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化典籍 藏之名山 傳之後世

2022-08-17 14:26:00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沿北京中軸線向北,燕山腳下,一組典雅氣派的中式建築群依山坐落。由南向北,樓、堂、閣主體建築掩映在山水園林中,兩側配樓建築廳、廊、館相映成趣,意境盎然。

  新落成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內,1600萬餘冊版本、上萬件展品,賡續中華文脈。著眼于中華版本的永久安全保藏,這座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在建築設計上獨具匠心,讓文化典籍“藏之名山、傳之後世”。

  整體建築 中軸對稱院落式佈局

  打造“移步是景”的國家版本藝術園區

  豐富的藏品為中國國家版本館打造精品展覽奠定了基礎。圖為“真理之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專題展。

  傳統建築中的亭、臺、樓、閣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大型建築依山而上,逐級提升,彰顯山水交融、露隱相間、館園結合的特色;天文星空圖、敦煌壁畫等富有中國文化元素的設計隨處可見……走進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眼前景象很難讓人聯想到它的“前身”——這裡原為昌平區興壽鎮的廢棄採石場,地質條件良好,建設場館時依山就勢,變廢為寶。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建築群落三面環山,由六個功能區組成,分別為交流區、展藏區、保藏區、洞藏區、研究及業務用房、服務及設備用房。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莊惟敏領銜設計,融合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整體建築採取中軸對稱的院落式佈局,典雅中正,彰顯新時代大國風貌。

  “按照與空間環境相協調、與展藏主題相呼應的思路,我們組織創作藝術品作為版本永久陳列,包括雕漆落地屏風、繪畫作品、工藝美術作品、歷史文化名人雕塑和文化長廊等,打造移步是景、移步是美的國家版本藝術園區。”國家版本館相關負責人介紹。

  文興樓 建築群第一個禮儀空間

  體現中國傳統院落“四水歸堂”理念

  走進文興樓一層文興廳,映入眼簾的是氣勢磅薄的壁畫《山河攬勝》。?

  這片建築群內,每一座樓宇的設計都頗具意蘊。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馬怡西主持並帶領團隊完成了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室內設計。設計以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和藏書文化為主線,結合傳統手工藝及現代建築科技,展現了中華文明如浩瀚星空般博大精深的特點,體現了盛世修典的重要性。主要禮儀空間採用“四水歸堂”作為室內設計的意象來源,“四水歸堂”是院落式中國傳統建築所特有的審美意識,體現了海納百川、四海歸一的深遠意境,並以此體現中華文化的獨有特點。

  文興樓是整個建築群落的入口,也是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系列展覽的序廳,其一層命名為文興廳,語出“文化興則國運興”。作為整個建築群第一個禮儀性公共空間,文興樓正面主背景主題壁畫《山河攬勝》,由清華美院教授程向軍創作,取意自三山五嶽及崑崙山脈,以祖國的壯美河山彰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文興廳立面採用米色石材裝飾梁柱,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四梁八柱的結構特點。天花板採用弧形金屬雙重屋檐造型呼應了“四水歸堂”的設計意象,而中央取自漢代玉璧造型的圓形燈具,則體現了天圓地方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

  文華堂 單體最大主建築

  國家書房星空穹頂取自宋代碑刻天文圖

  走進位於國家版本館主建築文華堂的國家書房,抬頭就能看到宋代碑刻天文圖的星空穹頂。國家書房內陳列著具有傳世價值的經典出版物版本。

  文華堂是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主建築,也是整個建築群落單體最大的建築。文華堂中央,挑空兩層高13米、面積達1350平方米的國家書房格外亮眼,44個巨型書櫃陳列四週,抬頭看是浩瀚星空穹頂,3萬餘冊具有傳世價值的經典著作彰顯厚重的文化底蘊。

  國家版本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書房的主體由一組中央九宮格主體書櫃及四週14組單元書櫃構成,10根木柱造型營造了空間的序列感,又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精髓。柱頭的祥雲牡丹端莊秀雅,柱礎的江崖海水則體現了中國古代藏書閣必備的以水鎮火的寓意。天花板由10個方形發光膜藻井與144個小型方藻井共同組成,發光膜內由西泠印社題寫的九疊篆書“國家版本”四字,顯示國家版本館的獨特定位。中央八角形的金屬藻井內形成圓形星空穹頂,漫天星宿點綴其中,其圖案取自宋代碑刻天文圖,體現了中國古代科技的發展成就,也呼應了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名字“文瀚閣”的寓意——中華文明如浩瀚星空。

  文瀚閣 建築群制高點

  匾額倣照紫禁城中軸線重要建築物

  文瀚閣是建築群的制高點,坐落在臺基之上,借鑒敦煌莫高窟九層樓的神韻,讓建築如殿堂般典雅莊重,似禮器般謙遜仁和。

  整片建築群的制高點——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的核心建築文瀚閣,坐落在臺基之上,一層為文瀚廳,傳承古代四庫七閣之意。作為中國藏書文化的代表空間,文瀚閣是國家版本館的標誌性建築和點睛之筆,其外觀造型借鑒敦煌莫高窟九層樓的神韻。

  閣內文瀚廳陳列珍貴古籍出版物,集中展示《四庫全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整合》等原大倣真影印本、精選古籍影印本和原雕版刷印本。文瀚廳利用了建築核心三層通高17米的內庭,打造了中國傳統寶塔的八角形內部空間意象,並根據建築層高的變化形成了三層遞進的書廊,展現了藏書閣經典薈萃的獨特場景,令參觀者在觀賞書籍收藏的同時體驗中國傳統建築的精華,頂部八角柿蒂紋的藻井內部展現了浩瀚銀河的壯美景象,寓意中華文明博大精深。

  一閣一廳的匾額設計也有講究。國家版本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文瀚閣匾額倣照紫禁城中軸線重要高大建築物一般裝飾豎匾、鬥子匾的我國傳統建築形制做法,安裝在文瀚閣最高層頂檐口下、重檐之間,匾額四週邊框有如意紋或雲紋,簡潔大方、古樸素雅。文瀚廳一層頂部的匾額採用建築內廳一般裝飾橫匾的傳統建築形制做法,採用了景泰藍工藝。

  文化長廊 “正心”與“神逸”

  集中展現中國古代書畫名家名作

  文化長廊墻上的高溫鈦纖藝瓷板畫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書法著名版本、中國古代山水畫著名版本。

  文華堂東西兩側,兩條文化長廊內,中國古代書法和山水畫各類著名版本的壁畫引人入勝。文化長廊由清華美院教授杜大愷團隊負責設計,書畫採用高溫鈦纖藝瓷板畫予以呈現,背景墻面設計梅蘭竹菊和山水雲石紋等淺浮雕圖案,選取西柏坡黃花崗岩石雕刻。東側的書法文化長廊名為正心廊,西側的繪畫文化長廊名為神逸廊。文化長廊名字的由來也體現著設計者的巧思:柳公權除了以書法成就名傳千古之外,其“心正則筆正”的“筆諫”一直成為書法倫理標準之一,而中國古代的畫論把畫分為神、逸、妙、能四品。“正心”與“神逸”相對相合,體現中國書法和繪畫的特點、境界和終極追求。

  正心廊集中展示37件中國古代書法著名版本。所選作品皆為國家典籍著錄中有確鑿記載或收藏于各大文博機構的有重大影響的墨跡,以龜甲、碑、帖、金石拓片等版本為製作母本,遴選包括陸機、王羲之、王獻之、智永、歐陽詢、顏真卿、褚遂良、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董其昌、鄧石如等中國書法史上有代表性的傑出書法家,集中體現中國書法發展的歷史脈絡和風格特點。

  神逸廊內展示34件中國古代山水畫著名版本,皆為中國繪畫史上有典型代表性並收藏于國內外文博機構的經典繪畫作品。以顧愷之人物和山水畫卷《洛神賦圖》為開端,涵蓋魏晉南北朝至明清時代,遴選包括顧愷之、展子虔、李思訓、荊浩、董源、李成、范寬、黃公望、沈周、董其昌、石濤等中國繪畫史上傑出畫家,表現中國山水筆墨風格以及人文精神的傳承與發展。

  山水園林 設計充滿雅趣

  “文瀚八景”依次展開

  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內,園林景觀的設計同樣充滿雅趣。設計團隊通過掇山、理水、置石、巧植,對礦山生態環境進行修復,營造中國傳統山水園林環境。自總館園區入口沿中軸前行,景觀設計以中國傳統藏書文化及相關典故進行敘事,匯流澄鑒、承古開今、涵虛秋夕、文瀚浩如、西臺雲章、海山貯蘊、萬松篩月、江山如畫“文瀚八景”依次展開。花木綠化層次豐富,林間園路蜿蜒靈動,水系設計因地制宜,溪澗依山就勢,層層疊水。溪流於入口處匯水成池。池畔古亭匾額點以“匯流澄鑒”四字,寓意“匯集知識之源,洞悉古今之理。”

  知識點

  何為“版本”?

  “一總三分”構建中華版本保藏傳承體系

  中國國家版本館中的“版本”二字是廣義的概念,作為歷史文化載體的版本資源,除了大眾所熟知的圖書版本之外,古今中外所有載有中華文明印記的資源都可稱為“版本”。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類出版物版本全部入藏,同時吸納具有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中華古籍、革命文獻、宗教文獻、雕版拓片、碑帖家譜、錢幣郵票、影視劇數字版和外國精品版本等。

  中國國家版本館由中央總館(文瀚閣)和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一總三分”共同構建中華版本保藏傳承體系,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規劃協調、普查徵集、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和宣傳使用職能,是國家版本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和國家出版資訊管理中心。其中,中央總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加挂副牌——國家版本數據中心,將牽頭承擔國家版本資源規劃協調職能;三個分館是中央總館的異地災備中心和區域性版本資源聚集中心。(記者 李祺瑤 記者 潘之望 攝)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