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在滬發佈 京滬穩居前十
中新網上海1月7日電 (記者 許婧)中美學術團隊7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聯合發佈的《2020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報告》顯示,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頂尖全球城市表現優異,而京滬穩居國際文化大都市綜合評價前十。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嘉華教授徐劍帶領科研團隊與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教授G.Thomas Goodnight學術團隊聯合開展國際合作研究,通過分析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各種統計標準,給出一套客觀、科學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指標體系。
課題組選取50家代表性的國際文化大都市進行評價,所有數據均來源政府官方網站、城市文化年鑒,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的統計數據。
在本次發佈的報告中,位居前十名的城市為:紐約、倫敦、東京、巴黎、舊金山、北京、洛杉磯、上海、首爾、柏林。
上海從2019年首次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中的第九位上升為第八位,在十項一級指標中上海有五項指標名列前十,分別是“文化旅遊”指標排名第三,僅次於東京、巴黎;“公共文化參與”排名第四,僅次於紐約、巴黎、北京;“文化教育”排名第八;“網際網路發展”排名第七,凸顯移動網路優勢;“公共文化供給”排名第十,體現出後發潛力。
北京從2019年首次國際文化大都市評價中的第七位上升為第六位,在十項一級指標中北京有七項指標名列前十。
此外,50個代表性國際文化大都市中的其他中國城市排名情況為,香港位居15,廣州位居31,臺北位居35。
徐劍指出,上海的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經過“十三五”的建設已經在基礎性的文化設施和整體佈局上達到了國際文化大都市的標準,但和紐約、倫敦等著名全球城市相比,上海在全球範圍的城市核心識別系統尚未建立。上海要想構建自己的全球城市文化識別,關鍵支撐是核心文化産業的培育,在未來的新興領域搶先佈局。
此外,頂級全球城市無一例外都有自己的超級文化地標,文化地標不僅是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空間載體,它還是全球民眾對城市的認知符號。上海已形成外灘等文化地標區域,而缺少可參與的實質性文化活動,現階段缺少功能性超級文化地標。徐劍建議,在外灘已成為全球民眾對上海文化想像符號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空間的延伸,依託網路內容産業的發展,把45公里的黃浦江兩岸打造成為上海的超級文化地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