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9月22日電 (見習記者 楊韻儀)30年前,以小商品為支點,義烏撬動世界大市場,如今,在“一帶一路”的願景和“網際網路+”的潮流之下,義烏這座“建在商品上的城市”,正不斷煥發新的生機。22日,“淘”寶浙江兩岸新媒體人“創”文化體驗營來到浙江義烏,探索“網際網路+”機遇和“敲糖幫”的創業精神。
兩岸新媒體人首先來到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目前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擁有180余萬種商品,已初步形成了“買全球貨、賣全球貨”的國際化格局。
行走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琳瑯滿目的商品間,兩岸新媒體人看見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義烏是新絲綢之路的起點,與全球200多個國家有貿易往來,而今借助網際網路+的新支點,繼續撬動全球大市場。有不少媒體人在參觀後感嘆:“面對國際大市場,依託豐富小商品資源,電商創業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現在的確有一些從事電商的人是從傳統媒體轉型過來的。”在“創業型大學”試點院校、被譽為“最佳網上搖籃”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鄭慶良通過一堂電商創業課為兩岸媒體人解答了有關電商發展趨勢、創業機遇的種種疑惑。
他介紹,目前,義烏工商學院已有1800余名在校生投身創業實踐活動,年收入3500余萬元人民幣,有的在校生已成為百萬富翁。而創業者中也有臺灣學生的身影。
例如義烏工商學院創業班的大二學生謝沅臻,一年多前,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短暫的交流學習中,她看見了大陸電商創業的活力和蘊含的廣闊商機,於是放棄了在臺灣的大學兩年的學習經歷,來到這裡從頭開始學習電商經驗,並開設了自己的淘寶店,經營來自臺灣的護膚品。
“就算回到兩年前,我還是會選擇來這裡,以後也打算在大陸這邊穩定發展。”謝沅臻説道。
在此次參訪的兩岸新媒體人中,也有不少記者將鏡頭對準了來大陸開展電商創業的臺灣青年。
臺灣大愛新聞專題節目組記者陳彥珊為專題片《臺青電商創業夢》做了後續報道。10天前,她跟拍了臺灣大四學生賴盈君來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交換前的憧憬和期盼,而這一次,賴盈君告訴她,來到這一週,自己已經找到了明確的方向,準備通過電商平臺,將新奇有趣的貨品售往臺灣。
談及做這一專題片的緣由,陳彥珊告訴記者,臺灣一些青年也已經感受到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想通過在大陸日臻成熟的電商技術實現自己的夢想。
“淘”寶浙江兩岸新媒體人“創”文化體驗營中的臺灣青年謝亨禮也有來大陸做電商的想法。就讀于行銷專業的他不僅選修了大學的電商課程,也不時聆聽大陸老師傳授電商經驗的講座。
“我的父親在90年代就來大陸發展了,他常常告訴我,這裡有優惠政策,有市場,有氛圍,我趕上了好時代。”謝亨禮説,只要有像義烏人“雞毛換糖”的拼搏精神,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浙江省臺辦、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旗下的時際創意傳媒、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聯合舉辦。(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