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紅雲祥瑞佑鄉親 赤灣辭沙祭媽祖

2023-04-26 10:34:0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為媽祖“過生日”的香客絡繹不絕。

  為媽祖“過生日”的香客絡繹不絕。

?媽祖廟前的祭臺上擺滿豬肉、水果、香油、鮮花等眾多祭品。

  媽祖廟前的祭臺上擺滿豬肉、水果、香油、鮮花等眾多祭品。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潘 彥

  在深圳赤灣天后宮,一年一度的媽祖“辭沙”慶典是當地的一大盛事。從明代開始,當地的地方官和民眾都會在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后誕”這天在海灘上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將“太牢”(豬、牛、羊三牲)放在海邊,祭祀完畢後再沉于海底;同時還伴有媽祖巡遊和鼓樂戲曲等活動。日前本報記者在現場感受了一場“紅雲祥瑞佑鄉親 赤灣辭沙祭媽祖”的動人場景。

  1金豬彩衣慶生辰

  今年“媽祖誕”恰好是個晴朗的天氣,早上起來已是紅霞滿天。當記者驅車來到位於南山區赤灣碼頭附近的天后宮時,廟門周圍早已人山人海。由於當天是媽祖誕的“正日”,媽祖廟裏外早已裝飾一新。在天后宮正殿,工作人員早已為媽祖像穿上了紅色的披風,把鳳冠霞帔的媽祖襯托得更加端莊艷麗。為了慶祝媽祖誕辰,廟裏還擺起了幾百盞蓮花長明燈,中途還不斷有香客進來續添燈油,為自己和家人祈求幸福平安,場面十分溫馨。

  走出正殿,記者看到媽祖廟前的祭臺上早已擺滿了豬肉、水果、香油、鮮花等眾多祭品。由於香客們來自不同的地域,給媽祖帶來的祭品也呈現出強烈的地方色彩:潮汕地區的香客帶來了粉果、艾葉粑、腐乳餅等潮州特産;東莞、順德一帶則有烤金豬、燒雞、金塔、金堆等特色“賀禮”;而惠州和深圳本地人則喜歡帶上福餅、香包、水果前來拜祭。據説,除了常用的食物外,潮汕地區還用麵粉捏出魚、蝦、蟹、蚌等形態各異的“水族朝聖”三十盤在媽祖誕這天供媽祖“饗用”。

  2眾多香客遠道而來

  在天后宮的大鼎前,市民林先生點起三根碩大的朝天香,虔誠地向媽祖表達敬意;林先生的母親則拿出乳豬、金塔、金包、彩衣等傳統祭祀用品整齊地碼放在一邊。記者注意到,除了閃閃發光的金堆元寶,紅色的彩衣上滿是龍鳳呈祥、祥雲照日的圖案,十分引人注目。林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潮州人,上世紀90年代初從老家來到蛇口一帶做生意。家裏一直有供奉媽祖的習俗,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和母親一起來為媽祖“過生日”。除了進香以外,那些金堆和彩衣都是給媽祖準備的“禮物”,進香完畢後就會和母親一起到旁邊的香爐化掉,寓意媽祖娘娘生日有錢花、有新衣服穿。

  記者了解到,每年媽祖誕辰,除了下沙、南頭、漁二村、沙河村等深圳本地香客,還有很多從東莞、惠州、潮汕等地乘坐大巴趕來的阿公阿婆。一位陳姓阿婆告訴記者,自己和姐妹們都是從東莞趕來拜媽祖的,年年都帶著祭品進香,已經堅持了幾十年。做姑娘的時候就在媽祖廟裏做義工,每逢媽祖誕前後都要忙足三天,尤其是媽祖誕的前一天晚上還要守歲到淩晨,好讓虔誠的信徒給媽祖娘娘上頭炷香。鎮上很多人都是世代信奉媽祖,而赤灣媽祖廟很早就遠近聞名,自己家先前幾代人都到這裡拜祭過。還有一些新派的年輕人帶來時尚的生日蛋糕為媽祖“慶生”。從事創意文化産業的沈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是第一次和朋友來參加媽祖誕活動,他認為媽祖不僅是人人敬仰的女神,更是一位英勇頑強、除惡濟民的奇女子,他更願意用“人”而並非“神”的眼光來欣賞這樣的傳奇女性。這次特意訂做了大蛋糕來,就是希望藉此表達對媽祖的喜愛與敬意。

  與此同時,記者在現場也看到了不少來自香港、澳門等地的香客,甚至還有幾位金髮碧眼的年輕人也興致勃勃地參與了整個活動。在蛇口做生意的港商趙先生表示,赤灣天后宮過去一直是珠三角最大的媽祖廟,規模宏大煙火繁盛,祖輩過去每年都會從香港來到媽祖廟拜祭。當時不僅香港、澳門的香客眾多,而且很多遠在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的華僑每年都會來赤灣參加媽祖誕的慶典活動,場面十分熱鬧。

  3綿延五百年的辭沙盛典

  天后宮博物館的阮先生告訴記者,赤灣天后宮最早建於宋代,是由當地村民集資修建的。明朝鄭和下西洋時,在赤灣一帶海域遇險,媽祖顯靈逢凶化吉,鄭和回朝後專門奏請朝廷在赤灣重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媽祖廟。後來歷經明清兩代,赤灣天后宮不斷擴建,規模最大的時候成為佔地900畝,99進山門的大型廟宇群。赤灣媽祖誕“辭沙”活動早在明代就開始了,清代更加鼎盛,一度成為廣東乃至東南亞地區的一大盛事。

  阮先生表示,根據史料記載,從明朝中期開始,赤灣媽祖廟的祭祀活動就帶有官辦色彩,主祭人將“太牢”先抬于大殿祭媽祖,然後移至沙灘;與此同時,近千艘在赤灣港停留的漁船爆竹齊鳴,彩旗招展,盛況空前。媽祖“辭沙”大典一般進行三天,設有俎豬祭祀、神像沾靈、恭請吉祥物、哄搶茨菇、紙船、扎鬼王、金塔、紙錢照天燒、攜衣物拜媽祖、喝聖水求健康、摸龍床等多個活動,人們藉此表達對媽祖的喜愛和敬意,同時也祈求媽祖帶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此後500年間,赤灣媽祖“辭沙”活動一直延綿不絕,直到文革時期媽祖廟被平毀。上世紀90年代赤灣媽祖廟重建後,由於填海原因,“辭沙”祭祀活動由沙灘移至宮廟,除不再將豬、牛、羊沉入海底以外,其他習俗一直保持到現在。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