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花果小品》:一代掌故名家經典之作 談花果道古今廣識博聞

2016年09月22日 08:38:01  來源:鳳凰讀書
字號:    

  書名:《花果小品》

  作者:鄭逸梅 著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6年7月出版

  定價:48.00元

  【作者簡介】

  鄭逸梅,擅長撰寫文史掌故類文章而被譽為“補白大王”。著有專著《人物品藻錄》、《淞雲聞話》、《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談叢》、《南社叢談》、《藝壇百影》、《影壇舊聞》、《三十年來之上海》、《清娛漫筆》等。

  【內容簡介】

  《花果小品》,顧名思義,是有關花果的隨筆,但在鄭氏筆下卻別具一格:形態、名目,種植經驗、各地見聞,典故、詩文,更有其親身所歷的眾多民國時期文人雅士的賞花逸事,娓娓道來。周瘦鵑讀後説:“每一把誦,似賞名花而啖珍果,醰醰有餘味。”朱天目則讚:“文字雋永,考證精詳。

  【精彩章節】

  孫女的話

  相差一個甲子,又是同生肖;都酷愛書籍。這就是我和先祖父感情特別深厚的緣由。

  先祖父是位既謙和又溫文爾雅的長者,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從不高聲説話和訓斥他人。我出生後一直在先祖父的懷抱中成長,稍稍懂事又跟著阿爹(吳語,即祖父)逛新華書店,記憶猶新的是, 阿爹經常提起黃家花園主人黃岳淵及他的公子德鄰……

  早在三十年代,阿爹愛花嗜果,經常往返于老園藝家黃岳淵的花園。黃家花園內栽植名貴花木,菊花一千數百種,杜鵑三百多種,桂花七十多種;且有沒刺的月季,姚黃魏紫的牡丹等;特別是竹枝,青黃相間,青的反面是黃,而黃的反面是青!很是奇特。還有那些鮮果,無不應時登盤,朵頤大快。阿爹因此寫了一些有關花果小品的文章。

  阿爹的老朋友周瘦鵑得知,鼓動他把這些文章匯整合書。祖父欣然,遂請吳湖帆、馮超然題簽,並採玉蟬硯齋主蔡震淵四幅花果冊頁作為插圖,題為《花果小品》,交由中孚書局出版。遺憾的是,由於戰事此書市面所見不多。

  可惜之餘,忽然聯想起在幼年看到,阿爹書桌上平時擺放較多的也是盆栽花果,有菖蒲、文竹、水仙等。有年除夕朋友送來的金橘盆栽,煞是好看!金燦燦的果實垂在枝頭,配上碧綠的葉子把亭子間都映照得光燦燦的。我呢,趴在阿爹的膝上,歪著頭纏著他講故事,阿爹每次要講兩個以上的故事,我才罷休。

  老人家喜啖荔枝和盆柿,每每上市媽媽總要買上許多供家人享用,而給阿爹留下最多最大的一份。小時候由於體弱多病,胃口欠佳,所以我的一份比較少,就經常到老人家那裏去“揩油”,阿爹也總會故意留著。回憶這些,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又仿佛呈現在眼前。

  先祖父名字中有“梅”字。由於“文革”輟學,我十五歲起習畫時,就試著畫梅。阿爹的摯友、大畫家陶冷月老先生得知我在畫國畫後,邀我從他習畫。陶老先生二十多歲即在大學教授國畫,我當然求之不得。陶老先生起始教授的也是梅花!整整兩年天天畫梅,還數次赴莘莊、蘇州香雪海等地觀梅畫梅。阿爹喜愛古人咏梅詩,偶檢某詩話,其中一句“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深得他意,遂囑我以此意畫了幅復瓣的綠梅。先祖父見我喜愛畫梅,曾攜我至其友人家中賞一株梅樹,高約四尺許,含苞多時,忽然怒放,芳香馥鬱,氣勝幽蘭,色侔珊瑚,形似櫻實,異常可愛!

  斷斷續續的回憶片段,幾十年前的情景,猶如昨日……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華夏出版社重版了《花果小品》,承名世先生題簽,我畫的封面畫。

  今中華書局再刊此書,精審細校,糾正了不少舊版之錯訛,頗具意義。期待新版《花果小品》問世,以此來紀念先祖父。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鄭有慧于多麗居

  序一

  不慧生平無他嗜,愛花果最篤。年來百憂內焚,悒悒不樂,所賴以慰情者,厥唯花果。每當筆耕之暇,輒歸就小園,把鋤于花壇果圃之間,用以忘憂,而憂果少解。蘇東坡所謂時於此中得少佳趣者,信哉。不慧于花中最愛紫羅蘭,二十年來,魂索夢役,無日忘之。洎移家吳中,庭園間植之殆遍。春秋花發,日夕領其色香,良愜幽懷。舍紫羅蘭外,其他奇花異草,亦多愛好,不能畢舉。而于四時果木,尤喜栽植,蓋花時既可娛目,一旦結實,復足饜口腹之欲。田園風味,要非軟紅十丈中人所克享受也。不慧以愛好花果故,兼愛有關花果之詩詞文章,平昔蒐集所得,燦然成帙。而于逸梅小品,亦獨愛其侈述花果之作,每一把誦,似賞名花而啖珍果,醰醰有餘味。嘗慫恿之輯為專集,以貽同好。日者逸梅書來,雲已匯為一編,問世有日,願得一言以弁其首。不慧奉書喜躍,欲快先睹,率書數語以歸之,是為序。

  甲戌孟冬吳門周瘦鵑序于紫羅蘭庵

  序二

  天之賦人以眼鼻舌,即予之以色香味,雖其間之好尚不同,雅俗則因之而判。吾友鄭子逸梅,吳門風雅士也。抱不羈才,平時舍讀書著述外,無他嗜,暇以種花蒔果為樂。近秉其十數年之經驗所得,成《花果小品》一書問世。矧我國古籍,浩如淵海,求其專門研究種花者,只《花鏡》與《群芳譜》耳。若蒔果之書,儉腹如余,殊不多見,僅于諸家筆記中,偶一讀之。今之時,世界交通日趨便捷,東西洋舶來之花果益夥。灌園叟輒瞠目結舌,名無能名,栽培之法,或冬或夏,宜雨宜晴,更不遑計及矣。鄭子居海上有年,博聞廣見,日積月累,筆之於書,以公同好,按圖索驥,不致茫然,誠香國之功臣,風流之韻事。至其文字雋永,考證精詳,為有目所共賞。當世不乏雅人,欲享色香味之艷福,必先明種植方法。開卷有益,盍一試之,其無負天生之眼鼻舌也可。

  甲戌重陽浙湖天目朱目序于揚州寓廬

  編者注:周瘦鵑、朱天目(朱目)兩文為中孚書局一九三五年版《花果小品》序言,華夏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花果小品》移為後序,現恢復為前序。、

  梅 花

  歲寒三友中,唯一樹梅花,最為嫵媚。梅為落葉喬木,早者冬至前即開,晚者春分時始放,若栽植多株,則可以次第繁榮,相續不斷。厥色或紅或白。在含苞初坼之際,紅者似點點胭脂。白者微暈嫩碧,遂有“綠萼華”之稱。梅更有黃色者,《燼宮遺錄》雲:“西苑黃梅最多。上所好也,花時臨賞。每折小枝,簪于小瓶,遍置青霞軒、清暇居等處幾案間。”

  “十月先開嶺上梅。”古人名句,傳誦至今。或謂嶺指百粵,非大庾嶺。百粵地氣較溫,故梅花早放,説亦近理。

  《長物志》雲:“幽人花伴,梅實專房,取苔護蘚封。枝稍古者,移植石岩或庭際,最古。另種數畝,花時坐臥其中,令神骨俱清。綠萼更勝,紅梅差俗。更有虬枝屈曲,置盆盎中者,極奇。”蓋梅含春綽約,綴雪清妍,自是人間尤物也。

  梅宜曝日。春間取核,埋諸既壅之地,即能茁生。著花後,舊枝條均宜剪去,使其老幹復生新條,則枝枝有花。若惜其舊枝不剪,則新枝細而且弱,不宜蓓蕾也。剪枝後,須灌糞一二次,以培其元氣。春季用肥,葉上反生蜏蟲。灌水須在午前,則花繁而有力。

  我吳虎阜居民,都以蒔花為業。附近有地名磨坊基者,尤多古梅。劈幹而旁生枝莖,著花有致。以視滬上所見之只以剪扎為能事者,相去不啻霄壤。

  武林留下鎮之百家園,最近忽發現梅花泉。泉水澄清,深可見底。泉中有小孔五六,泉源自小孔中涓涓而出,形似朵朵梅花,照以日光,色彩耀目,遐邇來觀者,途為之塞。

  靈峰處西湖之北,介桃源秦亭之間。道光時,長白固慶于山下廣栽果木,植梅尤夥。洪楊亂後,梅悉無存。有清末季,周夢坡補栽數百本,得復舊觀。

  《梅譜》:“成都有臥龍十余丈,相傳唐物也,名梅龍。”《群芳譜》:“芒種後,有黑殼蟲似螢火,肚下黃色,尾上一鉗,名曰菊虎。”梅龍、菊虎,天然巧對。

  折枝梅宜火燒折處,始得多日不萎。然花插瓶中,瓶水極毒,最忌入口。

  鄧尉以産梅著。曩歲,許指嚴丈過蘇,當筵醉酒,遍徵粉黛于金閶。蠟屐登臨,來訪梅花于玄墓。其時同遊者,為尤半狂、程得時、趙眠雲、葉柳村諸子及愛天香眉史,予亦趨陪杖履焉。一路梅花,低枝礙帽。柳村遂有觸梅頭之雅謔。而指嚴丈亦逸興遄飛,口占絕句,有雲:“金閶遊侶盡多情,踏遍名山一日程。為愛天香春自在,萬峰寺裏證仙盟。平生夢想香雪海,到此偏疑未是春。我欲子妻都敝屣,重來學做種花人。”以紀一時雋遊之盛。奈曾不幾時,而指嚴丈與程君得時,先後下世。愛天香嫁作商人婦,美人遲暮,綠葉成陰,撫今追昔,不禁感慨係之。

  滄浪亭可園,為予友蔣吟秋君治事之地。予訪吟秋,輒據亭榭一隅,作半日清談。而池上有鐵骨紅梅一株,著花秾赤,折枝亦表裏同赭。徘徊花間,暗香籠袖,使人心脾俱清,此身幾欲仙去。

  同社朱君楓隱,善制謎,嘗有林和靖尋梅,射予名逸梅者,尤見巧思。

  梅性高野,宜山隈,宜籬角,宜小橋溪畔,宜松竹叢中。若置諸金屋玉堂,便非梅花知己。

  我友賀天健君,嘗評産梅之地。謂:“排列如豆瓜,無錫梅園之梅也;枯禿如老桑,蘇州鄧尉之梅也;欹瘦如剝皮松,江寧龍蟠之梅也;攢處交錯如荊榛,杭州孤山之梅也;放曠高騫如散人,江西大庾之梅也。”又雲:“梅宜靜觀之,更宜於山深林密中觀之。”語絕雋妙,是真識花有眼者。

  彭雪琴誓畫十萬梅花,士林傳為韻事。既歸道山,湘綺老人挽以聯雲:“詩酒自名家,看勳業爛然,長增畫苑梅花色;樓船欲橫海,嘆英雄老矣,忍説江南血戰功。”哀感豪邁,一時傳誦焉。

  仙家清供,將梅之落英凈洗,用雪水煎煮,名梅花粥。食品清雅如許,彼羊羔美酒輩,豈知有此味者。

  清高宗朝,和珅當國。有某太史者,欲得和相歡心,曲事其左右。既而恃才傲物,對於舊所援引之人,不復在其心目,左右鹹不悅之。時又有與之爭寵者,見某太史所呈和相梅花詩,有“相公嫵媚”等語,因謂:“此蓋諷刺相國者,意在譏相國附諛順旨也。”按此詩係相府有梅一樹,春日盛開,招諸翰林之在門下者,飲酒賦詩。某太史獨有嫵媚一語,他翰林雖有用宋廣平典作諛頌者,顧“嫵媚”二字鹹避而不用,可謂黠矣。太史因是謫官,後讀宋劉潛夫句雲:“卻被梅花累十年。”因笑曰: 劉公被抑于史彌遠,與余將毋同。

  楊雲史佐吳孚威戎幕,素有才子之目,于漢上識校書陳美美,備極繾綣。雲史固擅丹青,遂掣金箋調紅脂,繪梅花四幀,有枝頭交頸,花底同心之致,並媵八絕。其警句如:“自是上陽高格調,一生悲喜為梅花。”又:“近來英氣消磨盡,只畫梅花贈美人。”非名士風情,曷克臻此。

  遊梅花勝地,而非其時,最為可憾。予曩年與石予師至無錫梅園,時為孟冬,梅未蓓蕾。然天寒氣肅,忽而降雪,霏霏不已。石予師遂有“多感天公忙點綴,滿山飛雪代梅花”之句。常熟徐枕亞遊湖過時,抵孤山未見癯仙蹤影,亦有詩云:“芳時已過客停車,來訪孤山處士家。底事行遲二三月,料無清福對梅花。”

  周瘦鵑錄近人香奩詩,為綠窗艷課。其中佳什頗多涉及梅花者,錄之以實我梅話:“曾約西園載酒過,相攜團扇賭新歌。愛郎詩句清如雪,繡上梅花小幅多。”“掃將晴雪試煎茶,暖閣層層翠幔遮。小飲助郎詩思好,一盤生菜是梅花。”“才向窗前罷晚粧,纖縴手捧小筼筜。梅花紙帳銀艷,別有氤氳一種香。”“迎年佩要隔年裝,裏外濃薰豆蔻香。體貼檀奴有深意,梅花繡上紫紗囊。”

  予愛讀古人咏梅詩,偶檢某詩話,得讀天目山釋明本中峰有九字梅花詩,為從來所罕覯。詩云:“昨夜西風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坳。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本枯半活幾個懨蓓蕾,欲開未開數點含香苞。縱使畫工奇妙也縮手,我愛清香故把新詩嘲。”雖非正派,足備一格。

  沈子咏清,園藝家也。昨承邀往其所設之綠楊花店,一賞其所藏之古梅。冷蕊疏枝,巡檐索笑。彼勢祿中人,幾曾領略此寒香高格,足以傲視之矣。梅由吳中虎阜收羅而來,都數百盆,加以剪栽,自成雋品。有骨裏紅,花秾艷勝常,予曰:“此唐宮美人之酒暈粧也。”咏清笑頷之。玉蝶梅與綠萼梅,含苞時最難辨別,蓋玉蝶梅亦微帶淺碧,至盛開則白綠自異。且白者黃蕊,綠者綠蕊,亦各判然有別。絳梅最多,雨浴脂凝,欹斜有致,若映襯雪中,則其嫵媚又將何若。嗜梅如予,不覺有鄙棄一切,願為花奴之想。絕名貴者,乃古梅數株,幹已半劈,如無生意,而忽旁茁枝莖,依舊著花,且彌復艷冶。咏清雲: “年愈久則幹愈枯蝕,至僅剩一皮,猶能蓓蕾而紅,蓋纖維不斷,生意亦不絕也。”世俗往往以梅與蘭若菊若竹並稱,顧只能求之於丹青,無從見諸事實,因四者不同時,難以駢致一室以為供玩也。咏清以善於護藏栽培故,於是晚菊尚存,早蘭已放,羅得虞山壽星之竹,與此瘦影姍姍為伴,而四者全矣。更以梅偶石菖蒲者,詢之,則曰:“此梅花古且艷,只合伴蒲郎也。”為之留連者久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