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麗的“織女”們
中國衣裳
那些美麗的“織女”們
中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牛郎渴慕織女的賢良和美麗,在老牛的指點下如願以償,與織女結為夫妻,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育有一兒一女。然而織女是仙女,違反天條的行為很快受到了懲罰,王母強令她與牛郎分開,並用金釵在兩人之間劃出一條銀河,只允許一家人七夕相會。
牛郎、織女,顯然不是真實姓名,而是男耕女織社會的主要職業。所以,在他們身上發生的,其實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牛郎織女的愛情、母子間的親情,以及老牛和牛郎的友情,都是人類的主流情感,三種情感同時發動,想不感動都難。
牛郎織女的傳説留下了一個傳統節日——七夕節,很多人不知道,在七夕這天,古代女子還要過另外一個節日——乞巧節。因為傳説中織女有兩種超人的能力,一是十天能織絹百匹,二是她縫的衣服天衣無縫。所以趁她下凡,民女們要向她求教更高超的紡織和縫紉技術。
一般來説,乞巧節的過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從漢朝開始,民女們每到七夕就去一個名叫開襟樓的地方,參加穿七孔針比賽,誰穿得最快,就證明織女給她傳授了神技,會得到獎勵;第二種,在七夕當天抓一隻蜘蛛放在小盒中,到第二天早上打開,誰的蛛網織得更密,誰的手就會變得更巧;第三種,白天盛一碗水放在太陽下面,把小針投到水面上,然後觀察碗底的針影,誰的影子像花朵、雲霞、鳥獸,或者縫紉工具,就説明誰的手得了織女的真傳。總之,這些玩法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女性提高女紅技術。
織女的經典形像是美麗善良、心靈手巧、恪守婦道的,這樣的形象,在漢代定型之後保持了兩千年之久。一種傳説之所以流行,是因為社會需要,那為什麼古代需要神仙織女呢?
至少有如下兩個原因:其一,儒家思想從漢朝開始受到重視和推崇,在禮教方面對女性不斷追加要求,任勞任怨的織女能夠詮釋道德觀念;其二,織女的形象更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漢武帝年間打通絲綢之路,絲綢對外貿易量增大,需要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的女性來更快更多地生産絲綢。所以,織女做為神話人物,其實承擔著一種社會職責,那就是對民間女子的精神感召和效率示範。
中國古代,在紡織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人很多,比如嫘祖、嫫母和黃道婆。嫘祖和嫫母都是人文初祖黃帝的妃子,嫘祖因為發明絲綢,而被後人祀為“先蠶娘娘”,嫫母因為改進紡織工具,被祀為“先織娘娘”。但她們二人因年代太過久遠,真實性無法確認,相比之下,黃道婆的故事更為有據。
黃道婆生活在宋末元初。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口大增,絲綢葛麻已經無法滿足民眾的著裝需求。棉花在宋朝傳入中國,開始在邊緣地區種植,中國人向來擅長絲織,突然面對棉花卻有些手足無措。此時,特別需要有人擔負起棉紡技術引進的使命,黃道婆就成為這個里程碑式的人物。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按照《中國染織史》的説法,黃道婆出生在上海松江烏泥涇,十二三歲就給人當童養媳,後來因為受不了公婆和丈夫的虐待,隻身逃到崖州,就是今天的海南島。因為住在道觀裏,所以人們管她叫黃道婆。
在民族生活習俗迥異、語言不通的情況下,黃道婆從黎族姐妹的手中學到了棉紡技術,其中艱苦可想而知。30年後,她帶著棉紡技術回到家鄉。也許是受了道家的影響,也許是其他不為人知的原因,黃道婆心胸豁達,樂於奉獻。
她改進了捍、彈、紡、織等工具和機器,並且在配色和提花兩方面技高一籌。她所織出的花布“粲然若寫”,鮮艷生動,就像是畫上去的一樣。最為驚人的是,她把30年裏學到的技術廣泛傳授。以她的實力,辦不了職業學校,當時也沒有專利、品牌和連鎖的概念。在一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年代,能把手藝傾囊相授,這種奉獻與織女在七夕向民女傳授技藝,恰有一種神似。
黃道婆去世以後,松江府一度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後來,當地人為她建立了“先棉祠”,黃道婆成了後人心中的“先棉奶奶”。“先蠶”“先織”“先棉”,都是我們的祖先,也都是偉大的“織女”。
古代女性在紡織和服裝領域的付出和貢獻,是後世子孫不應該忘記的。除了嫘祖、嫫母、黃道婆,還有很多“織女”,貢獻未必可以相提並論,甚至也不是紡織高手,卻仍然各有各的精彩。
最美麗的織女——西施。西施是浣紗女,浣紗是紡織中的重要環節。西施浣紗,可能有兩種原由:一是當時出現了紡織分工,她負責浣紗這道工序;二是各道工序都由一人完成,而恰好是她到河邊浣紗時被人望見。
最智慧的織女——孟母。古代偉大思想家孟子的母親,看到孟子不愛學習,便剪斷了織機上的經線。孟母雖然不一定是紡織高手,但是她借用織布教育子女,讓後人欽佩她的睿智,並且從中受到很多啟發。
最勇敢的織女——花木蘭。著名古詩《木蘭辭》開篇第一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句詩交代出花木蘭的“織女”身份,與後來的沙場征戰形成強烈對比。豫劇《花木蘭》中唱道:“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
最文藝的織女——蘇若蘭。蘇若蘭是南北朝時期前秦大臣竇滔的夫人。因丈夫感情不專,出現婚姻危機,為使丈夫回心轉意,她織出一塊八寸見方的錦,成功挽回婚姻。這塊錦的奇妙之處是上繡有29行29列,共841個字,無論正讀、反讀、繞讀、疊字讀,皆可成詩,被稱為《璇璣圖》。據現代研究者稱,其中有詩7958首,是紡織史和詩歌史上的奇跡。
最懂享受工作的織女——丁娘子。丁娘子,生於明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松江),離黃道婆的老家不遠。據説她容貌出眾,手藝精湛,彈棉紡紗織布,都是大師水準,更為關鍵的是,她的操作本身就是一種美。康熙年間的《松江府志》卷四中説:“東門外雙廟橋有丁氏者,彈木棉極純熟,花皆飛起,收以織布,尤為精軟,號丁娘子布,一名飛花布。”
據説丁娘子的工作狀態就像舞蹈一樣儀態萬千,芊芊玉手,輕盈起落,彈棉之際,花皆飛起,如雪漫天;紡出的紗細如蠶絲,柔韌均勻,織出的布光潔細膩,輕柔精軟。所以,人們管她的作品叫“丁娘子布”,甚至就叫“飛花布”。於是,她的棉布成了“品牌”,頗受宮廷和民眾的歡迎。《上海縣竹枝詞》中有:“丁娘子布號飛花,織納紋工出下沙。一種斑斕如古錦,産從上海也名家。”以現代人的眼光看,這樣的織女可能更讓人樂於靠近。
(作者係百家講壇《中國衣裳》系列講座主講人)
李任飛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