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單霽翔:從故宮“看門人”到中華文化“看門人”

2020年09月23日 08:4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臨汾9月22日電 題:單霽翔:從故宮“看門人”到中華文化“看門人”

  作者 高雨晴

  依舊是一身中山裝,在山西臨汾雲丘山上,單霽翔開啟他的第N次演講。年近七旬的他,一如既往,奔波在中華文化守護之路上。

  在山西臨汾舉行的“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暨世界旅遊聯盟·黃河對話”活動上,單霽翔以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的身份圍繞文化遺産保護等作主旨演講。

  就在一週前,單霽翔在2020中國城市規劃學術季“方圓閣説”欄目作線上演講。同一天,他在北京作“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專題講座。9月18日,單霽翔又出現在深圳,繼續為文物保護事業奔走。

  一週三講,這大概就是單霽翔退休後的生活。事實上,這並不是單霽翔第一次來山西。早在擔任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一職時,他曾到山西太原、晉中、忻州、臨汾、運城、晉城等地調研、考察。

  “山西的文化文物工作者為保護文化遺産做出大量工作。”單霽翔回憶道,一次,山西臨汾一處古城墻,因周圍建造住宅受到破壞。“臨汾的文物工作者、博物館工作者就把工地的大門攔起來,晝夜守護,保我城墻,愛我臨汾,我很感動。”單霽翔説。

  山西是中國的文物大省,目前,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31處,數量居中國第一。2007年,五台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獲得成功,山西省世界文化遺産達到3處。

  談及申遺過程,單霽翔説,“五台山提出申遺的時候,我們到現場一看,二十多個地點全部需要整治,特別是臺懷鎮。”經環境整治後,包括進行拆遷、建設旅遊配套設施等,“深山藏古剎”的意境又回來了。

  “我們搶救保護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和文化遺産。”在細細梳理中國自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的申遺路程後,單霽翔感慨道,“在這個過程中,最可貴的是,改變了我們對文物的態度。”這是一個由過去的文物保護到如今的文化遺産保護的轉變過程。

  多年來,單霽翔的足跡幾乎踏遍了中國,為搶救和保護文化遺産而奔走。他有著多重身份,其中最讓人熟知的,還是“故宮博物院院長”。七年時間裏,他被外界稱為故宮“掌門人”,而他自己卻自稱是“看門人”。

  在其退休後的日子裏,幾乎在每次演講中,單霽翔都會與民眾分享故宮的故事。他坦言,2012年,在他剛剛擔任故宮第六任院長時,故宮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186萬餘件文物藏品有99%沉睡在庫房裏。經過7年努力,在故宮建立600年之際的今天,故宮在開放區域上,已經開放超過80%。

  據統計,2019年,故宮博物院的遊客突破1900萬人次。單霽翔説,人們在感受文化遺産魅力的同時,不僅要保護文化遺産資源,還要尊重文化遺産資源,有尊嚴的文化遺産才能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力量。

  演講結束後,現場掌聲連連,在短暫與在場外賓交談後,單霽翔急忙離開會場。記者發現,當晚8時,他在安徽阜陽還要作一場題為“城市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産保護”的專題報告。這位中華文化“看門人”的文化遺産保護之路,未完持續……(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