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馬王皮影 300年光影裏的悲歡喜樂

2019年12月18日 08:39:00來源:華西都市報

  馬王皮影 300年光影裏的悲歡喜樂

  南充市南部縣文廟街上,隨著鏗鏘一聲鑼鼓響,牛皮雕刻的牛郎和織女牽著牛,頭一點、腳一蹬,躍上戲臺,突然狂風大作,天兵天將踏著祥雲呼嘯而來,領頭的天神朗聲説道:“織女私下配紅塵,王母知曉發雷霆,命我帶領眾天兵,來到人間察詳情。”説唱間,天神變了個花臉,天兵天將也都手舞腳蹈作勢要拿住牛郎與織女……

  這是南部縣馬王皮影第八代傳人何華平與何天奎在祖傳的皮影戲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後,新編皮影戲《鵲橋相會》的首次演出。

  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皮影戲始於西漢,興于唐朝,囊括了繪畫、刻紙、説唱、戲曲等藝術。始創于清雍正年間的馬王皮影,迄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其人物造型吸收了臉譜、剪紙藝術和渭南燈影等特點,鮮活靈動。這一門傳統藝術,是怎樣在一代代皮影戲藝人手中流傳至今併發揚光大的?

  1 活躍於民間的皮影戲班子

  今年45歲的何華平是馬王皮影第八代傳人,談及馬王皮影,他眉飛色舞,口若懸河。在他看來,皮影戲老少皆宜:“娃娃看著忘吃奶,媽媽聽得淚不幹,貨郎停下了生意,老人賽如過新年。”

  馬王皮影能有如此魅力,説來與創始人有關,他就是何華平的遠祖何應貴。

  清雍正(1722年-1735年)年間,民間藝人何應貴為了養家糊口,十多歲就開始跟著別人學唱戲。何應貴沒有上過學,大字不識,説什麼、唱什麼全憑大腦超強記憶,學戲的難度可想而知。學成後,何應貴組建何家班皮影劇團,並自己動手雕刻皮影。

  “雕刻皮影最好的材料是驢皮。川北農村沒有驢子,牛很多,一般使用牛皮雕刻。”何華平説,水牛皮皮厚質糙,透明度低,一般都不選用,縱使要選用也是用來雕刻桌椅等物。最好的牛皮是六至十年的黃牛牛皮,皮質嫩且韌性強,透明度高,經過削薄、削勻、繃皮、發汗、擂皮後再雕刻上色,效果非常好。

  早期馬王皮影的人物造型比較粗糙,鼻子比較圓、嘴巴比較尖,鬍子長在上嘴唇,臉呈鼠面形,身長腿短,不合人體比例。那時的皮影戲沒有多少看頭,看戲全憑聽戲。後來,何應貴廣泛吸取京劇臉譜、剪紙藝術和渭南燈影的優點,在材料選擇、皮張厚薄、雕刻製作、涂染著色、螢幕(俗稱亮紙)透明度等方面進行了改良,同時將照明用的單芯桐油燈改為雙芯桐油燈,增加了操作皮影的提弓長度,提高了表演的靈活性,馬王皮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過去川東北民間祭神常常要請皮影戲班子,逢年過節、生喪嫁娶、新居落成、五穀豐登,為了圖熱鬧也要請皮影戲班子。有趣的是,民間消災解難有時也要請皮影戲班子。比如,為了免除蟲災,人們會請來皮影戲班子在田邊地角搭臺子,連著唱三五天戲以求莊稼豐收。

  巨大的演出市場刺激著何應貴不斷創新。他根據《東周列國志》《西遊記》《封神演義》《水滸傳》《楊家將》等名著以及民間故事、民間傳説和部分川劇編排了上百個劇目。由於沒有文字記載,這些劇目都是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一代一代傳下去。傳承過程中,臺詞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有時也會因為傳承者自身的專業素養而發生變化。一些人慕名前來拜師學藝。為了保護子孫後代的飯碗,何應貴一一婉言謝絕了求學者,並定下規矩:馬王皮影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

  2 三代人保護嗓子各有妙招

  馬王皮影至第五代傳人何福林時,皮影劇目多達百餘個,皮影的種類既包括當地皮張厚、色澤暗淡、呈鼠面形的所謂“土皮影”,又包括陜西渭南一帶傳入的比例勻稱、色彩艷麗、製作精美的所謂“廣皮影”。最為重要的是,皮影人物實現了頭部跟身子的分離,一個頭部可以與其他身子組合出多個“戲精”。

  何福林堅持手藝與守藝並重,把皮影表演的手藝傳授給大兒子何明山,二兒子何德山,三兒子何南山。何南山不再滿足於祖傳的説唱絕活,兼學了川劇的武戲表演,平時如果沒有皮影戲演出,哪個劇團需要川劇演員,他會去客串。

  “其實,藝術基本上是相通的,我們皮影戲的唱腔和川戲的唱腔基本一致,劇目也差不多。川戲中的變臉、吐火、鑽火圈等武戲頗為吸引眼球,但是這些東西很難引入到皮影戲中。”何華平説,何南山為了解決這些難題進行了大膽探索。比如,他讓皮影人物的頭輕輕一點就變臉,身子輕輕一躍就鑽過火圈或者更換衣服等等。何南山還嘗試用細鐵管通過皮影人物表演吐火。吐火過程中,火不能太大,否則容易點燃皮影與螢幕,也不能太小,太小了觀眾看不出效果。

  何南山經過長期探索,在皮影表演中成功植入了武戲,讓皮影戲更有看點。他很快從川東北眾多皮影劇團中脫穎而出,名聲大振,請他演皮影戲的人越來越多。

  “主家雇請川戲班子演一場戲收費2000文,請皮影戲班子最多200文。”何華平笑著説,爺爺何南山的時代,一文錢可以買一個芝麻餅子,200文對主家來説壓力不大,因此皮影演出市場十分活躍。由於皮影戲舞臺有限,人物不如川戲人物複雜,而且幫皮影説話與演唱的僅僅是攔門師(俗稱走影子)一人,所以很多藝人的嗓子出現問題,要麼是邊説唱邊咳嗽,要麼是説唱時聲音嘶啞影響效果。在沒有麥克風,沒有高音喇叭的年代,皮影表演者如何讓臺下的五六百名觀眾聽得到、聽得清呢?

  “爺爺每次外出演出,主家都會給他準備一碗白酒。”何華平説,演皮影戲時,何南山一邊喝酒一邊唱戲,看起來逍遙自在,甚至帶有享受的味道,不理解的人或許還會誤認為他酒癮很大。實際上,他是在借助喝酒保護嗓子。何南山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抽味道很大的葉子煙。

  “父親何正同保護嗓子的方式是喝茶,我通常是喝礦泉水。”何華平説,皮影戲大幕戲要演三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在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保護嗓子的意義特別重大。

  3 挨家挨戶湊煤油票請劇團

  新中國成立後,何南山新編了很多皮影劇目謳歌新時代、宣傳新政策、讚美新風尚。

  “村子裏宣傳封山育林政策或者有誰過生請演皮影戲,爺爺就會帶上父親讓他學戲。”何華平説,凡是節假日或平時就近演出,何南山都要把年幼的第七代傳人何正同帶上,讓他幫助整理道具,或者編排人物出場秩序,或者參與幕後操縱。長期熏陶之下,何正同學會了皮影表演中“點頭、打手勢、拆換臺景”之類的基本套路。

  1961年,15歲的何正同初中畢業後正式跟著何南生學唱皮影戲,不到兩年便可以獨立幕後表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唱皮影戲使用的照明工具不再是桐油燈、菜油燈,而是煤油燈。”何華平説,桐油燈與菜油燈容易産生燈花,表演中還得時不時把燈花剪掉,否則亮度變暗,影響效果。為了解決照明燈的問題,何正同找來罐頭盒子,在上面打上三個眼,每個眼裏放一個燈芯,這樣三芯煤油燈就算做成了,照明的整體效果比桐油燈好得多。那個年代,煤油屬於緊俏物資,憑票供應,任何一個地方要請演皮影戲的話,首先得挨家挨戶湊夠煤油票,然後購買幾斤煤油,再請皮影戲班子。

  何正同與父親每次夜間到主家演出,第一件事,就是請主家往煤油燈裏添加1公斤煤油,確保能正常演出兩個小時。如果超出兩個小時的話,還得另外添加。沒有用完的煤油也不會退還給主家,因為往返路上照明還得使用煤油燈。

  “父親演一場皮影收費三五元。”何華平説,當時的何家班皮影劇團需要六七個人,其中攔門師一人,鼓師、胡琴等五六人不等。發“工資”的時候,一個攔門師要領兩個人的工資,也就是演出一晚上皮影,其他人員收入相當於5毛錢,攔門師能收入一元錢。好的時候,攔門師一個月可以收入七八十元,在那個年代令人艷羨。

  4 為不同觀眾定制不同節目

  1984年,馬王皮影第六代傳人何南山去世,何正同正式接棒成為第七代傳人。考慮到皮影演出市場的疲軟和觀眾審美的疲勞,何正同著手進行創新。

  “皮影戲舞臺雖小,但搭建起來非常麻煩。”何華平説,主家請皮影戲班子通常得準備三樣東西,一是打穀子用的拌桶,二是依靠風力揚除糠秕的風鬥,三是爬樓用的梯子。拌桶主要是倒扣在地上,表演皮影時,攔門師就站或坐在上面,有時用腳踢或使勁踩踏發出聲響,引起觀眾注意,相當於伴奏或者“驚堂木”。風鬥和梯子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懸挂螢幕的高度並保持穩定,同時還要拴一根繩子懸挂皮影人物,確保人物出場時緊張有序。

  何正同在革新中不再用農具,將皮影螢幕改成竹竿支撐。同時,他對劇團人員進行了精簡,樂師只用一人,這一人要同時手按腳踩操作十來種樂器;攔門師也只要一人,並且十指並用,既要保證演出的靈活性、娛樂性,又要保證演出的連貫性和整體性。從實質上説,何家班皮影已進化成了“現代化”的二人劇團。

  1992年,何正同被招聘為文化專幹,任馬王鄉文化站站長,馬王鄉也成了“特色文化之鄉”“文化先進鄉鎮”,外界幾乎眾口一致把何家班皮影稱作馬王皮影。

  馬王皮影在叫好聲中受到了電影、電視的強烈衝擊。何正同沒有因此而放棄皮影。閒暇時,何正同要麼拿出皮影用柔軟的絲綢擦一擦上面的灰塵,要麼將它們鋪展開來再平平整整輕輕放回去。他仍然堅持讓兒子何華平學習這門祖傳的手藝,有時還要考一考臺詞。從上小學起,每年暑假寒假,何華平都會在父親的監督下提前做完作業,然後跟著他出去表演。

  2008年,馬王皮影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同年12月,何正同被評為四川皮影戲(何家班皮影戲)的代表性傳承人。2009年9月,何正同病逝,馬王皮影的接力棒正式交給了第八代傳人何華平與何天奎。

  “父親去世頭兩年,我們演出的皮影戲不足20場。”何華平説,他平時有空就鑽研皮影藝術。他覺得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錶演皮影,很難留住觀眾,必須在表演上進行突破。何華平將皮影觀眾分成了三類。第一類是老年群體,給這類人表演皮影戲必須按照傳統的劇本、傳統的模式進行,讓他們能找到兒時的記憶與鄉愁,還能過一過川戲的癮。第二類是青年群體,表演節奏要快,不能像過去那樣一個人出場要“咿咿呀呀”唱上半天,必須將三個小時的節目濃縮成二三十分鐘的樣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展現皮影的精華,滿足他們快餐式的消費。第三類人是青少年學生群體,重在介紹皮影知識,讓他們參與互動。

  三尺生綃做戲臺,全憑十指逞詼諧。如今,從雍正年間走來的馬王皮影正以另一種姿態呈現在人們面前,皮影雖然僅僅局限在三尺生綃上,但永遠沒有盡頭……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