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族心·中華情”徵文選登】韶華只為我們的青春留在這個時代

2021-11-16 17: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者按】2021年7月,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決賽在澳門成功舉辦。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40余位選手躋身決賽,並最終決出各組冠亞季軍、優異獎、英才獎,以及最佳演繹獎、最佳演講稿獎、民族服飾特色獎等多個獎項。本網現刊登部分獲獎作品,以饗網友。
  顧沛剛 復旦大學臺灣學生(台灣網發)
  一年過去了,大家過得還好嗎?
  其實我很幸運,在疫情之前,我回到了臺灣,當然,也讓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畢竟對於在外出求學的遊子們,最難得的機會就是回家和家人相聚。我記得在我來上海隔離的第二天,我103歲的外公走了,能夠陪著他走完這半年,我內心已經很滿足。我的外公是位榮民,孤身一人隨著軍隊來到了臺灣,在這,他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大家庭,而我,從小也是外公一手帶大,關於大陸的印象,有很大一部分的是外公一點一滴為我描繪出來的輪廓,當我來了上海之後,就變成我在為他訴説著這座魔幻的城市。
  家,是一個很奇妙的地方,在家,想掙脫桎梏;離家,總想著回家;回家,卻又近鄉更情怯,只有在離家的時候,才懂得想家的滋味。其實我已經分不出哪才是我的家,但是我知道,有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的地方,就是我的家。如今,我在上海生活了將近四年,在上海,我喜歡騎著共用單車來探索這座城市,看著大爺們坐在樹蔭下下棋,看著大媽們在廣場中跳著廣場舞,感受最貼近生活的風景。我想,這就是家的感覺吧!
  今年適逢辛亥革命110週年,我相信這個事件對於每位華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節點,象徵著新時代的中華民族,在這百年來,我們看到無數的華人在世界各地發光發熱,中文是我們連接的橋梁,也是我們感情的維繫。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高中在泰國北部,一所華人學校支教的時候,因為住宿的地方非常簡陋,有時候沒有熱水可以洗澡,下大雨的時候甚至沒有純凈水可以飲用,一位在當地從商多年的山東大叔,聽到我們是一群來自臺灣的學生,二話不説直接請我們去他家裏住,這讓我感到家人的溫暖,雖然彼此不認識,但是憑著一口中文,建立了我們之間的聯繫,我想這就是家人的感覺吧!
  家人,是當你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為你伸出雙臂。還記得在去年2月,疫情正值高峰,我有幸身為臺灣學生會會長的我,看到各界在集結資源來捐贈物資,同時,很多身邊的學長姐紛紛投入武漢支援,我當時就心想,身在臺灣的我能不能也為大陸的家人們做些什麼?於是我開始一面號召在上海求學的臺生以及復旦臺灣校友會的學長姐們募款,一面開始尋求各界的醫療物資,同時,還接洽了上海各家醫院的需求。我很幸運的能在2天內募集了將近6萬人民幣,然而最困難的並不是錢不夠,而是在當時醫療物資極度稀缺的情況下,所有醫療物資在短短三天內水漲船高數十倍,為了找到合適、合規的醫療物資,我電郵寫信給國內外廠商詢問,同時打了無數通國際電話確認,最終敲定時還需要進行海關申報,身為一位醫學生,這是我從來沒有涉獵過的領域,與此同時,還受到不少流言蜚語的中傷,但是我一直秉持著身為醫學生的精神,同時也心繫著海峽對岸的家人們,我覺得這些件事是我身為一位中華兒女應有的擔當。
  21世紀是個動蕩的時代,也是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在這波浪潮中,我選擇來到上海,是因為我想和這波浪潮創造屬於我們的時代。
  (作者 顧沛剛 復旦大學臺灣學生/活動主辦方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選送供稿)
  2021年度第14屆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