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旭東:故宮“不辦‘獻寶’展,期待更多觀眾慢慢欣賞”

2019年12月31日 13:08:00來源:北京日報

  紫禁城600年請來“韓熙載”“蘇軾”,舉辦一系列主題展覽,院長説:

  “不辦‘獻寶’展,期待更多觀眾慢慢欣賞”

  本報記者 劉冕

  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週年,故宮博物院迎來95歲生日。昨天傍晚,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發佈6個“一系列”慶祝活動。《韓熙載夜宴圖》、蘇軾主題書畫等已經定檔。王旭東説,每個展覽都有主題,故宮要對“獻寶”展和“亮寶”展説不,辦展不是為了讓人排隊幾小時,只為看一眼文物,希望能有更多觀眾,有更多的機會慢慢欣賞文物。

  “韓熙載”“蘇軾”確定到訪

  故宮將舉辦的重磅大展題材涵蓋古代建築、專題書畫、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題。比如“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將以600年來時間軸線中的20余個關鍵年份為基點,通過紫禁城的營繕、改造和保護等關鍵性事件,介紹600年來的城中變化,闡釋紫禁城作為宮殿建築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陶瓷館”專館則將在武英殿重新開放,以中國陶瓷發展史為綱,展現中國陶瓷八千年延綿不斷的發展歷程,改陳後文物數量由原“陶瓷館”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

  “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展”,選取故宮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現人物畫從東晉南北朝至明清時期的發展脈絡,《韓熙載夜宴圖》將登場。“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主要展現蘇軾的藝術造詣和人格風範,及其對後世所産生的影響。

  凡爾賽宮也攜寶來賀。“中國與凡爾賽展”將以2014年在凡爾賽宮舉辦的“凡爾賽宮中的中國/十八世紀的藝術與外交”大型展覽為基礎,結合故宮藏法國宮廷及傳教士、使節帶來的精美文物,還原一個更豐滿、更全面的十八世紀中法兩國文化和藝術盛況。

  故宮將建文物數字資源庫

  王旭東説,“我們不排斥展覽爆款,但我們不希望觀眾只享受到‘排隊’。今後故宮展覽都有主題,把文物的價值梳理好,哪些主要體現藝術價值、哪些體現歷史價值,哪些可以綜合體現等。我們希望觀眾透過一件小小的文物,看到不同時代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

  故宮也在嘗試新方法,呈現文物,“每個月我們官網都會更新超清文物圖片,讓觀眾無論在哪兒都能看得真切,看得過癮。”王旭東説,故宮的文物、古建築都要儘快實現數字化,這將為今後的學術研究、文創開發、社會教育和新媒體應用提供最直接的源泉。

  王旭東建議參觀者看展覽前一定要做一點功課,才能有更多的收穫,“我們希望人們通過旅遊了解文化,用文化滋養旅遊的人,讓每一個參觀故宮展覽的人都有真正的收穫。”

  紫禁城向青少年發出“邀請函”

  600歲的紫禁城還給青少年發出“邀請函”。2020年暑期,“綠洲行動——600名小學生進故宮”文化公益活動、“紫禁城記憶·文脈600年——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600名中學生進故宮”文化交流公益活動、故宮楹聯主題書法大賽等將接踵而來,少年兒童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開闊知識眼界,激發愛國熱情,增強文化自信。

  大高玄殿也即將完成60餘年來的首次主體大修,王旭東説,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我們覺得大高玄殿不是特別適合開放,所以調整了開放方式,未來將更多作為學術研究基地使用,更多對學者和研究人員開放,還會定期舉辦青少年體驗項目。

  此外,一系列和故宮相關的學術成果也將發佈。《養心殿保護研究叢書》《寶蘊樓》《欽安殿原狀研究》《清宮圖典》《紫禁城建築之道》《滿洲從族俗到禮法的歷史考察》《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十輯)》《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論文集》《故宮博物院考古文集(一)》等學術專著和合輯都將陸續面世。故宮還將啟動《故宮博物院百年》出版項目,出版《蘇東坡書法全集》《往昔世相——故宮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畫》《賀歲迎祥——紫禁城裏過大年展覽圖錄》《紫禁城建成600年展覽圖錄》等學術圖錄,出版《我要去故宮》青少年圖書、《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等文化普及類書籍。

  電視劇《故宮如夢》、電視紀錄片《紫禁城》、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大型史詩劇《紫禁城》相繼啟動製作。

  此外,故宮還將表彰一批為故宮博物院作出突出貢獻的“故宮人”,對作出優異成績者予以獎勵。

  現場

  希望下一代表揚“這幫人還行!”

  迎來600歲同時,新的600年也同時開啟。王旭東説:“希望下一代提起我們,可以表揚一句‘這幫人還行’,那我就知足了。”

  “我在敦煌幹了28年,是一個比較小的城市。初來故宮,面臨的很多問題都不一樣,所以我一直婉拒了很多媒體的採訪。”在紫禁城599歲的倒數第二天,王旭東説,“我們會考慮學術型還是接地氣兒,權衡再三,兩者我們都不捨得放棄。今天,我們提出了‘活力故宮’的概念。因為文物很脆弱,不可再生,更多的是要利用數字化,讓文物活起來。同時,要兼顧學術性,更要和老百姓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

  王旭東説,他最關注的觀眾群體是青少年,“要在孩子們心裏埋下中華傳統的種子,這是我們的義務和使命。”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