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捷運把許多遊客載到古鎮淡水,淡水再往西,就是出海口了。日暮黃昏的時候,太陽漸漸西沉,把水面抹上一層金黃,此時,伴著水波的盪漾,一幅秋水長天的溫暖畫面躍然紙上。
然而,“淡水夕照”是需要守候的。對於大臺北市民來説,中秋長假遊淡水,多半還是衝著小吃美食而去,那裏的東西很有“古早味”。
記者隨著人潮來到淡水古街。古街商號林立,人流比肩接踵,除了大大小小食肆,就是各種北臺灣特産“伴手禮”店。由於是假期,古街不能行駛機動車。
一家叫“阿婆鐵蛋”的店是“老字號”,據説它出售的經過“古法”特製的雞蛋,味道與眾不同,售價也比一般店貴二三成。記者在店前駐足片刻,不覺得生意十分好,買了幾袋“鐵蛋”,店夥計連聲道謝。
淡水古稱滬尾,位於臺北市的西北方向,鄰臺灣海峽,屬新北市轄區。從臺北市中心乘捷運到淡水,途經十多個車站。步出捷運站,但見秋陽熠熠,淡水湯湯,潮平兩岸闊的景象盡收眼底。
其實,淡水曾經是臺灣最大的對外港口。1858年,根據中英《天津條約》,淡水開港通商,1862年,滬尾(淡水)海關正式設立,設海關公署,總理全臺關務。與大陸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口通商口岸一樣,淡水口岸也是清朝政府在西方列強船堅炮利威逼下被迫開放的産物。
無論如何,淡水口岸在中國近現代海上貿易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極盛時期,淡水港出口樟腦、茶葉、硫磺等大宗商品。也許可以這麼認為,淡水曾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組成部分。
清朝康熙年間臺灣設府,隸屬當時的福建省;1885年中法戰爭以後,臺灣單獨設省,劉銘傳成為清朝政府臺灣省首任巡撫。劉銘傳任上,于1887年鋪設了一條從福州川石島到滬尾(淡水)長177海裏的海底電纜。這條海底電纜成為中國通訊史上第一條連接兩岸的通訊線路,淡水也因此在兩岸關係中曾經扮演了特殊的角色。
這種特殊的角色還在延續。2013年1月,福州至淡水海底光纜線鋪設成功,它是兩岸通訊業者合作的典範。
仿佛有一條臍帶,始終連接著兩岸。現存的滬尾炮臺、紅毛城原英國領事館舊址,都成為歷史的見證。
從淡水古街再往西北,沿著中正路,記者尋訪到滬尾炮臺。史料記載,中法戰爭結束後,劉銘傳加強臺灣防務,在澎湖、基隆、滬尾、安平等5處海口建造10座炮臺,其中滬尾設兩座炮臺。如今,炮臺上“北門鎖匙”四字已經斑駁。
在英國人到達之前,西班牙人、荷蘭人已經先後佔據過淡水,“紅毛城”是最典型的歷史印記。紅毛城遊覽簡介記載,1863年,英國向福建巡撫徐宗幹租用紅毛城,作為領事辦公及居住場所,租期99年。
淡水開埠後,以馬偕為代表的西方傳教士紛紛駐足這裡。因此,現在我們舉目望去,可以看到在淡水古鎮留存著的一些歐式建築。
除了舉家郊遊的臺北觀光客,頗具情調的淡水還吸引了大批年輕遊客的到來,他們可能流連于某座教堂、某所教會學校;他們也可能會在某個咖啡店裏小憩,發呆。
把淡水理解為臺灣的縮影也不為過,古樸、小資,喧鬧、寧靜,若有所失又若有所思,歷史的惆悵與現實的猶疑。
發源於臺灣中部雪山山脈的淡水流經新北、臺北後,一路奔向大海。在淡水河邊,騎著單車的少年郎和推著嬰兒車的少婦,或者就坐在石椅上眺望遠處的老者,都組成了一個個生動的鏡頭。
記者沒有等到“淡水夕照”的現實美景,倒仿佛徜徉于昔日的淡水,那時候,炊煙起,碧空凈,孤帆遠影。(完)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