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人的蟲牙會“説話” 它們洩露了這些秘密

2020年04月21日 10:52:00來源:科技日報

  本報記者 唐 婷

  日常生活裏,牙疼實在是件“要命”的小事。可你知道嘛,不只是現代人,10萬年前的古人同樣也會為齲病所苦。

  不要小瞧這一顆顆曾深埋地下、穿越千年的齲齒,在考古學家眼裏,它們可都是能見微知著的寶貝。近日,一篇以古人齲病為研究對象的論文《內蒙古中南部先秦兩漢時期人群齲病與生業模式初探》刊發在《農業考古》上。

  多個遺址發現古人蟲牙

  齲病,俗稱蟲牙,是齒科疾病中的常見病。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吳秀傑及其團隊研究發現,早在距今10萬年前的廣西崇左智人洞Ⅱ號顱骨化石上就有齲齒的存在。此外,在距今約9000—7500年的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約5000—4000年的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出土的人骨遺存中,考古學家也都發現了齲病現象的存在。

  古人是如何患上齲病的?長期從事古代人骨研究及古病理學研究的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朱泓介紹,遠古時期,人們沒有牙齒保健意識,也不太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堅持刷牙。古代人口腔中食物殘渣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是誘發齲病的關鍵因素。

  在人類的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佔據了重要的位置,它們廣泛存在於穀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在咀嚼食物的過程中,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殘渣會殘留在牙齒表面或齒縫裏。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在口腔細菌的作用下發酵産生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會對以碳酸鈣和磷酸鈣為主要成分的人類牙齒形成腐蝕。在酸性物質的長期腐蝕下,原本光滑的牙齒表面就會因脫鈣而出現凹坑進而形成齲洞。

  考古發掘中看似微小的齲齒,是如何被考古學家注意到的?牙齒是生物體中最堅硬的組織,因此,它在遺存中最容易被保存下來。一旦被齲蝕,牙齒上會留下明顯的痕跡。

  朱泓介紹,對考古現場發現的牙齒狀況和數量展開分析,可以對該遺址上出現過的古人群的齲病等齒科疾病進行統計。

  現代流行病學常用患齲率(在一定時間內特定人群中患齲人數佔總人口基數的百分比)來對現代人齲病情況進行統計。而由於發掘出土的人骨標本的頜骨常常破損,特別是墓葬中散落的牙齒有時很難準確復位到齒槽內,因此研究人員通常根據齲齒數佔觀察總齒數的百分比來了解古人群齲病情況。

  古農耕人更容易患齲病

  那麼,了解古人群的齲病情況有什麼用呢?“正如前面所講到的,齲病的出現,和食物的攝取密切相關,而食物攝取又與人類生存環境、生存模式有著最直接的關係。”朱泓介紹,透過古人群齲病現象,可以對他們的食物來源和謀生的方式有進一步的認知。比如,他們是以吃植物性食物為主,還是以吃動物性食物為主,以從事農業生産為主,還是以狩獵、畜牧為主。

  古病理學研究表明,患齲率的高低與人類食物結構中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多寡息息相關,而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差異則是不同經濟類型人群飲食差異的直接反映。

  “國內外相關考古學者運用大量的數據,證明了齲病發病率的升高與人類社會生産力的提高、農業的出現以及人類食物結構中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的增加息息相關。”《內蒙古中南部先秦兩漢時期人群齲病與生業模式初探》作者、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員張旭説。

  20世紀80年代,在對日本地區發掘出土的人骨標本進行齲患情況調查與研究後,牙齒人類學家Turner曾指出,憑藉漁獵—採集度日的繩紋時代先民在患齲率方面(患齲率0—5.3%)要低於依靠農業耕種為生的彌生時代居民(患齲率2.3%—26.5%),而從事混合經濟模式的古代人群患齲率(患齲率0.4%—10.3%)則介於二者之間。

  對我國北方部分古代人群患齲率進行統計和比較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副教授何嘉寧曾撰文指出,我國北方古代人群患齲率變異範圍相當大,由於農業經濟模式下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被當作主要的食物來源,因此農業經濟模式下的人群齲病發生率最高;畜牧經濟模式下的食物結構中則以肉類食物為主,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攝入不及農耕人群,因此在遊牧人群中,齲病發生率偏低。

  食物日益精細使齲病發生率遞增

  透過一顆顆古人留下的蟲牙,考古學家試圖更為精細地勾勒和還原當時人們生産生活的場景。

  “此前的研究,更多地局限于對某個遺址出土的人骨遺存進行統計報告,而張旭所做的這項研究,不僅涉及他重點關注的內蒙古中南部先秦兩漢時期遺址,同時還結合其他遺址材料,進行了相對系統宏觀的研究。”朱泓指出。

  通過細緻梳理,張旭發現,我國內蒙古中南部地區古代人群的齲病發生率,自新石器時代至鐵器時代總體呈上升趨勢,這一點符合目前學界關於“齲病與人類社會生産力發展以及農業出現相關”的推論。

  從更大時空尺度來看,我國北方地區由不同經濟模式主導下的各古代人群在齲病方面表現各異。張旭具體分析道,原始農業時期,雖然農業經濟佔主導地位,但因處於較原始的階段,狩獵採集等其他經濟仍佔有一定比重。碳水化合物攝入有限,齲病發生率相對偏低;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青銅至早期鐵器時代農作物的生産及加工水準都有了極大的發展,食物變得越來越精細,齲病發生率也隨之遞增。

  “客觀上,隨著農業生産和加工技術的進步,使得食物的精細加工成為可能。而同樣都是吃一定重量的植物性食物,如果加工更細緻,由於去掉了表皮,吃到的澱粉會更多,同時細小顆粒也更多,更容易粘附在牙齒表面形成菌斑,進而更容易出現齲病。”朱泓分析道。

  延伸閱讀

  1.4萬年前古人就會做牙科“手術”

  去看牙醫這件事聽起來似乎是現代人的專屬。然而考古學證據顯示,我們的遠古祖先可能早在1萬多年前便已開始接受牙科治療了。

  考古學家們在一枚距今1.4萬年前的古人類牙齒上發現了由燧石工具切割留下的痕跡。他們相信這表明當時這名古人正試圖將齲齒的一小塊區域去除,以減輕牙痛的困擾。

  “基本上來説,這塊被感染的牙組織是被人使用某種很小的尖銳石器工具小心地從牙齒內部摳除的。”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古人類學家史蒂芬諾·本納茲博士表示,“這表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的人類已經意識到齲病的有害影響,以及使用侵入性手段進行干預。”

  這樣的牙科“手術”可能是由患者本人進行的,也有可能是由另外的人進行的。如果是後者,那他就是一名舊石器時代的牙科醫生。考古學家們認為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進行這樣的操作會非常疼痛,因而很有可能是由其他人進行“手術”操作的。

  另外,考古學家還注意到,齲齒蛀洞周圍的牙釉質經過了磨損,顯示在這次“手術”之後,這名患者又存活了非常久的時間才去世。

  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這項發現説明,之前發現的一些人類早期牙科醫學技巧,如在古羅馬、古希臘以及古埃及存在的,使用鑽頭處理齲齒蛀洞的做法,很有可能就是從舊石器時代這種更加原始的齲齒處理做法逐漸演變過來的。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