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歲首迎新 年畫裏的中國年

2021-02-26 09:36:00
來源:美術報
字號
天津楊柳青年畫
  ■介子平
  年畫是中國人最喜愛的造型藝術之一,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作為歲末除舊迎新、祈祥納福的民間藝術形式,年畫寄託著人們追求平安幸福、富貴吉祥的美好夙願,描繪了人們心目中所嚮往的理想世界。中國傳統年畫不但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核。 而時至今日,年畫雖然普及性有所式微,但其作為一種優秀的歷史文化傳承,彰顯著我們的文化自信,更具有延續民族記憶的重要的現實意義。
  我國古代雖説早已有了年畫題材的作品,但卻沒有“年畫”這一名詞。
  門神、灶君是最早的年畫形式,其濫觴于遠古,定型于漢。宋朝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記有:“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貼子”。明代劉若愚著《酌中志》裏説:冬至後“室內多挂《綿羊引子》畫貼,司禮監刷印《九九消寒圖》”。
  關於年畫的不同叫法在民間有許多,北宋的紙畫、明代的畫貼、清初北京的衛畫(因北京的年畫多出自天津衛的楊柳青,故名)、杭州的歡樂圖、四川綿竹的斗方等都指的是年畫。清道光三十年(1850),李光庭《鄉言解頤》中“新年十事”一節,提及年畫一事:“掃舍之後,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身。然如《孝順圖》《莊稼忙》,令小兒看之,為之解説,未嘗非養正之一端也。”“年畫”一詞含義,由此而起。
天津楊柳青年畫
  中國年畫的母體
  最早的年畫形式——門神的印刷是自北宋開始的,京師開封則是當時全國的印刷中心。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就記載有開封市上印賣門神、回頭鹿、灶馬等年畫的情景。宋亡,黃河決口,水淹開封。元泰定四年(1276),丞相賈魯開河疏浚,開封年畫作坊便集中于距其西南45公里的水運碼頭朱仙鎮。
  宋時,開封年畫印製為書坊兼業,從此時著名的版本《六經圖》《古列女傳》《經史證類本草》等書中的諸插圖,可反見其年畫的精美也是十二分的,遺憾的是當時的實物,今已看不到了。不過,從汴京匠人被劫金之平陽(山西臨汾)後所印製的《四美圖》《義勇武安王位》等分析,其精湛決不在其下。而朱仙鎮年畫秉中原文化底蘊之豐厚,承宋雕版印刷工藝之幹練,是開封年畫的當然繼承者。
  據洪邁《容齋三筆》記載,金遼進兵中原,工匠北遷為奴,不少畫工因畏北國嚴寒,躲避天津楊柳青,楊柳青年畫製作也由此濫觴,故有“北宋(院體)畫傳楊柳青”之説。四散的匠人,也將謀生技藝傳播開來。可以説,開封年畫、朱仙鎮年畫是中國民間木版年畫之發軔,是母體。
  朱仙鎮年畫中最著名者也是門神、財神、灶神、天地全神、牛馬王爺等諸仙形象。
莊稼忙 58×102cm 天津楊柳青 紙本 清道光 中國美術館藏
  門畫之源
  城門、院門、宅門以及山門、寨門等等建築意義上的封閉式樣,構架了中國人封閉的求穩求和的安居意識。門戶的諸多裨益,必是有神祗在那裏起著抵禦防衛作用的。在鬼神崇拜的心理下,祭門便成了很自然的事了。
  記載此風習的最早典籍為《山海經》:“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百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鬱壘,主閱領百鬼,害惡之鬼,執以葦索可以食虎。於是黃帝乃作禮,以時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兇魅。”而漢代應勳《風俗演義》中則寫明此二神是執鬼門的。他們奉黃帝之命居於秀麗的度朔山下,能將涂炭生靈的惡鬼用葦索捆縛,爾後喂虎。
  據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魏晉之後,人們便於除夕做桃木人以當神荼、鬱壘二神,有的還以兩塊桃木塊立於門側,意在壓邪祛魔。再以後便在桃木上分別寫上二神的名字,或畫上二神的形象,這是最初的桃符。據陳元靚《歲時廣記》引《皇朝歲時雜記》載:桃符之形制,以長二三尺、寬四五寸的薄木板製成,上畫以狻猊白澤之類,下書左神荼、右鬱壘,或寫春詞。以後書寫兩神名字的桃符便演化成了春聯,刻畫二神形象者便演化成了門神畫。可以説,對聯與門畫同源。
  從魏晉至唐初的這段時間裏,以桃木板畫神荼、鬱壘作門神的風俗一直沒有多大的改變。唐開元年間,玄宗生病,白日夢一破帽藍袍之士正在捕捉小鬼吞食。玄宗詢問,其自稱是終南進士,因相貌醜陋,應考落第,氣憤難忍,觸階而亡。玄宗愕然間,疾病痊癒。於是令畫家吳道子將夢中所見繪作肖像,懸之於門,以治鬼神。從此,這名稱作鍾馗的藍袍之士便替代了神、鬱二神,廣布民間,成了新的門神形象。
  初唐名將秦瓊、尉遲恭成為門神之主卻不是在唐朝。宋、明城市經濟的繁榮,使市民文化生活隨之豐富,民間説唱藝術、小説等大眾文化異常活躍。話本小説《三教源流搜神大金》《歷代神仙通鑒》中稱李世民早年創立江山,殺人無度。他即位後身體不適,夜夢常有惡鬼相纏,幾無寧日。太宗畏之,以告群臣。大將秦瓊、尉遲恭請求夜守宮門,當夜果然相安無事。太宗大喜過望,但念二人勞累,故命畫工繪二人介胄執鞭、怒目發威之像懸門側。以後,“後世沿襲,遂亦為門神”。 
空城計 36×50cm 山東平度 紙本 清代版 中國美術館藏
  年畫的喻意
  近年來,傳統風格的楊柳青貢箋、朱仙鎮門神等連續印行。這是因為一則人們已將此當做古物來把玩,二則還在於其經年不竭的喜慶氣氛。
  諧音、借代等象徵喻意手法是傳統年畫慣用的表達方式。“金玉滿堂”的尺幅上畫的是一缸金魚;一隻猴子騎立馬背,則叫“馬上封侯”;一紙蓮蓬無疑就是指“連生貴子”;“同偕到老”,畫一銅鑒一雙鞋;“喜從天降”,畫一喜蛛正下垂;“九世同居”,為九隻鵪鶉一束菊;“平升三級”,為一瓶內插三支戟,另加一笙簧管。蔥代“聰”、荔代“利”、蓮代“廉”、扇代“善”等等,似乎已成了傳統年畫的符號文字,約定俗成,心領神會。
  中國的吉祥喻意模式源於秦漢,發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人們期望改變現狀,寄希望於時來運轉,於是便有了“三陽開泰”(太陽和三隻羊)、“年年大吉”(兩條鯰魚和一隻桔子)、“大富大貴”(牡丹花)、“綾羅傘蓋,花冠羽裳”(車輪、海螺、傘、華蓋、花朵、寶瓶、雙魚、盤長)等圖式。為宦者則祈求“官上加官”(公雞和雞冠花),對子女則要求“三綱五常”(五人正品嘗三缸酒)、“連中三元”(荔枝、桂圓、核桃)。傳統年畫所蘊藏的內容遠比此豐富。這種寄託于未來的祈福納祥、驅邪避災願望,在新舊交替、承前啟後的春節時分顯得格外強烈。大凡封建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如帝王將相、后妃公主、漁翁樵夫、才子佳人、劍客義士,在民間年畫中幾乎無所不容。據悉,尚存的這類題材的年畫仍有百種之多。
  文人畫抒心臆者多,吟山水者多,頌聖賢者多;而年畫這種來自民間的通俗藝術,則始終遵循著大眾的喜好,傾吐方式較之前者更為直接、洗煉。年畫産地遍佈南北,它更多地記載了各地的鄉俗民俚,其價值無異於繪畫中的方志。
  《九九消寒圖》《二十四節氣圖》《春牛圖》等年畫無疑體現了傳統年畫的實用功效。除此之外,還有“消消氣”,這是除夕兒童消夜時的一種玩具,還有“缸魚”,此畫專貼于水缸旁,水動魚遊,水靜魚浮,還有山西晉南一帶流行的“拂塵紙”,福州等地寺廟所用“功德紙”、西北地區的“格景”等等。中國民間獨特的審美情趣,使年畫之外還産生了諸如炕圍、窗花、燈謎、柵門畫等等的準年畫。
  如此豐富的題材,還得力於不斷變化著的選題。宋明之時,理學為宗,“孝行圖”是當時繪製的熱點。光緒末年,天津楊柳青印刻了一批“女子愛國”“勸辦學堂”“滿漢平等”等宣揚愛國禦侮、發奮圖強,鼓吹維新自救的改良畫樣。袁世凱于1915年12月宣佈次年為洪憲元年,準備登基稱帝,如此,激起了全國的反對,其被迫於翌年3月又宣佈取消帝制。此間,楊柳青出品了“推燈”年畫,“推燈”即“推登”之意。
  年畫豐富的題材是涵蓋于國人普遍的吉祥觀念之內的,而其實用功效又將這種表達拓展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求吉祥是年畫發展的永恒主題,而喻意卻是它的表現。
百花公主 59.5×105.5cm 天津楊柳青 紙本 清乾隆 中國美術館藏
  新年畫運動
  1949年11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即下達了《關於開展新年畫工作的指示》,11月27日,《人民日報》將其全文發表。“指示”中説:“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中最流行的形式之一。在封建統治下,年畫曾經是封建思想的傳播工具,自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號召文藝工作者利用文藝形式從事文藝普及運動以後,各老解放區的美術工作者,改造舊年畫用以傳播人民民主思想的工作已獲得相當的成績,新年畫已被證明是人民所喜愛的富於教育意義的一種形式。”
  “指示”一經發佈,各地文教機關、各美術團體紛紛組織起來,開始創作與出版工作。至1950年初已有26個地區的200多位畫家創作了412種新年畫,發行700萬張。全國美協還籌劃了新年畫展覽,以廣泛徵集群眾意見,並於1950年春節由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與新華書店總店聯合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辦了“1950年全國年畫展覽”,3月2日,又在中央美院召開了有關新年畫的座談會。
  在此情形下,新老畫家便一擁而上投入進這一領域的創作來,無論是國畫家、版畫家,還是油畫家、漫畫家。此時,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價值衝突,被抽象成了“土洋之爭”,被貼上了無産階級或資産階級的標簽。解放後的一段時期內,國畫曾被認為是封建的、傳統的、脫離工農大眾和社會主義生活的沒落藝術,它不像版畫那樣具有戰鬥性、革命性,不像年畫、連環畫那樣具有大眾性、普及性,不像油畫那樣能迅速倒向蘇聯的學院派繪畫,並取得了合法性,所以當時國畫家們轉向年畫創作者為多,直至1957年5月各地開始成立國畫院後,這種局面才有所改變。而此時解放區過來的那批畫家一馬當先,起到了帶頭作用。這一辦法也只能是專業的年畫創作隊伍組建之前的權宜之計。
  年畫存在的土壤有賴於廣泛的群眾基礎,為使群眾喜歡之,年畫便須不斷創新,不斷注入時代的鮮活主題,同時還須有一部分熱愛它的人為之獻身。只有這樣,這門藝術瑰寶才能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