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浮誇謠言擊碎了自媒體的網紅夢

2019年08月29日 13:36:00來源:中國青年報

  浮誇謠言擊碎了自媒體的網紅夢

  在擁擠的地鐵上,突然有人高喊“趴下”,周圍乘客頓時陷入慌亂,多名乘客跑動逃生,有不少人跑出了地鐵……這一幕,發生於5月17日的深圳地鐵7號線上。事後了解,原來是有人在地鐵拍攝短視頻。目前,福田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編造虛假恐怖資訊罪,對吳某濤、陳某生、向某林、李某、李某鐵5名被告人提起公訴。

  當天這5名被告人約定在深圳市的地鐵站內拍攝惡搞視頻,上傳至某視頻播放平臺,以賺取人氣和點擊率。這5個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人負責在車廂內大喊“所有人趴下,小心地雷”,有人負責趴在車廂地板上,還有人負責拍攝視頻和充當群眾演員。可想而知,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這會在公共場所造成多大恐慌。

  目前,短視頻對網路內容産業的意義無需多言。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有人看短視頻,就有人拍短視頻。去看看每天有多少人,上傳多少條短視頻,就知道這個行業競爭有多殘酷。早在2017年,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就曾表示,“在今日頭條及旗下平臺,現在每天有2000萬條短視頻上傳”,如今這個數字只會更多。可以想像,這個行業充滿著血與淚,想要脫穎而出,是多麼不容易。

  現在,很多人都做著“網紅夢”。相對於過去的明星夢,“網紅夢”的門檻更低一些,看起來更好實現一些。針對短視頻這個行業,大家都想跑到頭部位置去,目前還處於野蠻生長階段。

  這些年來,不少創作者的行為,都已經突破了常規,甚至逾越了法律底線,對公共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如果説短視頻處於“風口期”的話,那麼其對於公共生活、公共秩序和公共倫理的干擾同樣處於“風口期”。

  包括短視頻在內,自媒體既然承擔了公共媒介的職能,就應該遵循公共倫理,承擔起一定的公共責任。一個行業可以帶著問題發展,在發展中解決問題,但沒有一個行業可以“帶病上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種情況還少嗎?

  大路不走走小路,而且走上癮,形成路徑依賴,最終就會無路可走。自媒體行業亟須把倫理短板補上來。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僅僅依靠“拍客”道德自覺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更多地強調平臺責任,幫助行業在規範中發展,而不是任其挑戰公序良俗。

  毛建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