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食類短視頻:柴米油鹽間的家國文化

2021-07-23 08:4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近年來,隨著新興媒體的發展,短視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獲取資訊、記錄生活、社會交往、娛樂休閒的重要媒介形式和藝術樣態。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人與人、國與國之間的相互溝通比任何時候都要重要,短視頻中國家形象的塑造與傳播成為不可回避的議題。在眾多短視頻類型中,美食短視頻在國家形象的塑造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對國內受眾而言,以美食為切口,呈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國民文化自信心,提升民族凝聚力;對於國外受眾來説,以美食為窗口,向全世界展示傳統文化與現代理念並存、自然世界與都市生活呼應的多面立體的中國國家形象,提升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引導力和影響力,讓中國在國際環境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營造“加速社會”下的理想“慢生活”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收視火爆,使美食紀錄片進入大眾視野。之後,《風味人間》《風味實驗室》《早餐中國》《宵夜江湖》《沸騰吧火鍋》等深受用戶喜愛的作品陸續涌現,引發了美食紀錄片的創作熱潮。在這種趨勢影響下,美食題材在短視頻領域脫穎而出,憑藉高品質的原創內容和社交屬性,吸引大量粉絲,創造了可觀的商業價值,還將優秀的中國文化傳播到海外。

  從微信朋友圈裏家人朋友“曬出”的家常飯菜,到李子柒、滇西小哥等專業用戶生産內容鏡頭下傳統的鄉村佳肴,再到熱播紀錄片《沸騰吧火鍋》《早餐中國》《宵夜江湖》《人生一串》中呈現的種類細分的各色菜式,美食為何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創作題材之一?首先是因為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是人的本能。美食題材影視作品的魅力在於用視聽語言呈現出食物的美感和美味。隨著技術發展,創作者運用高清攝像、特寫、後期調色等手段將食物的色彩、形狀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使受眾在接受時獲得視聽覺、觸覺、味覺交織的“美”的享受。李子柒的視頻古色古香,空鏡記錄下川渝地區四季變換的山水風光。畫面多采用偏冷色調,頗有水墨畫的意境。挂著水珠的柿子、碼得整整齊齊的酸菜、吱吱冒油的臘肉、酥酥脆脆的彩色蝦片、沾滿糖霜的果脯,這些用特寫突出的食物細節讓人垂涎欲滴。日食記的視頻則瀰漫著現代氣息。創作者通過加速處理、鏡頭運用、音樂配合,使食物處理過程充滿動感。掉落的雪花酥、飄灑的糖粉、晃動的奶棗、翻騰的馬鈴薯,這些內容都增添了作品的趣味性。

  相較于劇情類、旅行類、剪輯拼貼類等其他類型,創作者可以輕鬆找到美食題材的拍攝素材,對資金和技術要求門檻較低。無論是選取哪種角度,創作者都試圖表達一個共同的主題——“熱愛生活,好好吃飯”。這看似簡單,卻營造了積極溫暖的氛圍,給用戶帶來歸屬感、親切感。短視頻中打造的詩意空間,可以讓都市人釋放現實生活中的壓力,緩解“加速社會”下産生的焦慮,獲得心靈撫慰。

  展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多樣風姿

  美食短視頻具有“短平快”的特點,這順應了後現代語境下網際網路傳播環境,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娛樂休閒、資訊獲取、社會交往和消費購物的作用。首先,幾分鐘甚至幾秒鐘的“短”體量滿足網民碎片化的審美娛樂需求。其次,作品視覺刺激優先、內容樸實易懂,順應了“讀圖時代”用戶的審美習慣,讓他們“望文”即可“生義”。再次,在智慧硬體設備和手機軟體的加持下,即時的“快”製作與“快”傳播使根據季節更替、節日盛典和媒介熱點迅速創作的作品得以廣泛傳播,容易形成輿論熱點。比如,李子柒製作的“春節年貨”系列和滇西小哥根據應季花卉製作的“花料理”系列,表達了中國順應天時、道法自然的傳統美食、節氣文化。

  以中國八大菜係、各色小吃和現代創新美食為載體,美食短視頻就像一個表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多棱鏡。不同類型博主對美食的表現視角和對文化的側重面各有韆鞦。美食教程類注重還原美食製作的過程,“美食+生活展示”類側重打造人們嚮往的生活範式,以測評和探店為代表的體驗類滿足了受眾對新奇美食的好奇心和諮詢的需求。這些作品在展示美食的過程中融入對中國風俗習慣、地理風光、人情世故的展示,這些人文場景喚起受眾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僅如此,用戶根據視頻學習烹飪菜肴、嘗試博主推薦的食物,並轉發、評論、點讚。這些做法在提升參與感和互動性的同時,又進一步增強了大眾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打造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亮麗名片

  2021年1月25日,李子柒以1410萬訂閱量刷新由她創下的“最多訂閱量的YouTube中文頻道”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除了李子柒,辦公室小野、滇西小哥、小穎美食、美食作家王剛等也在海外平臺擁有大量粉絲。美食類短視頻跨越空間上的距離,在中國文化國際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仔細分析我們發現,成功出海的美食類短視頻多為默片式的,依靠人物連續的動作進行敘事。動態的畫面比文字、圖片更容易得到用戶的注意。作品中人物對話和字幕的敘事功能被弱化,幾乎不承擔推進劇情的功能。海外用戶即便不懂漢語,也能大概理解視頻想要表達的情節。文化雖然不同,但人類的情感是相通的,可以跨越種族、地域、文化等差異。美食類短視頻借助美食傳遞情感,視頻中的人物製作美食要麼是出於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麼是為了讓所愛之人獲得更好的生活。他們與家人之間的親情、與朋友之間的友情、與動植物間和諧相處的博愛之情,表達了自給自足、順應節氣、親近自然、勤勞勇敢等主題,反映出中國人對人文、人本、環保等命題的理解。這種以情感人、潛移默化的方式,喚起了不同文化個體的情感共鳴,也引發了海外受眾對人生價值的思考,散發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學的獨特魅力。

  在相關政策的支援下,中國短視頻産業逐漸成熟完善。接下來,如何進一步堅持文化自信,在國際舞臺展現中國魅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主流價值理念,成為短視頻創作的重要課題。這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在宏觀上要塑造繁榮發展、文明開放、和諧穩定的大國形象,在微觀上塑造活力四射、銳意創新、積極上進的當代中國公民形象。從大處著眼,由細處著手,中國美食類短視頻將吸引更多目光,獲得更廣泛而積極的社會影響。

  (作者:舒笑梅,係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董傳禮,係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文章係國家廣電總局“短視頻與國家形象傳播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