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東9月13日電 題:黔臺少數民族共尋留住“根脈”良方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邢利宇
在部落裏,貴州和臺灣當地少數民族一邊共用美食,一邊欣賞原生態歌舞。這一幕場景,出現在9月12日晚臺灣臺東縣太麻裏鄉香蘭村排灣人拉勞蘭部落。
正在此間舉行的“守望精神家園——第四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月”活動主辦方于12日至13日安排貴州參訪團前往臺東,走進部落,回歸非物質文化遺産“源自民間”本質,將貴州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非遺”內容帶入部落,與臺灣少數民族進行深入互動,讓兩岸少數民族分享與體驗各自的文化,共尋留住民族“根脈”良方。
12日,參訪團帶著家鄉的傳統樂舞走村串寨。在臺東縣介達小學,他們與學校師生分享傳統樂舞的魅力;在香蘭村排灣人拉勞蘭部落,他們與當地少數民族進行歌舞互動與美食交流,排灣人手把手教貴州少數民族姐妹們製作傳統小米粽。來自貴州的侗族姑娘們,現場展示了五色糯米飯的製作方法。兩地少數民族姐妹了解了雙方文化間的異同。
在香蘭村拉勞蘭部落,參訪團與當地少數民族舉辦“非遺”沙龍活動,邀請兩岸的專家及部落文化保護工作者針對兩岸非遺保存現況與未來進行交流。
在沙龍活動上,作家亞榮隆·撒可努表示,自己身為一名排灣人,20多歲離開部落前往都市闖蕩,在現代化都市中,他發現自己民族的“根脈”正在消失。後來已成為一名警察的他,返回部落創辦“獵人學校”,重建民族精神家園,延續部落文化。
撒可努説,現代化進程的“侵襲”,使部落青年相繼離開家園走向都市。部落文明慢慢消失。排灣人原是一群生活在山林間的豪邁勇者,在部落的傳説中,千百年來他們是替風開路的人,敏捷的步伐領先在風前。撒可努一直記得父親傳授給他的獵人智慧,所以他回到部落深耕,帶領青年恢復傳統文化,成為一名堅守在部落的“現代獵人”。
貴州省文化廳副廳長袁偉在聽了撒可努的介紹後説,撒可努這種自覺保護和傳承本部落文化的做法值得貴州借鑒。文化的發展是共通的,拉勞蘭部落遇到的發展困惑,貴州少數民族民眾也遇到。兩地應積極交流、相互借鑒,把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中心主任、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家田青教授在沙龍活動上表示,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各有長處,大陸各級政府非常重視“非遺”保護,也産生了積極效果。臺灣民間自發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做法值得大陸借鑒,撒可努建立會所制度動員青年族人回到部落保護本民族文化的做法,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黔臺兩地選擇“非遺”領域進行深入交流,把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把兩地最有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進行展示,讓兩地民眾都産生了“共振”,效果非常好。他呼籲兩岸少數民族民眾要多進行該領域的交流,為保護中華民族的“根脈”找到可行的路徑。
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處長鐘青柏表示,黔臺交流對於促進兩地民眾的情誼有積極正面的意義,非常期待、也樂意到貴州走走看看,“我們發現,彼此在很多領域都相似,交流一見如故。”(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