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透過符號認識文明史——讀《符號中的歷史》

2017年01月19日 08:28:0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書名:《符號中的歷史》

  作者:(英)薩拉·巴特利特

  譯者:范明瑛、王敏雯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文/鄭渝川

  符號是人類歷史與文化的重要注腳。對照宇宙、地球的發展歷程,迄今為止的人類文明史僅僅算得上是短暫的一瞬。但無論這一瞬是1萬年,還是稍長的幾萬年,散佈在全球各地的人類在不同歷史時期都留下了豐富的符號,表達著具體人群或者個人對於宇宙、生命的理解與想像。

  今天的人們會注意到,在真正意義上的貿易和文化全球化之前,每過一段時期,符號的形式和含義就會發生改變,以至於我們對於哪怕是幾百年前的文化符號的理解,也常常是不充分的。我們不得不驚嘆于一萬年前、幾千年前、幾百年前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先人們,所擁有的卓絕洞察力和想像力,以及將自然世界和早期社會世界發生的現象投射到想像世界的創作水準。

  我們看到的這本《符號中的歷史》,由《時尚》、《國家地理》專欄作家薩拉·巴特利特匯集了人類文明史上各時代、各地區的傑出文化藝術作品,包括圖案、塑像、物件等,詳細講解了這些作品的起源,從歷史、文化、神話、宗教等層面探討了這些作品作為特殊文化符號的意義。《符號中的歷史》這本書有助於讀者系統的了解不同文明的發育歷程,感知特殊文化符號産生及演化背後的文明狀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書作者不僅依照古希臘-古羅馬-歐美世界的西方文明主線,收錄並解析了相應的文化符號,也收入了古代中國、日本、印度、美洲文明、俄羅斯等文明區域的文化符號,引介了這些區域的文明成果,盡可能做到不偏不倚。

  全書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呈現人類早期文明受到動植物或山川景色啟發,而直接轉化産生的文化符號。在第二部分中,讀者將了解到不同文明的早期神話傳説、宗教信仰而相關的文化符號。第三部分探討符號與編碼系統,包括神秘數字、神聖幾何圖案、曼陀羅等。第四部分揭示占星學、東方的風水等神秘世界的文化符號。

  文明發軔之初,人類文明的主要文化符號(記號、圖形及相應轉化的物件),多取自於自然世界。法國阿爾代什省的肖維岩洞發現的維納斯圖,通常認為可追溯到西元前30000年前,其中包含蝴蝶或鳥的圖案。非洲、澳大利亞等區域的早期神話傳説中,均出現了彩虹蛇的形象,有趣的是,在同期甚至更晚的其他文明區域,神話傳説中都能找到蛇身神。而在西元前2000年之前的千百年來裏,古代埃及涌現出獅身人、聖甲蟲等文明符號。鳥類被賦予神秘寓意,這在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和世界其他不少地方,都能找到對應的版本。

  隨著文明進展,在分別距今3000-4000年之前,世界不同地區都普遍發展出融合了神秘傳説、神話故事的宗教,這也極大的影響了人類社會的文化符號。更早以前的神祇,已經突破了自然狀態、動植物變形的符號形象,開始類似於人的形態,並具備人格。法國韋澤爾谷出土的新月女神雕像,據探查能夠追溯到西元前22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西元前2000年前後,已經有了一連串的神祇形象,包括暴風之神阿達德、蒼天神安努、抄錄與寫作之神那布。赫爾墨斯石碑被認為最早置於西元前1300年的希臘地區,這一時期的希臘人熱衷將奧利匹斯山的眾神雕刻為石像。阿富汗畢馬蘭出土的光環,是古代犍陀羅國所出,同期的中亞許多地方,都流傳著襖教,許多文化寓意甚至具體的文化藝術形態後來被其他宗教所吸收。書中也談到了中國西元2-10世紀逐漸完善形成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説,及古代印度的眾神體系。

  這本書第三部分談到的符號和系統,是世界許多地方的泛化的多神教過渡到一神教體系,而重新形成的價值體系,並因此促成了各種語言文字系統的完善。書中談到了中國的《易經》、漢語言文字、道家二元理論的象徵(陰陽)、洛書,蘇美爾的楔形文字,印度的梵文,埃及的象形文字,再轉入探討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伴隨著宗教、神話的演化發展,科學系統的完善。這一章的內容豐富多樣,也確證了古代文明成果的多樣化特徵,從最早出現於今天的約旦地區的所羅門之結,到埃及誕生的生命之花,再到印度的脈輪、印度尼西亞的曼陀羅,等等,都證明世界不同文明對於人類文明史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都證明不同文明都擁有著驚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全書的第四部分,讀者將通過一系列不同形態而各具特色的符號象徵系統,檢閱人類文明史上出現過的神秘世界理論。從占星學到塔羅牌,從密教法術到古代東方的風水學,這些被很多人認定為愚昧迷信的代名詞符號,代表著不同時期人們對於世界和生命規律的認知,儘管其中充斥著荒誕不經的元素,但人們也發現當中確實包含著天文學、物理學、建築學、醫學等後來才被細分學科的規律認知。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