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守護文化傳承之根——中國古籍數字化現狀掃描

2020年01月02日 13:14: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屠呦呦從古醫書中獲得提取青蒿素的思路獲諾貝爾獎,讓人意識到古籍中蘊含著驚人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對古籍的整理、保護和利用,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護與傳承中華文脈和傳統文化。

  然而,經歷了數千年的古籍是如此脆弱,經不起翻閱等直接接觸,絕大多數都存放在庫裏,連專業研究者都很難看到。保護,就難以利用;利用,就很難充分保護。現代數字化技術的出現,才讓這對矛盾迎刃而解。

  至此,我們方能了解2019年11月,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組織第四次古籍數字資源共用聯合發佈的價值——全國20家單位線上發佈數字資源7200余部(件),全國古籍數字資源發佈總數已超過7.2萬部,普通讀者也可以和研究者一樣在網上免費共用古籍數字資源。

  古籍數字化有多重要?目前中國的古籍數字化處於什麼狀況?本文試圖做一個簡單的勾勒。

  數字化帶來古籍重新發現

  對搞文史研究的人來説,佔有獨家資料幾乎意味著初步的研究成果。

  北京大學教授榮新江説,古籍數字化帶來了古籍發現的新時代,數字目錄和古籍全文發佈後,我們可能無意中就發現重要的研究素材。過去我們只知道大的館藏,其實很多小館藏著珍貴的古籍。

  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杜澤遜説,因為有了數字化古籍,北京大學教授張麗娟和一位年輕人在國圖收藏中發現了過去不知道的十行本《尚書注疏》的元刊原印本和楊復《儀禮圖》元十行原印本。元十行本,清代以來用的都是明代歷次修版,原印本的發現甚至會改變原有的結論。

  榮教授希望古籍數字化工作更多地跟學術界溝通,根據需要決定哪些古籍先發佈。比如做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廣東、福建、浙江一帶的地方圖書館館藏家譜變得重要。如果國家優先支援開展這類古籍的數字化,將幫助我們佔據學術制高點。

  古籍數字化關係文化命脈

  數千年遺存下來的古籍如浩瀚之海。據統計,僅漢文古籍品種就超過20萬種,版本超過50萬種。

  200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文提出,在“十一五”期間大力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負責摸家底、古籍修復和保護,新聞出版署下轄的相關出版社負責影印出版,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負責古籍的整理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

  數字化浪潮改變了固有的秩序。古籍普查線上上登記,閱覽在網上免費共用,數字化替身保護了圖書原件。如果不拘泥于物質形態只考慮文化內涵,數字化甚至可以看作是流落海外珍稀古籍另一種形式的“回家”。

  榮教授是研究敦煌學的,當國內出版社為海外收藏的敦煌文獻做黑白圖錄時,1994年,英國已經開始做IDP(數字化的國際敦煌項目),將英、中、俄、日、德、法、韓所藏敦煌古文獻的數字化資源匯聚到英國,全世界的研究者共用。榮新江惋惜我們動手有點晚:“在‘十三五’古籍出版規劃討論的時候,各出版社都在策劃要出多少整理本古籍。我提出,為什麼不搞古籍數字化,將國家用於古籍整理的經費支援數字化整理?”

  他認為,古籍數字化關係到國家的文化命脈,國家應該設立專項基金,支援更大規模的數字化。

  多頭掘進 對接貫通

  國家圖書館在古籍數字化方面起到了帶頭作用。2016年,作為“中華古籍保護計劃”階段成果的“全國古籍普查登記基本數據庫”正式上線,包括書名、著者、版本年代、冊數存卷的數據一目了然。

  同年上線的“中華古籍資源庫”備受讀者歡迎。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説,因為擁有原版掃描的清晰數據圖像,2016年點擊率增長了1000%,2017年在此基礎上又增加100%,2018年,過去排在地方誌、中文圖書、民國期刊之後的老四“中華古籍資源庫”,頁面瀏覽躍居第一位。

  中華書局則利用已出版資源做古籍數據庫。“中華經典古籍庫”收錄了中華書局及其他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整理本古籍圖書,資源涵蓋經史子集各部,包含二十四史、通鑒、新編諸子整合、十三經清人注疏、史料筆記叢刊、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佛教典籍選刊等經典系列,並提供便捷的閱讀、查詢、文獻徵引等服務。“西南聯大數據庫”“中華文史工具書數據庫”“中華文史學術論著庫”“海外中醫古籍庫”“歷代進士登科數據庫”之外,他們向外拓展,又設立了“木版年畫數據庫”“中華石刻數據庫”。其中宋代墓誌銘數據庫為全國第一個線上出版的數據庫。

  上海圖書館是古籍收藏的大戶,目前公益性發佈館藏8000余部家譜、470余部珍貴古籍。考慮到本館影像資源豐富,但缺乏可以研究的文本資源,於是採用了“眾包”模式,發動社會大眾、志願者參與館藏文獻的整理和研究,利用大家的知識盈餘去共創價值。

  熱盼統籌 無遠弗屆

  所有研究者都渴盼的支援檢索的全文字識別,需要花費的精力和金錢都很巨大,每本書都是一個小工程。

  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竇天芳提出,高校圖書館各自將其保存的古籍數字化,是否有重復投入?能否國家統籌?我們需要的不僅是數字化資源而且是數據化資源,文本可檢索,能自由提取人物、地點、家譜、地理資訊、當時的經濟狀況等資訊,這種方式將帶來新的研究方法。説到底,就是要將古籍資源庫變為古籍知識庫,讓社會大眾很容易地識別、了解、利用。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周少川建議,在目錄學書目著錄上,應考慮增加新的分類,收錄一批流通廣泛、使用頻繁的優秀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瀚堂典藏”“國學寶典”等應屬於多功能綜合古籍電子叢書;而像敦煌、家譜、方志等特色數據庫,則應屬於專類古籍電子叢書。數字古籍這一新品種,也應納入古籍普查、保護的範圍,這也是國家文化安全的需要。如果聯合發佈後,能形成全國上線數字化古籍的聯網,甚至可以連結到全球中華古籍的資訊,那就更好了。

  古籍數據庫用戶艾俊川説,數字化是對古籍高效、永久的保存。古籍化身千百,不僅造福學者,也讓業餘文史愛好者方便使用,功德無量。

  張稚丹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