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典型人物 為時代傳神寫照
塑造典型人物 為時代傳神寫照(高峰之路)
核心閱讀
英雄楷模轉化為典型人物,能更牢固地鐫刻在民族乃至人類的精神史冊上。只有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以典型的高度標識創作的提升,文藝發展才能真正匹配時代的高度
新時代的創作者,腳下是一片孕育典型人物的豐厚土壤,應當靜下心來、沉下身去,以萬取一收之手段,捕時代精神之要義,以文字、顏色、聲音、情感、情節、畫面、圖像等,塑造生動鮮活的典型人物
審美趣味的變化,呼喚藝術家自覺以新的文體完成新典型的塑造。塑造新時代典型的過程,是體現時代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實現新表達的過程
塑造典型人物形像是文藝創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文藝繁榮發展、與時俱進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典型人物所達到的高度,就是文藝作品的高度,也是時代的藝術高度。只有創作出典型人物,文藝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新時代文藝創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為人民奉獻了一批新的典型人物。
用典型高度彰顯時代高度
當我們仰望文藝作品的燦爛星空,總會看到一些優秀文藝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格外熠熠生輝。小説《創業史》裏的梁生寶,散發著建設新世界的昂揚精神,讀他的故事,我們感受到新生社會主義國家的勃勃生機。油畫《父親》飽含深情地刻畫了純樸憨厚的中國農民形象,與“父親”四目相對,我們內心涌動起對腳下站立的土地的無限熱愛。電視劇《渴望》裏的劉慧芳,把中國女性的賢惠端莊樸實表現得淋漓盡致,感動了千百萬觀眾。
電影《戰狼Ⅱ》裏的冷鋒,是大國崛起背景下人民利益捍衛者的嶄新形象。電影《中國機長》裏的劉長健,看似“孤膽英雄”,實則體現中國制度內蘊的優勢和力量,給中國英雄形象譜係增添了一位英雄機長。電視劇《創業時代》裏的郭鑫年,是科技創新時代的創業青年典型,身上張顯突破成規、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電視劇《都挺好》裏的蘇明玉,讓我們看到自愛自尊、自立自強的“半邊天”形象,以當代女性的成長展現社會進步的豐碩成果。電影《流浪地球》以科幻形式詮釋中華民族“和衷共濟”的價值追求,中國航太員劉培強和兒子劉啟充滿擔當精神……這些典型人物的共同特徵是藝術展現時代發展成就,以個體人物形象的藝術魅力折射新時代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精氣神。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文藝作品的品質有待提升,文藝精品的數量有待提高,文藝典型的創造也有待加強。當前,民族英雄、革命英烈、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越來越受到尊敬和推崇,他們不僅體現時代精神高度和民族文化風骨,而且標示了社會潮流的進步方向。英雄楷模轉化為典型人物,能更牢固地鐫刻在民族乃至人類的精神史冊上。在這方面,文藝創作應當切實擔負起典型塑造的責任。只有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以典型的高度標識創作的提升,文藝發展才能真正匹配時代的高度。
洞悉社會發展趨向
典型人物是個體的,又是社會的;是個性的,又是共性的;體現人性本色,又折射時代風貌。成功塑造典型的創作者,首先應是合格的時代書記員。馬克思説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關於人的一切,可以也必須在其社會關係中得到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天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懷,新時代畫卷裏的中國人,其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不但與革命戰爭年代或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很大不同,與改革開放早期相比,也有不小變化。典型人物是現實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塑造典型人物,必須洞悉社會發展趨向,剖析現實生活肌理。
這就離不開對人物社會屬性的考量。隨著我國城鄉發展格局的變化、經濟結構的調整,行業和職業不斷細分。改革開放初期的1982年,我國國民經濟行業有222個小類,到2019年增長為1380個。2015年我國職業細分為1838類,2019年又增加了13個新職業。人們所處的社會結構深刻變革,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想觀念、情感樣式乃至人生命運,也發生了變化。藝術家塑造人物,不僅要表現他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刻畫他是怎麼做的。不同行業的模範人物,道德品質有共同之處,但表現形態各有韆鞦。近年來,話劇《生命密碼》、歌劇《呦呦鹿鳴》都塑造當代模範人物,但不同的行業特徵,給予人物形象不同的藝術特質。
恩格斯在給拉薩爾的信中説,古代人的性格描繪,在今天是不再夠用了。面對新人新事,前人塑造典型人物的手法,今天更是不夠用了。不論是“駐村第一書記”“海外維和官兵”,還是“天使投資人”“程式員”,抑或“快遞小哥”“電商小二”,都是文藝創作要書寫的新人。而新人之“新”,不僅新在職業,更新在精神。典型人物是時代總體精神狀況的藝術表徵。新時代的創作者,腳下是一片孕育典型人物的豐厚土壤,應當靜下心來、沉下身去,以萬取一收之手段,捕時代精神之要義,以文字、顏色、聲音、情感、情節、畫面、圖像等,塑造生動鮮活的典型人物。
以新文體塑造新的典型人物
作為藝術創造的産物,典型人物所給予人的,首先是美的享受。文藝史反覆證明,典型人物必須以藝術的、審美的方式深刻體察和把握人物及其具體現實環境,否則就會“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
善於創造“改革者”形象的作家蔣子龍説,“盯住人,寫出人物,寫出典型化的人物。人物性格的光彩自然會照亮那些所謂枯燥的東西”。老舍也説,劇作者需在人物頭一次開口,就顯出他的性格來。塑造典型人物,意味著以活生生的性格、語言、行動折射其全部生命。作為某種審美形象,典型人物的塑造本質上是一種美學追求。作家藝術家應將孕育典型人物的生活作為審美對象而非僅是認識對象,從具體的事件、情境出發,讀懂社會、咀嚼生活,提煉人物形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這是典型人物常塑常新的根由所在。典型人物表現美,不應僅是內容或題材意義上的,也應是形式或文體意義上的。審美趣味的變化,呼喚藝術家自覺以新的文體完成新典型的塑造。塑造新時代典型的過程,是體現時代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實現新表達的過程。
這個過程離不開文藝理論評論的指引作用。文藝創作需要靈感、直覺,但經典作品總是貫穿著哲理性認識。如果沒有對中國城鄉發展的深刻理解,路遙無法創造出孫氏兄弟;缺乏對中國鄉土社會的理性把握,陳忠實又怎能將白嘉軒這一人物自如駕馭筆下?在複雜的當下社會,面對多樣的文藝思潮,更要密切理論評論與創作的關係,用理性的力量增強典型人物的人性溫度、歷史深度和現實厚度。同時,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藝術開闢無限廣闊的空間,網路文藝為典型人物的塑造及傳播、欣賞,提供全新方式,對此均應加以積極運用。塑造現代化中國高科技管理人才“馮嘯辰”形象的網路小説《大國重工》等,已為網路文藝塑造典型人物作出有益探索,創新之路正未有窮期。
文藝工作者應用博大胸懷擁抱時代,用深邃目光觀察現實,用真誠感情體驗生活,用藝術靈感捕捉人間之美,塑造具有思想穿透力、審美洞察力、形式創造力的典型人物,譜寫新時代文藝新篇章。
胡一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