“我們為什麼幫助別人?”“何謂真理?”“可以對人進行複製嗎?”“道德是與生俱來的嗎?”“應該允許安樂死嗎?”等。他梳理了哲學史上關於這些問題的認識,並引入了其他學科——尤其是腦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此為工具,探討了人的認知、倫理、信仰、自由和愛的意義這些在人的生命中必然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書中夾雜著生動的小故事,有著名哲學家的逸聞趣事,有哲學史上的經典思想實驗,也有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在介紹前人理論時也做到了深入淺出,避免了哲學論述中常有的艱深晦澀。

  這本書推出後,大受歡迎,成為德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蟬聯16周的銷售冠軍。

  通過這本書,理查德想告訴我們:

  哲學並非化石,哲學“活”在當下。哲學問題本來就是從知識的追求及日常生活所引發出來的,哲學的歷史也曾是時尚和當代的精神潮流、被遺忘或壓抑的知識以及許多嶄新嘗試的歷史。

  而這本書的成功,我想就是最好的證明。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