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論文集 多維度呈現口述歷史行業現狀

2017年01月03日 09:11:21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書名:《口述歷史在中國(第一輯):多元化視角與運用》

  叢書主編:丁俊傑

  本輯主編:林卉 劉英力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9月

  定價:58.00

  書號:978-7-5495-8920-3

  口述歷史在中國

  丁俊傑

  2012年2月,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國最大的口述歷史機構誕生。這個團隊的主體是崔永元老師從2002年就開始培養的資深團隊,經過四年多的再發展,愈加壯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同見證了口述歷史概念在中國的初步普及,以及口述歷史行業在中國的多層次並榮。

  此前的十年時間裏,崔永元口述歷史團隊以經驗豐富的口述歷史訪談、資料整理和保護及紀錄片製作而著稱。在“與時間賽跑”的責任感驅使下,他們共積累了四千余人次、百萬分鐘的口述歷史影像資料,並出品了《電影傳奇》《我的抗戰》《我和我的祖國》等廣為公眾熟知的紀錄片作品。但成為一所大學的組成部分之後,下一步發展方向是什麼,如何在保持以往優勢的同時也服務於教學和研究,如何進一步促進口述歷史在中國的學科建設,如何利用高校這一載體實現學術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成為新的問題。

  “口述歷史在中國”項目就是我們為此所做的嘗試,旨在搭建一個口述歷史行業的國際交流平臺,探索口述歷史多元、開放的未來之路。自2014年秋天開始,中心成立專門的策劃組,廣泛集結國內外口述歷史資深研究者和實踐者資源,開展了“口述歷史在中國”系列活動,內容包括口述歷史相關的人物採訪、學術講座、工作坊、高校聯盟、國際研習營、國際研討會等。

  項目開展至今,完成的口述歷史領域人物採訪已涵蓋北美、歐洲、非洲、亞洲特別是中國(含港澳臺地區),包括國際口述歷史協會時任主席英迪拉-喬杜裏(Indira Chowdhury)、美國口述歷史協會當選主席道格-博伊德(Doug Boyd)、德國著名公共史學家亞歷山大-范-柏拉圖(Alexander Von Plato)、大英圖書館口述歷史館長羅伯特-珀克斯(Robert Perks)、捷克口述歷史協會前會長麥羅斯洛夫-瓦內克(Miroslov Vanek)、國際口述歷史協會南非區代表克裏斯蒂娜-蘭德曼(Christina Landman)、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女性口述史專家瑪格麗特-茱莉(Margaretta Jolly)等;學術講座以每月一到兩場的頻率,推出國內這一領域的專家學者觀點、典型案例解析、獨特經驗分享,多角度多維度展示該領域現狀,至今已有幾十位專家學者出席;口述歷史工作坊採取主辦或聯合主辦的形式,分別於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多次舉行,受眾從年輕學生到退休的老人,共同搭建起口述歷史與公眾傳播之間的橋梁;高校聯盟以社團為基點集結了大批青年師生,與各高校聯合開展口述歷史活動,讓口述歷史走進校園。

  口述歷史國際周是這一活動每年年底的重頭戲,由國際口述歷史專家講座、口述歷史國際研習營、國際口述歷史同人交流會、口述歷史國際研討會等多個版塊組成。其中,國際研習營和國際研討會更是憑藉嚴格的遴選機制為口述歷史行業精英提供了交流平臺。

  首屆“口述歷史在中國”國際研討會于2015年12月12-13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現在-未來——口述歷史領域觀察與思考”,由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崔永元公益基金和中國傳媒大學教育基金會特別支援,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韓國、加拿大、新加坡、中國口述歷史領域的幾十位專家學者參會,共同對當前口述歷史領域突出問題進行探討。

  此次會議共收到論文40多篇,內容涉及口述歷史相關理論問題、口述歷史在多領域的實踐與應用、口述歷史事業的發展等多個方面。

  口述歷史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口述歷史的學科定位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國口述歷史的發展態勢及走向。王宇英認為應該將口述歷史納入公共史學的範疇進行學科建設的考量;張錦從檔案學的角度分析,認為口述歷史實踐本體作為一種視聽檔案實踐屬於檔案學的核心研究領域;鄧耀榮探討了口述歷史訪談過程中的多語言使用的問題;趙雪則以口述歷史訪談的文本為語料做了語言學分析。其次是口述歷史涉及的道德和倫理問題,楊祥銀對美國口述歷史的倫理審查機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李慧波根據自己的口述歷史實踐給出了對策和建議。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