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小鎮青年的文學夢

2016年12月07日 08:52:42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情史失蹤者》 阿乙 譯林出版社

  夏麗檸

  2016年,阿乙的最新短篇小說集《情史失蹤者》出版了,收錄了他在2013至2015年間創作的八篇小說。如今,阿乙已經蛻變成華語小說承上啟下的中間代。

  然而,紛沓至來的榮譽是否真正改變了阿乙的生活?答案是否定的。從他的小說里就可以知道,他仍然沉溺于小鎮生活。他對那里的生活氛圍、人性優劣和道德標準了如指掌。盡管在本書里,他從原有的“小鎮、死亡和荒誕”的主題向外延伸了一點點,嘗試寫些都市生活。比如本書中的《作家的敵人》寫的就是一位青年作家在文學圈里的局促與老年作家的遲暮。

  令讀者中意或者說熱血沸騰的仍然是他寫的小鎮生活。就像開篇的《肥鴨》和收尾的《對人世的懷念》。它們都卷裹著荒誕向外散發死亡的氣息。可這氣味,讓人的嗅覺產生莫名的興奮。這就是阿乙小說的魅力,他不造夢。敘事的真實性反而成就了人生里的勇敢。他在《肥鴨》里寫道:“這是她們的日課,是對荒涼生活的一種抵抗。”一個祖母與孫女輪回報復的故事,在阿乙筆下,我們見識了最淺薄的人性,以及面對生死的冷靜。

  曾經做過一年半民警的阿乙,對死亡毫不陌生。但真正讓他熟識死亡的,反而是自己病魔纏身的窘境。常年高強度的寫作帶給他巨大的窒息感,導致他的免疫係統出了問題。因為大量服有激素,那個瘦弱帥氣的年輕人,像面包一樣發起福來。隨筆集《陽光猛烈,萬物顯形》收錄了他的病中瑣記。讀阿乙是有竅門的,有心的讀者可以將書中的某些細節拼湊起來,你一定能得到一個現實生活中的阿乙。

  阿乙的成功承載了許多小鎮青年的文學夢。他毫不避諱地在小說里使用自己的“業余”手法。甚至還不斷地做些顛覆學院派的創新。讀過阿乙的小說,你會被人人都能創作的衝動所激發。因為你可以看到他模倣博爾赫斯和馬爾克斯的痕跡。甚至有讀者指出,被譽為阿乙最得意的長篇小說《下面,我該幹什麼了》是模倣加繆的存在主義小說《局外人》。可是,阿乙自己居然同意這種評價。他對于寫作的真誠,是一位優秀寫作者最樸素的品質。

  如果說小鎮是他的根,那麼都市便為他提供了空氣和水源。但願,在喧囂的都市里,他的小鎮能發芽舒展,成為感動一代人的“荒誕”紀事。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