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野芒坡》:寫給每個人的心靈手冊

2016年11月29日 08:54:44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徐馨

  殷健靈的寫作,從內容上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如“甜心小米”系列和《安安》,主要是對童年的梳理與再現,是某一特定年齡段的橫切面;一類是如《紙人》《少年夏之秋》《野芒坡》,是縱向的擺錘,探測的是一個人從懵懂的童年、少年到初諳世事的成年人的心靈成長。

  其文學創作,在我有限的閱讀中,呈現出一種特質:詩性。詩性體現在兩個層面。其一,不追求故事情節的戲劇性,重在“剝洋蔥”式的對人物內心的展示;其二,追求美以及呈現美,小説呈現出散文化寫作的特點。

  新近出版的《野芒坡》(天天出版社),就是一本詩性的心靈成長小説。同是表現少年的成長,並且都以上海本土真實的歷史事件為素材,《野芒坡》中主人公的成長,要比《少年夏之秋》內化和深刻;同是表現內心的磨礪,又比專注女性心理與生理的《紙人》更有普適性,乃至具有一種哲學意味。

  主人公幼安被遺棄,進入了教會背景的收容院和“男子成長學院”。幼安在收容院中度過的童年尾聲,繼續了殷健靈以往寫作中對愛、溫暖與平和的追崇,小説中幾位悉心照料孤兒的嬤嬤,是這種情感追求的具體外化。小説的主體,發生在位於野芒坡上的“男子成長學院”:在收容院里長到12歲的男孩,會被一葉葦舟送到野芒坡,習得一技之長,以此安身立命。幼安心靈成長最重要的階段,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野芒坡》是一個隱喻的世界,這是它與作者此前的成長小説最大的不同。幼安在野芒坡有兩個親密朋友:若瑟和菊生,分別代表著兩種人生精神向度,前者在精神上皈依宗教神學,後者在世俗的工匠技藝中安放身心。少年幼安的痛苦,在於他不屬於這兩大被世俗認可的群體的任何一個。經歷了挫折、迷茫和混沌,幼安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歸屬與人生價值——藝術的創造。

  《野芒坡》中的幾個主要人物,都是主人公在精神地圖上的嚮導。這讓我想到美國作家伊麗莎白·吉爾伯特的自傳體小説《愛,美食和祈禱》,“如果有心,每一個在你生活中出現的人,都是你的導師。”同樣以修道院為背景、關注內在精神世界的作品還有黑塞的《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如果説《野芒坡》是初春小雨,《納爾齊斯和歌爾德蒙》就是夏季的疾風驟雨乃至一年四季的景觀。幼安是歌爾德蒙的少年版,早于幼安看到他的藝術創造力的若瑟,願意支援幼安的修道院院長安仁齋,在某種程度上則可以説是他的納爾齊斯。

  優秀的兒童文藝創作者,不會“輕視”少年兒童,也不會把自己的受眾局限在少兒這一群體中。幼安對自我身份的認同,對自我價值的思考、試錯、發現和堅持,每一個有自覺精神追求的人對此都會産生共鳴。甚至可以説,幼安幸運地在他的少年時代,就完成了許多人一生都沒有完成的自我認識與定位。

  當前兒童文學創作與出版的繁榮有目共睹,題材和創作手法豐富,數量龐大。殷健靈寫作的獨特價值,在於她對未成年人心靈成長的關注與再現,在於她以寫作的方式分享她最為內在的人生體驗和思考。《野芒坡》是一本潤物無聲的心靈成長手冊,對於早慧的、已經開始在精神向度上自我探尋的少年讀者來説,應該可以成為他們的“秘密朋友”。

  而對於當前這個蛋糕龐大的兒童文學創作與出版業態來説,《野芒坡》的價值,在於再次發出這樣的創作觀:兒童文學寫作,不僅不應是“俯就”的姿態,而且應以更加純粹的心性,面對人生最初的靈魂,以經歷了淬煉但沒被完全世俗化的心智告訴孩子們:成長,其實是一生的作業;成長,更多時候是一個人內心世界裏的一場場廝殺。

  向著有光亮的那一方,向著美,這是我們唯一能夠堅定不移地告訴孩子的事。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