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青春,叫作戰火紛飛、家園破碎。人與時代的相遇,一向讓人唏噓感慨。本書聚焦于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葉遠赴海外留學的青年知識分子,關注在時潮衝擊、裹脅下的個人命運。
作者曾任香港商務印書館總編輯,在寫作上,既著重寫以普通人生活經歷為核心的“真正的歷史”,亦不忘以滾滾向前的時代大潮流為呼應,全書涉及300余位民國名人,大開大闔的佈局謀篇,堪稱《南渡北歸》之前傳。
這一部留學史,有半部是清末民國政治史,還有半部,是平民求救國、求前途的艱難打拼。
【書籍資訊】
書名:大留學潮
著 者:張倩儀
書 號:978-7-5502-8526-2
出 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後浪出版公司
印 次:2016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價:60.00元
著者簡介
張倩儀,資深出版人及作家,曾任香港商務印書館總編輯、香港出版學會副會長,曾遊學日本及美國,主持《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卷、《敦煌石窟全集》26卷、《中華文明傳真》10卷的出版工作,著有《魏晉南北升天圖研究》《西行找中國》《再見童年》等書,以文學、歷史、藝術的比較研究見長,在近年來針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寫作中,特別著重寫以普通人生活經歷為核心的“真正的歷史”。
內容簡介
在民國,留學還遠未像今天這般大眾化。因為資格難得,當年的留學生裏出了不少像蔡元培、魯迅、胡適、錢三強、湯佩松、林風眠這樣的大師級人物。留學前後,這些一時之選的青年才俊人生經驗尚少,在籌集學旅費、適應海外生活及規劃個人未來時鬧出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笑話。
可是,作者苦心鉤沉無數史料,再現大留學潮,實在另有一番深意。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一直處於向近現代化轉型的階段,大留學潮恰是這段近代史的一個切片,聚焦于幾代中國青年知識精英。他們求學海外時有過迷茫、委屈,甚至因不同的道路選擇而爆發過紛爭,而許多人歸國後的切實工作成了舊中國不斷前行的動力。
談及人與時代的相遇,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歷來是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本書另辟蹊徑,以小見大,以大量細節呈現了一幅中國近現代留學圖景,引領我們再次回顧中國近代知識分子在動蕩歲月裏的青春夢想。
【前 言】
“三千年未有的變局”裏,掀起三千年未有的留學潮。
這是一次主動追求的西潮,寄託著一個古老民族對前途的熱望。日本為求迅速維新,也曾經留學以求西法,中國的留學卻一波三折,延續半個世紀,數以十萬青年學生離鄉別井,遠渡重洋。
今天的中國人世界,仍然熱衷留學。中國成為世界上輸出學生的第一大國,一年裏去留學的人數,就比本書所寫的半個世紀多兩三倍。
那20 世紀上半期的大留學潮,對我們還有參考價值嗎?
留學成為大潮,始於中國敗于日本後,以官派留學為國策,延續到1950 年代初政治狂瀾逐漸平伏,留學生或回國或留居為止。其中20 世紀頭30 年,真可謂“高潮疊起”,留日、留美、留法、留蘇,峰迴路轉。當年一部留學史,有半部是清末民國政治史,還有半部,是平民求救國、求前途的艱難打拼,裏面有熱情,也有功利。出去的人固然艱辛備嘗,留下來的,原來也同生共死。
比起日本,近代中國的留學花費大,時間長。對這個留學大時代,有人抨擊,亦有人謳歌不已,而大部分人並沒有真切的認識。一講到近代留學,大家就聚焦在更早的幼童留美計劃,許多文化人為這計劃中輟而扼腕。然而比起那120個幼童的經歷,這大留學潮涉及的人數超過千百倍,有更多可歌可泣的人生起落。可是,正因為規模大,枝節多,所以現在寫它的人少。縱有,也是寫個別故事或片段時間的多,描寫全線的少;作學術研究的多,供閱讀的幾乎沒有。
回想當年,這留學潮是炙手可熱的題目,留學生自己就寫了兩本暢銷小説,分別寫留日和留歐。一本是揭黑幕式的通俗作品《留東外史》,一本是才子文學家的手筆《圍城》,都不忘調侃留學生的窩囊,甚至墮落。
《大留學潮》是承接1997年出版、描述西風東漸下兒童成長環境變遷的《另一種童年的告別》。我把它們視如相續,是中國在文化轉折的關鍵時刻,留下的3 個深刻足印──成長環境的丕變、追求新知的留學,以及關乎民族存亡的抗日戰爭。我想透過身在其中者的描述,以勾勒一個古老民族,面對巨變的連番掙扎,和人心的震顫騷動。這三部曲中,抗日準備過材料,未及動筆。
由於激起中國大變的元素,不能無視外因,因此有一陣,我移心外國,想比較亞洲不同的古老文化,對歐風席捲有什麼反應。以孫中山、甘地、凱末爾、福澤諭吉等政治家、思想家的自述,作一點對比。草草披覽材料,我知道追尋這個問題,遠超出我的體能極限。
其實寫留學亦不容易。比起“童年”一書,《大留學潮》是寫共見不易,寫新見更難的局面。共見少,因為當年留學的地方多、時間長,留學生之間不易有共同的經驗。新見難,因為研究留學的書汗牛充棟。在取材上,如果寫留學的生活細節,易瑣碎而無深意,不似童年鄉土生活,順手拈來,都有趣味。更何況留學事業後來捲入政見及意氣之爭,頗為激烈,看當事人自述,要排除互詆及自捧的地方。留學生的爭端與世界潮流亦大有關係,要放到世界思潮等諸多背景上考慮,才可見到底因的一二。難關千百,頗費躊躕,獨學時常畏難,更況這是一條孤獨而狹窄的路。
猶記得寫童年書,曾覺得中國女性很可憐;及至寫留學,又覺得中國人很可憐。生於可憐之世,而奮鬥不懈,是可敬的。留學救國的成敗未來還會爭議,但大浪淘沙之下,許多動人的努力,不應該任由時間埋沒。
一個清華留美的優異學生,回國後遇上文革等種種政治運動,記者問他作何感想。留學生説:“這就是歷史、人生,是一個國家歷史的自然演變過程。任何人,包括興風作浪者都不能主宰它的總趨勢。我們只能夠,也應當為幾千年來的民族文化遺産遭劫,一個偉大、古老民族所遭受的損失和停滯而悲傷。至於個人的遭遇則是渺小的。比起多少相同的人不幸的命運,我還應當説是很幸運的。”
這番話,略為調整,也大可用來總括留學大潮。
但願新的留學潮,不必蹈前人艱難的步履。
與童年書一樣,我雖然力求嚴謹,但這本書不是學術書,為了較為流暢易讀,有時夾引夾述,未必按引文格式的要求,甚至不用引號,以便把部分原文是文言的引文改得淺近些,以方便今天較少機會讀古文的讀者。不過本書範圍甚大,個人已沒有精力把文字梳理到清暢好讀,希望讀者能體諒。個人所知也有限,書中不免有疏漏未全、數據訛誤、評斷失準的地方,尚望方家指正。
寫作童年書的靈感得自工作中受陳萬雄先生啟發,本書與童年書為一脈,因此亦須大力感謝陳先生。此外,承留法勤工儉學紀念館、卞昭波(Canta Pian)女士、鄭啟明兄,以及馬慶洲、汪家明等先生,霍玉貞女士並眾多好友協助蒐集及授權使用照片;在收尾階段已疲不能興的時候,獲徐志宇師兄仗義幫忙整理格式,譚汝謙教授、尚未謀面的錢靜遠同學、久未見面的伍尚沛同學協助越洋追查確認數據,使本書得以完成,謹此一併致謝。
出版後記
《大留學潮》一書蒐羅了近300 位親歷者的歷史回憶,以真實、完備的細節再現傳統中國向西方取經的曲折歷程。這一過程自清末起一直延續至今天,歷經一個多世紀,牽涉到廣大中國前後幾代青年,留學人數總計不下數十萬人,本書雖然只介紹到新中國誕生的前半段,但將其稱之為潮,仍是再貼切不過的。
教育之於一個國家的意義,勿庸贅言。大留學潮在中國的興起正是為了模倣日本維新的成功故事,汲取西方文明、培養本國精英以扭轉國運,從而擺脫19 世紀中葉以來落後挨打、掙扎求存的可悲處境。然而,恰如大多數人愛追問的,日本維新30 年而致成功,中國的轉型之路卻為何走得這般艱難多舛?這問題很大,很重要,但牽涉太廣,背景太深,因而又難於回答。
張倩儀女士創作的初衷,是從她的專長——教育的角度嘗試著回答上述問題:一個曾經輝煌卻已跌落塵埃的民族在取西經的過程中,經歷了怎樣的摸爬滾打,才闖出一條自新自強的路?而每一個身在其間的個體又走過一段怎樣的心路歷程。她寫出的求學事並非單純的象牙塔內朗朗書聲,而時時處處關聯著舊日中國的社會眾生態。譬如,從留學經費一事入手,
她既寫晚清、北洋、國民政府對留學費用的統籌安排,辨析各式制度得失,又寫少數權貴和主事者玩弄權柄,讓子弟巧佔學額,乃至一些得不到公費資格的莽撞青年,為籌錢出洋而讓家人大吃苦頭的故事。
由於大量摘用各種回憶錄,書中不乏對留學生活大小事務的記錄,譬如旅途中的意外、向人借錢、過語言關的煎熬……看似纖芥無遺,但作者察考的重中之重,仍是國內外各種思潮對於留學生人格養成,進而演至對中國國內時局、政治潮流的潛移默化的影響。20 世紀上半葉,中國政局的變遷紛亂擾攘,由作者看來,卻也離不開一大批自海外歸來、受國際風雲影響的弄潮兒播雲弄雨的因素。
編校這部書稿時,它處處流露著時下不多見的歷史接續感,讓人心生感動。或許是因為社會發展太過迅猛,又或其他種種緣由,今天的中國與它的過去割裂得太深。許多在20 世紀最後20 年出生、長大的年輕人對本國歷史僅具蒼白的認知,他們對近代中國孕育、落地和成長的過程缺乏真切的了解,對祖輩、父輩的想法和作派更嘲之為“落伍”,而無法理解它們自有其發源的社會現實。讀這本書或許會使他們産生新的認識,中國崛起自強的新路上其實灑滿一代代有為青年的血汗,從這個角度可以説,張倩儀女士的新作大有不忘前人之功、認真總結歷史教訓的意義。關於“淞滬會戰”的文字著作已有很多,而本書開創了全新的形式,它以漫畫的語言、紀錄片的視角全景掃描這場殘酷戰役的來龍去脈,力圖向讀者呈現一段視覺性的歷史。
後浪出版公司
2016年9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