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0,演藝文博“雲”中來,從“自救”到下一個風口

2020-12-31 08:3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年終特稿)2020,演藝文博“雲”中來,從“自救”到下一個風口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電 題:2020,演藝文博“雲”中來,從“自救”到下一個風口

  中新社記者 應妮

  每年12月31日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北京新年音樂會,已經不間斷舉行了24屆。今年的北京新年音樂會移師線上,主辦方將把前24屆音樂會最華彩的樂章濃縮和精編成一台兩個小時的演出。

  這,如同2020年全年演藝和文博行業的一個縮影。

  雲端“自救”:文博演藝機構抱團取暖

  據不完全統計,閉館防疫期間,中國各地博物館共推出2000余個線上展覽項目和雲教育活動,訪問量突破50億次。而2019年全國博物館線下接待觀眾的數量為12.27億人次。

  故宮博物院發佈《“雲遊”故宮指南》、國家博物館推出“國博邀您雲看展”、幾十家文博機構聯合參與的“雲遊博物館”直播,有著1388年曆史的布達拉宮首次進行網路直播並展示未開放區域,一小時裏總觀看人數達92萬人次,超過布宮全年150萬人次客流量的一半以上。

  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的提案建議多部委協同合作,大力發展博物館“雲展覽”。劉玉珠表示,“後疫情”階段,國家文物局將繼續加大“雲展覽”推進力度,使“雲展覽”成為一種觀展新常態。

  同樣,雲端演出層出不窮。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在官網推出各種優秀劇目展演,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歌劇《馬向陽下鄉記》等榮獲文華大獎的劇目都可以線上觀賞。

  大麥聯動微博、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騰訊音樂共同發起“相信未來”線上義演,王菲、那英、易烊千璽、吳亦凡等170余組音樂人參演,被稱為中國音樂史上最大規模的線上義演。義演以“對抗焦慮,回歸日常”為主基調,節目形式不拘一格,流行、搖滾、民謠、古典等多種音樂形態多元呈現。四場義演的線上觀看總人次達到4.4億。

  TMElive舉辦了40多場“線上演唱會”:五月天、劉德華、劉若英、陳奕迅、周深、孫燕姿……

  政策利好:培育壯大雲演藝、雲展覽等新型業態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日前發佈《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設置專門章節,部署超高清、VR/AR、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在文化産業領域的創新應用,明確培育壯大雲演藝、雲展覽、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業態的具體路徑。意見著重突出以優質數字文化産品引領青年文化消費,引導創作滿足年輕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産品,增強青年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文化産業異軍突起、逆勢上揚,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展現出強大的成長潛力,成為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目前中國網民規模9.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67%,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數字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在今年6月推出的一份調查顯示,超五成受訪者期待線上展覽增加互動性強的環節。線上展覽關鍵在於交互體驗,不僅觀眾可以自主挑選展品、自己設計觀展路線,而且直播時主持人也應有足夠的知識儲備與網友交流。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鄭奕指出,所有形式都應為內容服務,內容要為主題服務。今後各大博物館的“雲展覽”可能會成為標配,但如果缺乏強有力的研究和豐富的內容支撐,線上展覽可能會淪為單調的圖文展,也就很難吸引觀眾。

  線上演出雖然無法取代線下演出,但已悄然改變著文藝演出生態。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朱克寧指出,演出市場資源少、格局小、産業鏈不完整是不爭的事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受限于分佈式的以劇場演出為主的市場模型,它既有獨具的現場魅力,也是制約行業做大的成因。而網際網路則提供了拓展産業鏈、開闢新營收渠道的契機,並最終將引領演出行業從小眾走向大眾。

  “未來,線下線上演出都是整體演出市場的一部分,是尚未進行整合又必須要融合的大市場。創作適合線上線下需求的演出項目,對應線上線下不同的觀演習慣,互補線上線下各自的盈利模式。”朱克寧説。(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