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讓古琴音樂向當代“敞開”

2020年04月13日 09:27:00來源:人民日報

  讓古琴音樂向當代“敞開”(名師談藝)

  打譜闡釋和重新編曲二者並舉,將實現古代琴曲在表演形式上的現代整合,給古琴音樂帶來新的生機

  古琴藝術是民族藝術瑰寶。如何對古琴音樂進行現代闡釋,喚醒豐富的琴曲寶庫,使其更好地融入現代音樂生活?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與現代音樂記譜方式不同,古琴“減字譜”不直接記錄音高,只記明弦位、徽位和指法,其節奏有較大伸縮餘地。演奏者需要在熟悉琴曲一般規律和演奏技法基礎上,通過揣摩曲情進行再創造,力求再現原曲的本來面貌,從而完成自己對樂曲的闡釋,這就是所説的打譜。也就是説,面對同一份古琴樂譜,不同琴家演奏出來的音樂差異很大——中國琴樂這種“打譜”的音樂思維,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闡釋空間,使歷史河流中的每個音樂家都可以參與到對同一樂曲的創造性闡釋中來,從而形成古琴音樂千百年來一脈相承又與時俱新的特質。

  今天,如何做好這種既傳統又體現出個人創造力的打譜闡釋呢?我認為主要在解題、移情兩方面下功夫。

  解題指的是每首樂曲前都有一段文學性描述,描述樂曲所營造的境界。解題對音樂家闡釋作品有定向作用,不僅對琴家打譜尤其立意至關重要,甚至對打譜風格乃至旋律結構都會産生相當的影響。比如不少琴家演奏古琴曲《瀟湘水雲》時,根據的是《五知齋琴譜》中山水抒情詩式的解題。抗日戰爭時期,內心的愛國之情激發了我父親吳景略。他認為,重建古曲《瀟湘水雲》不應只是單純表現山水之趣,而應結合曲作者所處的南宋時代,強調憂國之思。我父親對此曲進行首次打譜,並在上海組織“今虞琴社”公演,以此抒懷,引起轟動。可見不同的解題輔以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情境,會讓同一支琴曲呈現不同的面貌。

  移情,意為在古琴演奏中擅于理解音樂中標題的隱喻,進而用古琴塑造情感符號和審美意象。以《神奇秘譜》版《瀟湘水雲》為例,各段小標題都隱喻了創造音樂氛圍與情感形象的可能:洞庭煙雨、寒江月冷,使人聯想雲霧迷蒙、煙雨蒼茫景象,可據此創造出一種清冷的音樂氛圍;江漢舒晴、天光雲影,給人以明朗、希望的聯想;浪卷雲飛、風起水涌,則又使人情感奔涌,心潮澎湃。這些意象都可以被有機融會在演奏中。秉持這一理念,我和父親兩代人共打譜完成了100余首傳統琴曲,豐富了失聲已久的古琴曲庫。

  由於受到古琴樂器自身性能的局限,如在音量、音階及和聲等方面的缺失,傳統琴樂在現代音樂生活中的比重較低。如何讓歷史悠久的傳統琴樂更好地為現代所“用”?在我看來,要在傳統的創造性打譜闡釋的基礎上,加大對古琴曲庫的開發。根據上世紀50年代有關專家的統計,現有160多種琴譜譜集、600多首不同名的琴曲流傳至今,如果算上同一琴曲的不同版本,共有3000多首。這3000多首古琴曲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瑰寶,嘗試用各種樂器、各種形式演奏,可以更好地和世界各民族的不同音樂接軌。

  具體來説,可以在保留古琴的同時加入其他樂器,採取伴奏或協奏形式;或者不使用古琴,僅用現代樂器和表演形式演奏古琴琴曲。從功能上講,可以達到琴樂表演由個體向群體轉化;從形態上講,可以實現琴樂由單聲向多聲轉化;從方法上講,可以使琴樂的豐富曲庫得以充分開發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編曲可從各個方面來豐富,比如加入多聲、和聲等,但琴曲原有結構要保持。如果只取琴曲最廣為人知的一段為動機,其他都直接採用西方現代曲式,這樣創作出來的樂曲就不能整體展現原古琴音調和古人的樂思結構。

  中國古琴記譜法獨特的減字譜使琴樂闡釋具有開放性,今人恰恰可以此為基礎,對傳統曲庫中的大量琴曲進行重新編曲。打譜闡釋和重新編曲二者並舉,將實現古代琴曲在表演形式上的現代整合,使古老琴曲寶庫融入現代音樂生活,給古琴音樂帶來新的生機。這是我對琴樂未來的期望,也是我60年古琴生涯的感悟和總結。

  吳文光,生於1946年,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第一批國家級古琴非遺傳承人。獲中國琴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唱片《瀟湘水雲》獲首屆中國唱片社金唱片獎,出版《虞山吳氏琴譜》《神奇秘譜樂詮》等琴譜。吳景略、吳文光父子兩代琴家完成中國現存最早古琴譜集《神奇秘譜》整部作品的打譜工作。

  吳文光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