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臺灣“藝術+”于涌:讓中華之美在絲路綻放

2017年06月19日 07:33:5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昆明6月17日電(記者李家瑞)綠雪齋藝術館開在昆明已三年有餘。透過玻璃門向內望,不大的門面並無稀奇之處。但從店內乘梯直上8樓,人們會發現另一個世界:數十件木石、木陶作品靜靜躺在暖色的射燈下;幾縷茶香從展館角落的隔間內飄溢出來;沒有街道的喧囂,古雅的樂聲中偶然能捕捉到走廊深處叮叮噹當的雕刻聲。

  這個清凈藝術世界的主人,就是臺灣藝術家于涌和他的納西族妻子習梅英。

  因恩師囑託與麗江結緣,受知音力邀來昆明開館,于涌已經在雲南生活了19年。雲南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和原料寶庫。而今,借助“一帶一路”的東風,他的作品和理念開始從雲南向南亞東南亞傳播。

  出生在臺北的于涌從小就喜歡向自然“淘寶”。在他眼中,家鄉的河溝、石頭都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讓人迷戀不已。

  長大後,于涌對“寫寫畫畫和雕刻”愈發喜愛,本想報考美工,卻因為父親的意願和成績的限制讀了化工專業。三十歲那年,于涌經人推薦師從李霖燦和吳平兩位先生,學習中國美術史、書畫鑒賞等,也開始自學雕刻。

  于涌説,老師教給我的東西,最主要的是謙和恬淡的為人處世方式。受此影響,于涌留在作品上的記號只是一紅色雲紋,外加並不填色的落款,細小隱蔽,不易察覺,絕不破壞藝術的平衡。

  不僅如此,與李霖燦的師生情誼還讓于涌和麗江結緣。

  1989年第一次來到雲南,是幫李霖燦送信。于涌半開玩笑地講,老師“麗江”“漓江”説不清楚,自己本以為是要去漓江,滿心歡喜地應下來,才知道要去麗江。  這趟差事讓于涌見識了“山好水好空氣好”的麗江。此後他多次來往麗江,送信、送書、拍照帶給老師,也結識了許多朋友。

  1998年,于涌決心到麗江發展。初到麗江,于涌就開了綠雪齋藝術茶館,邊經營邊創作。之後他陸續在滇西北收集了一些民俗舊物,開設了麗江民俗舊器私立博物館。

  由於種種原因,博物館在2004年關門。此後他為生計開了綠雪齋8號餐館,又為難以割捨的藝術開辦了麗江雅集藝術創作工坊。

  2013年,于涌遇到了紫雲青鳥文化創意博覽園總裁周曉東,在後者的極力邀請下,他把自己的作品統統搬到了昆明南部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次年一月,綠雪齋藝術館在這裡開業。

  于涌沒有手機,也很少接觸網路,大部分事務都是妻子幫忙聯絡。在遠離市中心的經開區,創作之餘,“泡好茶,等著客人來聊天”就是他日常的狀態。

  習梅英説,丈夫用裝置藝術語言表達中華傳統哲理,打造出了體現中華文化自信的當代藝術。于涌曾經認為“做好自己的東西就好”,但在妻子的幫助下,他手中創作出的中華之美正在絲路綻放光彩。

  談起“一帶一路”,于涌感慨道,自己就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東南亞國家離我們很近,文化上又相通,與東南亞文化界的溝通很愉快,‘一帶一路’無疑為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契機,”他説。

  前不久,于涌被聘為昆明學院的客座教授,即將通過課堂向來自南亞東南亞的學生傳授自己的雕刻技藝與藝術理念。

  通過相關國際合作項目,目前有8名在昆明學院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寮國學生正跟隨于涌在昆明學院眾創空間于涌工作室學習。

  “敬畏自然”是于涌作品的核心觀念之一。無論是木石還是木陶作品,他總是先去發現自然的創作,揀拾起來,稍加修飾,達到人工與天工的和諧。

  于涌留著一頭齊肩灰白長髮,和藹的談吐掩蓋不住偶爾迸發的幽默感。他説,自己不是藝術家,而是“藝術+”,希望自己的藝術永遠都能再加強一點。

  就在最近兩個月,于涌還在開拓創新,嘗試在木陶的基礎上加入金屬。“有新的元素增加進去,作品才會有新的方向。一個做藝術的人如果被定格了,就很麻煩。”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